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烏茲別克語:O'zbekiston Respublikasi),簡稱烏茲別克,它是一個位于中亞的內陸國家。
西南部與土庫曼斯坦接壤,南部與阿富汗接壤,東部與塔吉克斯坦和吉爾吉斯坦接壤,北部和西部與哈薩克斯坦接壤,由于其鄰國皆為內陸國家,因此烏茲別克成了目前世界上僅有的兩個雙重內陸國之一
烏茲別克斯坦大約有2556萬人,大多是烏茲別克族,也有俄羅斯族、卡拉卡爾帕克族、維吾爾族、柯爾克孜族以及哈薩克族和朝鮮人等民族的少數分布。
其宗教信仰主要為:伊斯蘭教
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個特別的雙重內陸國的風景吧
布哈拉,位于烏茲別克斯坦南部城市,圣訓學家布哈里的出生地
布哈拉穆斯林學校
街邊市場
塔什干的亞歷山大宮
塔什干哈茲拉提伊瑪目清真寺
塔什干的街邊
市場賣水果的老人
布哈拉小型農貿市場
布哈拉賣紡織品的女人
布哈拉的早晨
咸海,哈薩克和烏茲別克卡拉卡爾帕克斯坦自治共和國的交界處,咸海曾經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湖之一,現在水位下降枯竭消失中
安集延,烏茲別克斯坦州名
撒馬爾罕的早晨,烏茲別克東部城市
黎明的雷吉斯坦,雷基斯坦廣場被稱作“撒馬爾罕之心”。
古里埃米爾陵,統治者帖木兒的陵墓位于撒馬爾罕
房頂
陵內
烏茲別克人用縫紉機制作帳篷
Bibi-Khanym清真寺,撒馬爾罕,據傳,這是帖木兒為自己心愛的妻子Bibi-Khanym建造的清真寺
寺門口的烏茲別克小女孩
Shah-i-Zinda大墓地,位于撒馬爾罕的東北部,Shah-i-Zinda在波斯語里的意思是“活著的國王”,傳說先知穆罕默德的表兄Kusam ibn Abbas埋葬于此。
Kalon宣禮塔,布哈拉老城區的Kalon宣禮塔。
主麻清真寺,位于希瓦。清真寺建于18世紀,屋頂由218根木柱支撐。
希瓦的城垛
Kalta小調或“短尖塔”,位于希瓦
圓頂集市,塔什干最大的平民市場 巴扎的主建筑有著綠色和藍色優美彩繪的圓形屋頂,是體會烏茲別克市井風情的最佳去處。
烏爾根奇,位于烏茲別克斯坦的西北部,曾是絲綢之路上最偉大的城市之一。歷史上,這座城市被成吉思汗夷為平地。
庫白拉墓前的女人,
阿卜杜拉汗宗教學校,布哈拉
烏茲別克斯坦人的帽子
????????????????????
小編語:之前不了解這個國家,但通過歌曲慢慢開始認識這個國家,開始迷戀這個國度,記得有一次給一位朋友說,以后有機會了可以去烏茲別克斯坦旅旅游,感受一下中亞的風情,朋友調侃道你是想看美女吧!哈哈,不可否認,中亞美女很贊的。不過總的來說我還是喜歡聽烏茲別克斯坦的歌曲,雖然被室友罵成是SB行為,聽不懂還聽,但我總覺得音樂無國界,音樂傳遞的是一種旋律,是一種心情。小編推薦幾位歌手,如果各位友友們有興趣可以搜搜聽一下。ulugbek、shahzoda、bojalar
——
塔什干市(烏茲別克語:Toshkent)是塔什干州首府,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就人口而言,塔什干是中亞最大的城市(其他綜合能力不及阿拉木圖)。在烏茲別克語中塔什干意為“石頭城”,因地處山麓沖積扇一帶,有巨大卵石而得名。它涵蓋15300平方公里,塔什干州下轄15個縣,首府設于塔什干直轄市。
——人口約250萬,烏茲別克族占全市人口的66%,俄羅斯人占20%,塔塔爾族占4.5%,朝鮮族占2.2%,哈薩克族占2.1%,塔吉克族占1.2%,其他少數民族還有烏克蘭人、卡拉卡爾帕克人、阿塞拜疆人,土克曼人、吉爾吉斯人、猶太人等。
——塔什干位于烏茲別克斯坦東部、恰特卡爾山脈西面,錫爾河右岸支流奇爾奇克河谷地的綠洲中心,作為烏茲別克斯坦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塔什干也是古“絲綢之路”上重要的商業樞紐之一,著名的“絲綢之路”便經過這里。我國古代的張騫、法顯、玄奘都曾留下過足跡。這里曾經也被哈薩克汗國一度占領,有文獻記載的歷史達1500多年。
——塔什干屬于溫帶大陸性氣候,冬季溫和,夏季炎熱,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陽城”之稱。全市分11個區,市中心為烏茲別克和該市的行政機關所在地,并為商業和文化區。同時,塔什干也是中亞地區的體育之都。
——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古城,早在公元前二世紀就建有城池,公元六世紀就以商業、手工業著稱,成為古代絲綢之路的必經之地。公元十一世紀首見史書記載,1865年成為一座建有城墻的城市,當時的人口約7萬,是與俄國進行貿易的主要中心,后來并入俄羅斯帝國。1867年成為土耳其斯坦總督區的行政中心,1930年起成為烏茲別克共和國(蘇聯加盟共和國之一)首府,1991年8月31日起成為獨立的烏茲別克斯坦共和國的首都。
——西南部的奇蘭扎爾為新建住宅區和商業區,中亞古城之一。公元前二世紀末已是城鎮,公元六世紀起即以商業、手工業著稱。地處東西交通要沖,為絲綢之路的重要商業和手工業中心之一。19世紀成為一座新式的歐洲城市。地處地震活動帶,曾屢遭震害,1966年被大地震破壞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