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企業組織由諸多部門構成,各部門之間因為職責側重點不同,難免出現摩擦甚至沖突矛盾,作為高層管理者需要有面對這種局面的心理準備,并且有妥善化解沖突的方法,應該怎么處理才妥當呢?可以歸納為6個要領,外加4個預防。
沖突往往帶來壓力與不悅,但再怎么不高興,主管還是得保持冷靜鎮定,才能追根究柢,找出沖突的原因。進行協商時,也應展現尊重與禮貌,這么做可以為雙方建立信任,維持良好的部門關系,有利于爭端的化解。將沖突中性化:當你在指出有待解決的沖突時,請以中性、客觀的用語來加以界定,不要口出批評,或暗指錯在對方。你應該把它想成是一個我們必須解決的工作問題。
很多時候,沖突的背后,其實隱藏了雙方運作、職責上的分歧。所以,把沖突的個人情緒因素抽離,對事不對人,才能鎖定問題,客觀地交換意見,進行討論:這種沖突是不是影響了我們的工作績效?打亂了對客戶的交付?妨礙了團隊的運作?
要有效解決問題,主管必須仔細聆聽對方(或雙方)的說詞。排解沖突時,主管的傾聽技巧很重要,不能光聽而已,還必須讓說話的人感覺自己受到支持,也就是說,運用積極傾聽的技巧:復述剛才聽到的內容,或偶爾歸結一下對方的說法,確認你已經充分了解。
聽過雙方的意見、說詞后,再來謀求實際的解決之道,但有個前提:必須考慮你決定的解決方法,是否會損及公司的整體利益;絕不能以自己部門或自身的利益為優先,也不能堅持只有單方得利的解決方案。
讓每個人都參與,利用腦力激蕩,發現各種可能的解決選項,歡迎所有的想法,也許有些點子,還是你從來沒想過的。所有的選項經過分析、排序,最后再協商出一套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此時,調解工作的最后一步,就是要求所有的人都要做出承諾,說到做到。
如果部門間的對立太過激烈,或成見太深,有時不是單憑主管一人就能調解、處理的,必要時,可能還是得請上司出面,利用領導權力,進行裁定。
發生沖突后的調解,當然有必要,但如果能事先做好預防,將更有益。預防部門間發生摩擦,不妨考慮這幾個方法:
1.定期召開協調會議,或建立一個跨部門的沖突解決機制,大家提出意見來達成協議,有助于避免許多部門間的紛爭。
2.多讓部屬了解公司觀念與方針:部門間發生沖突,多半為了追求自己部門的目標,但也往往因此忽略了公司的整體利益,這是本末倒置。所以,主管要讓每個部屬充分了解公司的觀念,明白什么才是公司全體的利益,進而努力爭取。
3.加強換位思考:對他人工作不夠了解,往往是產生沖突的主因之一。鼓勵工作輪調,可以讓不同部門的員工有機會從新的角度、立場看待問題,增加掌握全局、團隊運作的能力。
4.安排部門主管、員工接受沖突化解訓練課程:包括學習如何有效化解爭端、有效溝通與對話,以及沖突調解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