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在工作生活中經常聽到:
1、希望大家不要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要系統地思考和解決問題;
2、這個問題很復雜,是一個系統性的問題,不是哪一個部門的問題;
3、這個人考慮問題系統性不強。
那么什么是系統思維?如何進行系統思維?
一、 什么是系統思維
系統思維就是把認識對象作為系統,從系統和要素、要素和要素、系統和環境的相互聯系、相互作用中綜合地考察認識對象。
-看到其中的組成部分(要素或子系統)、環境關系
-看到這些組成部分之間的相互作用
-以總體的角度把系統中的人、財、物、能量、信息加以處理和協調
系統思維,簡單來說就是對事情全面思考,不只就事論事。見樹又見林。
系統思考要領:
整體:研究對象是若干要素組成的系統;這個系統存在于更大的系統中;
結構:系統結構是與系統功能緊密相連的,結構是系統功能的內部表征,功能是系統結構的外部表現,因此系統思維要結構化;
立體:系統有縱向層次關系(歸屬關系),各要素有橫向相互關系;
動態:系統的穩定是相對的。任何系統都有自己的生成、發展和滅亡的過程;
置身事外:思考時置身事外,減少利益或立場影響,才能做到'旁觀者清';
團隊智慧:利用團隊智慧進行思考,減少個人思維的局限性。
丘奇曼曾經說過:'系統思考開始于你用他人的眼睛看待事物時'。
如圖:注滿一杯水的傳統思維:
上圖可以看出傳統的思維,它是線性式和靜態的,觀察問題的時空范圍小,決策時采取反應式的(就事論事)。
如圖:注滿一杯水的系統思維:
上圖可以開出,系統思維它是系統的動態性及復雜性(包括非線性、反饋環和延遲);長時間和大空間觀察問題;系統的結構決定系統的行為特性;解決問題的方案是可操作的。
二、如何進行系統思考
結構化促進系統思維。一要防止分割思考,注意整體思考;二要防止靜止思考,注意動態思考;三要防止表面思考,注意本質思考。
應用結構化進行思維
以終為始原則:明確目標,清晰界定現狀;從結論說起,講三點。
分解分析原則:三種結構(樹型結構、矩陣結構、流程結構),兩種方法(歸納法、演繹法)。
MECE原則:是否全面,沒有遺漏,是否獨立,互相不重疊,不多不少,恰到好處。
80/20原則:是否重點突出,強調了想強調的東西,是否觀點簡單明確,容易理解。
三、常見的系統思考方法
1、整體思考方法
思考事物時,把事物當成整體的一部分,考慮到事物與環境的關系,事物內部要素的組成及相互關系;
現在很多工作都需要分工合作才能夠完成,因此我們在作任何事情時,不僅僅要考慮到工作本身的質量、效率、成本,而且要考慮到此項工作的目的、有哪些關系人、他們對此有何需求、自己的的工作質量對他們有什么影響、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等。
即使只作部分工作,也要我們思維要有整體觀、全局觀。
整體思考模型結構:很多系統在靜態上都可以采用樹狀結構、矩陣結構進行思維建模,促進系統思維。如圖:
整體思考方法—要素法之三條主線
三條主線思想:做任何事情都可以分為業務、機制和能力三個方面,業務管理是指具體業務的管理,業務管理的關鍵是明確業務目標、思路、方法、計劃。但是僅僅明確業務,并不意味著目標的達成,我們還必須確保全體員工能夠按照目標和思路共同行動,這是機制建設;最后,我們還必須培養訓練有素的員工,以確保員工能夠勝任各自承擔的職責,這就是能力培養。
整體思考方法—要素法之SWOT分析
SWOT分析:內外部環境(如圖)
PEST分析:投資可行性(如圖)
行業競爭分析:競爭環境(如圖)
波士頓矩陣:策略選擇(如圖)
整體思考方法—要素法之4M1E
4M1E(5M1E)法指Man(人),Machine(機器),Material(物料),Method(方法),簡稱人、機、料、法,告訴我們工作中充分考慮人、機、事、物四個方面因素,通常還要包含1E:Environments(環境),故合稱4M1E法;
常用于要因分析、對策尋找、工作準備等。
整體思考方法—要素法之5W1H
5W1H分析法(WWWWWH):What何事?Why何故?Who何人?Where何地?When何時?How何法?
