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跋涉者
在中國五千年傳統文化中,上至三皇五帝下至民國時代,在廣大的普通民眾內心中,都普遍存有敬畏上天的共識。
因此在我們的心靈中,覺得道德是做人的底線。
在古代,正義、良知為做人的本性,行善、積德為世人所稱頌。
而今,行善積德成了傻帽的代名詞。取而代之的有人是強取豪奪,勾心斗角,不拿白不拿,笑貧不笑娼,金錢至上,道德被金錢所取代,正義被邪惡所打壓。
人的思想是可以灌輸的,人的行為是可以復制的,當人們都一邊倒跟著輿論走的時候,我們的道德就一日千里的下滑啦
人和動物的最大區別是什么?
不是人能直立行走,也不是人有五官四肢;而是人能知廉恥、守禮儀,能堅守道德和良知,而動物就不具備這些。
而如今一些人徹底淪為金錢的奴隸,錢與權力成為了一部分人所最終崇拜的目標。
金錢和權力成為了地位的象征,人越發失去了理智和清醒。各種拜金主義橫行,人們不在相信愛心,有愛,道德,更多的是對錢與權力的追捧!
一個人只有在清醒的時候,才能平和而又善良的對待周圍一切,才能有發明創造,才能維系文明的薪火相傳。
而道德的約束就是讓人保持清醒的頭腦,不至于在享受生活的高興之余惡念重生,不至于飽暖思淫欲。
因此傳統文化的道德是求生之路,而當代有些國人信仰的缺失才是毀滅之道!
信仰的缺失最終導致的就是,人以不考慮善惡有報,就敢為所欲為。
人的行為是受思想控制的,如果一個人在想干壞事的時候,想到死后可能會下地獄受盡煎熬,那么這個人可能就有所顧忌,不敢做那么大的壞事甚至放棄做壞事的想法。
如果一個人在做好事的時候,想到行善積德會給自己以及后代帶來福報,那么人與之間就會少了些冷漠,多了些關懷!
信仰是約束道德的利劍,如果中國人都能傳承自己祖輩留下的道教信仰;用“道”約束自己的行為;用“德”指導人生的方向。
那么我們自己的燦爛文明會更加燦爛,中國人的道德水準將會達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信仰的缺失打掉了人最珍貴的敬畏之心,割裂了人的外在行為和內心善念的聯系,我們每一個炎黃子孫都有必要反思:
為什么五千年燦爛文化而今卻少的可憐?
相信我們只要找回自己的信仰,才能萌生我們先天的善良本性,才能遠離邪惡和災難,才能最終復興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中國人暴戾之氣為何越來越重?
因為失去耐心和寬容!
有個別涉及個人隱私的事件,被媒體曝光渲染。還有多年得不到解決的疑難事情,成為社會關注焦點。網絡上各種爭論唇槍舌劍,乃至互相謾罵,不文明,不健康、不真實……
中國人越來越失去耐心和寬容。每個人都想在最短的時間內暴富,在最短的時間內成功,在最短的時間內占據道德制高點,在最短的時間內證明自己的正確的,在最短的時間內把和自己持不同觀點的人打翻在地,在最短的時間內解決一切問題。然而,事與愿違,公知仍然在寫文章……
為什么不能寬容一些,有些人失去耐心和寬容主要原因:
一是有的人都陷入個人主義的沼澤,逐漸形成一種人人為我,我為我的社會環境。
領導希望官越做越大,權力越來越大,地位越來越高,別人越來越崇拜,自己越來越神圣。
一句“不想當元帥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贏得了多少人的贊嘆。
經商的總是渴望,錢越來越多,多多益善,一句“錢大壓著錢二,有錢能使鬼推磨”說出了多少人的心聲。
學生,一門心思考大學,激烈競爭,爭著上名牌大學,勝者王侯敗者寇的思想,已經深入骨髓。
社會各界,形形色色的人,都在謀劃著個人利益;而為社會和他人服務,只是成為個人服務的一種手段和借口而已。
二是當代道德體系沒有健全和完善,沒有成為大家一致認可的精神向導。
封建道德體系已經顛覆和崩潰,原來以“大公無私”為中心的道德體系,受到以個人為中心思維的強大沖擊,已經不能成為主流道德觀。
然而,新型的、適合當代社會的、被社會普遍認可的、進步文明的,道德體系尚未真正的建立起來。
即使大學教授,專家學者,富豪精英,也很難說清什么是當代道德,應該如何遵守社會公德。
人生成功替代了人生道德,人生競爭淹沒了人生修養。
三是普遍缺乏人文關懷和慈悲心理。得理不饒人,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的市井氣息。
唯我獨尊,順我者昌逆我者亡的山大王思想。
落井下石,狗攆下坡羊,個人自掃門前雪的現世現報思維。
撈一把就走,得過且過,沾便宜賣乖,貪得無厭的僥幸心理。
縣官不如現管,有理不如有勢,見風使舵,缺乏立場,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人生立場以個人利益為中心的投機心態。
四是沒有虔誠的信仰。只信物質利益,沒有精神追求;所謂精神追求,最終還是為物質利益服務的。
幾乎沒有人喜歡干沒有利益的差事。在一些單位,大家把有利益的事情稱之為“肥差”、“象把”,把沒有物質利益的崗位稱之為“眼子”、“清水衙門”。
同一級別的,誰的權力大,誰能夠受到大家尊重和認可,誰的權力小,容易被人們小看。
其實,耐心是一種優雅,寬容是一份從容;耐心是一種修養,寬容是一種精神!
包容別人就是包容自己。事物是千差萬別的,人心是各不相同的,允許差別的存在,允許不同意見的發表,是一種文明進步。
精神是獨特的,思想是自由的,誰也不能替代誰;互相謾罵、指責、迫害,最終于事無補。
就像大河東流歸入大海,那是自然規律;人心向善,最終走向文明,那是人心的規律;制度完善,合理進步,那是社會發展的規律。
暴躁于事無補,暴跳如雷更是傷了自己的身體,因貪婪而失去理智那是愚蠢,因浮躁而違反規律,最終要受到歷史的懲罰。
大道至簡,道法自然;
物極必反,否極泰來。
上善若水,大度從容,不急不躁,敦厚慈悲!何樂而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