去年網上曾瘋狂流行過一段話:有一種落差是,你的才華配不上自己的夢想,你的能力配上自己的野心,也辜負了所受的苦難。
最近雖然沒怎么寫文章,可是也經常上來回復很多朋友的留言,聽聽大家的想法,安慰一些朋友的思維,順便解決一下技術問題,不過很抱歉的是,回復只能48小時內的消息,過了48小時就無法回復,所以有些沒有回復到的朋友請見諒。
最近雖然沒怎么寫文章,反而更忙忙碌碌,腦子也沒有清閑,莫夫也沒有停止,沉默一點時間,只是為了更好的開始,有時候讓心思安靜一段時間,你可以考慮明白很多事情,甚至以前的集結點,也可以很順暢的想明白,我想這就是人在成長吧!
我們都是同一個行業,我的理解是,不管如何,我們都要心存感恩面對行業;我們多數都是技術,我的想法是,不管技術如何,我們都要盡可能的幫助可以幫助的技術和身邊的人;話很簡單,但是理解的不同,也會生出很多的事端,人生一輩子每天都會遇到無數的人,無數的事,就像我們做技術,每天做著無數的產品,磨練重復的技術,人還是人,產品還是產品,所不同的是,你變化了什么?沉淀了什么?進化了什么……
有句話說的很好: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步都少不了,該撞的南墻一次也少不了;所不同的是你有一次走明白了,會想起來以前有個叫房福春的家伙曾經說過相關的話題,所以絮絮叨叨說了那么多,未必會恰恰正好我寫正好遇到你明白的時候,今天的話題:個人職業素養和企業管理標準。
經常會遇到很多朋友抱怨公司,我回復的多數都是正面的回復,其實我想回復的是:你若牛逼,你就讓企業標準因你改變,讓企業因你的存在而變的更好;你若不牛逼,那就改變好你自己;企業發你工資,你要心存感恩,這是基礎,身邊都是同事,你要學會幫助他人,這是基礎的職業道德和做人做事的基礎道理;如果相反,那勢必煩惱,當你的能力不足以解決你的煩惱的時候,如果野心再爆棚,哪結果就是你會享受更多的苦難。
我想說的是,職業道德不一定為你保駕護航,但是一定讓你苦難減少很多,不管是在烘焙行業,還是其他行業,以至于社會,做人做事和職業道德都是最基礎的,可是多數情況下,職業道德和企業標準會無法相互理解,這包含你還在成長、你已經高出企業、你還不明白等等,任何事情都有極端現在,這個不在描述之列,就好比,你走大街上,看見一個二逼,你就掃了一眼,未必不給你惹一身騷是個一個道理。
職業素養是你個人,企業標準是大家遵守。
1:如果一個人的職業素養低于企業最低底線,那這個人一定會很累。
低于企業標準并不是事,你可以學習彌補,努力改變自己;或者去理解企業文化,設定高于企業的目標,來制定自己的目標,哪你成功也只是時間問題,即使不成功你也留下經驗和磨煉;這個累是開心的經歷。
不開心的經歷是你不理解企業、懶惰不想改變自己、夢想過于膨脹、夢想漂浮、私心大于團隊、只顧自己不顧別人更不顧企業、只說不做、只指責別人等等諸如此類的問題,哪你勢必很累,即使今天不累,你明天也會累,一個道理,再牛逼,充其量你只能凌駕于企業管理標準之上,你完全不可能凌駕于職業道德之上,路還很長,任何都是暫時的,但是沉淀不會、技術不會、職業素養也不會,這些都會充分的映射你的技術人生。
2:如果一個人的職業素養高于企業最高標準,那標準就是形同虛設。
基于職業素養、基于職業道德、哪你有可能和企業管理標準的出入只是差一個融合和理解,如果你的職業素養高于企業最高的標準,哪企業標準也就是形同虛設,你還會累嗎?會,只是很少,因為你需要更高的人生目標;企業標準為什么設置,設置給誰,我想這句話不解釋大家都明白,你撼動一個企業標準的機會并不大,最終的結果要么走,要么改變你自己。
當職業素養無法滿足企業最低需求,當個人才華無法支撐生活最低欲望,累是一定的,你還會付出時間和人生上更多的代價,就是那句話: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步都少不了,該撞的南墻一次也少不了。
3:如果企業在成長,你不成長;如果企業沒成長,你在成長。
很多時候,個人的成長和企業是分不開的,所不同的理解是,如果企業在成長,你不成長,那離開只是時間問題,如果你老老實實還算比較敬業,所不同的只是情分;相反如果你還膨脹等等,那結果可想而知;如果企業沒成長,你在成長,記住一句話,技術永遠是你自己的,職業素養也是你自己的,企業是大家的。
好像寫明白了,好像什么也沒寫,又好像留下很多需要你自己去思考,人生就是這樣,人生該走的彎路一步都少不了,該撞的南墻一次也少不了;我們做技術,每天做著無數的產品,磨練重復的技術,人還是人,產品還是產品,所不同的是,你變化了什么?沉淀了什么?進化了什么……
只有我一如既往的絮絮叨叨,一如既往的錯字連篇,一如既往……大家早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