5W1H分析法也叫六何分析法,是一種思考方法,5W1H常用于工作任務規劃或指派(計劃)、問題描述、工作調查。
整體思考方法—要素法之6頂帽子
六頂帽子思考法是由英國的心理學家Edwardde Bono所創立的,其特點是從不同的角度思考同一個問題,每次只思考一個方面,這樣做的效果是便于思考,經常用于團隊決策與風險預防;
白色的帽子:代表純粹事實。純潔的白色,純粹的事實、數據和資料等;
紅色的帽子:代表情緒和感覺,還有預感和直覺;
黑色的帽子:代表負面判斷、為什么它行不通;
金黃色的帽子:代表陽光、明亮和樂觀,肯定、建設和機會;
綠色的帽子:代表肥沃、有創意,前進與誘因;
藍色的帽子:代表冷靜和控制,樂團指揮,思考思維方式。
整體思考方法—功能法
除了按照要素進行整體思考外,我們還可以按照系統的功能進行系統思考;功能法是指,為了使一個系統呈現出最佳態勢,從大局出發來調整或是改變系統內部各部分的功能與作用。在此過程中,可能是使所有部分都向更好的方面改變,從而使系統狀態更佳,也可能為了求得系統的全局利益,以降低系統某部分的功能為代價。
功能法常用于產品策劃、產品展示、知識傳遞。
2、動態思考方法
所有系統都是運動的,都有其發展規律 ,都有誕生、發展、消亡的過程 ;我們以系統思維看待時,不僅僅看到事物的現在,而且要看到事物發展的未來,未雨綢繆 ,做好預防及善后工作;
企業是一個系統,對外,它時刻保持著與社會、市場的信息交換(廣義的信息輸入和輸出);對內,既要組織人、財、物生產,又要實施產品生產,還要進行信息生產。這一動態過程,決定人們必須用動態思想去思考問題。實踐中,要有明確的時空觀,在判斷、分析和處理問題時,要充分考慮時間的繼起性、空間的并存性、原因的多樣性和問題的發展性。
動態思考方法—流程分析
流程分析的重點在于清楚定義流程客戶及功能需求,流程各環節的輸入輸出,流程的防呆與高效;流程分析常用于問題調查、標準化、方案展示。
動態思考方法—PDCA循環與問題解決
P(PLAN)--計劃;
D(Do) --執行;
C(CHECK) --檢查;
A(Action) --行動。
動態思考方法---時間推移圖(時間矩陣)
用時間軸描述事物過去、現在、未來狀態;常用于歷程展示、項目規劃、愿景展示、發展趨勢預測。
3、本質思考方法
面對紛繁復雜、微弱變化的問題,既不能忽視它,也不能僅停留在現象上,要透過現象看到它本質的東西,并主動做到未雨綢繆。
人的頭腦習慣于注意幅度較大的變化,我們要學會看出緩慢、漸進的過程,用一個成語形容,就是要防微杜漸,把問題解決在萌芽狀態。
常見的:千里之堤毀于蟻穴、蝴蝶效應、多米諾骨牌效應、一葉知秋等都是本質思考法的體現。
如我國古代的民謠:釘子缺,蹄鐵卸;蹄鐵卸,戰馬蹶;戰馬蹶,騎士絕;騎士絕,戰事折,
戰事折,國家滅。
本質思維—5個為什么
多問幾個為什么,找出問題的本質原因,提出解決對策。
本質思考方法—分層思考
如執行力的四個層面:
思想層面:為什么做(指明目的,設定目標,意義);
戰略層面:總體怎么做(方向、定位、內容、成果等,指明整體規劃);
策略層面:關鍵幾步走(達到目標的路徑方法,提供具體戰術指引);
執行層面:做了沒,做了啥,做得如何(提供了每一個步驟具體實行的路徑設計、資源需求)。
如基于七鉆問題升級解決工具
本質思維—沒有調查沒有發言權
不要匆忙下結論,以事實為依據,實際調查后再下結論不遲。
四、腦圖軟件促進系統思考
腦圖軟件是一款易用性很強的軟件,通過腦圖可以隨時開展頭腦風暴,幫助人們快速理清思路。 繪制的思維導圖、魚骨圖、二維圖、樹形圖、邏輯圖、組織結構圖等以結構化的方式來展示具體的內容,人們在用腦圖繪制圖形的時候,可以時刻保持頭腦清晰,隨時把握計劃或任務的全局,它可以幫助人們在學習和工作用提高效率。
腦圖可以用于很多場合的方案初步思路策劃與溝通:
方案策劃(產品、作品、組織、項目、專題等)
問題解決(分析、對策)
項目管理(目標管理、計劃管理、團隊管理等)
會議管理(會議策劃、會議記錄)
……..
《第五項修煉》一書中講到'系統思考是一項修煉'。第一項修煉:自我超越;第二項修煉:心智模式;第三項修煉:共同愿景;第四項修煉:團體學習;第五項修煉:系統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