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大易未央》節選(三十七)
 

  《元包》的卦序與京房的卦序有些相似,只是把京房的八宮次序乾、震、坎、艮、坤、巽、離、兌改為坤、乾、兌、艮、離、坎、巽、震。

   邵雍有《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其中的方圖有八排八行,共六十四卦。從方圖的右上角至左上角,依次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與八卦太極圖的方位正好是一致的。方圖中,每橫排的下體卦,由下而上依次是乾、兌、離、震、巽、坎、艮、坤;每橫排的上體卦,由左而右依次是坤、艮、坎、巽、震、離、兌、乾。知道了這種排列次序,就比較方便于記憶了。如果將這個方圖的坤卦至姤卦按從右至左的方向排成弧形,將復卦至坤卦由左向右排列成弧形,兩個弧形正好能夠組成一個大圓圈。這個大圓圖,從乾卦至復卦,按太極曲線逆轉向姤卦,姤卦又至于坤卦,于是就體現出了《周易》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的原則,它符合易數的內在邏輯。在這種排列中,反映出邵雍杰出的數學思想。據說,德國的數學家萊布尼茲就是從這幅圖中受到啟發從而發明了二進制。

  而現在通行本《周易》的次序,始于乾卦,終于未濟卦。為什么要這樣排列卦序呢?有兩種觀點:

  一種觀點認為宇宙生成有內部的規定性,所以,六十四卦大凡相鄰的卦都必須保持生存依賴的關系。乾為天,坤為地,天地相交而生萬物,所以乾坤兩卦居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屯卦,屯有萬物始生的意思。再次是蒙卦,表示萬物蒙生(萌生),處于幼稚的階段。又再次是需卦,表示等待,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待于時間的演進。最后是既濟和未濟兩卦,表示事物是無邊、無盡、無限的。這種排列則反映了先民的有序思維。《周易·序卦傳》對此有比較全面的論述。附《周易·序卦傳》:

  有天地,然后萬物生焉。盈天地之間者唯萬物,故受之以屯;屯者盈也,屯者物之始生也。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著蒙也,物之也。物不可不養也,故受之以需;需者飲食之道也。飲食必有訟,故受之以訟。訟必有眾起,故受之以師;師者眾也。眾必有所比,故受之以比。比者比也,比必有所畜,故受之以小畜。物畜然后有禮,故受之以履。履而泰然后安,故受之以泰,泰者通也。物不可以終通,故受之以否。物不可以終否,故受之以同人。與人同者,物必歸焉,故受之以大有。有大者,不可以盈,故受之以謙。有大而能謙必豫,故受之以豫。豫必有隨,故受之以隨。以喜隨人者必有事,故受之以蠱,蠱者事也。有事而后可大,故受之以臨,臨者大也。物大然后可觀,故受之以觀。可觀而后有所合,故受之以噬嗑;嗑者合也。物不可以茍合而已,故受之以賁;賁者飾也。致飾然后亨則盡矣,故受之以剝;剝者剝也。物不可以終盡,剝窮上反下,故受之以復。復則不妄矣,故受之以無妄。有無妄然后可畜,故受之以大畜。物畜然后可養,故受之以頤;頤者養也。不養則不可動,故受之以大過。物不可以終過,故受之以坎;坎者陷也。陷必有所麗,故受之以離;離者麗也。
  
有天地,然后有萬物;有萬物,然后有男女;有男女,然后有夫婦;有夫婦,然后有父子;有父子,然后有君臣;有君臣,然后有上下;有上下,然后禮義有所錯。夫婦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受之以恒;恒者久也。物不可以久居其所,故受之以遯;遯者退也。物不可以終遯,故受之以大壯。物不可以終壯,故受之以晉;晉者進也。進必有所傷,故受之以明夷;夷者傷也。傷于外者必反其家,故受之以家人。家道窮必乖,故受之以睽;睽者乖也。乖必有難,故受之以蹇;蹇者難也。物不可以終難,故受之以解;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益而不已必決,故受之以夬。夬者決也。決必有所遇,故受之以姤;姤者遇也。物相遇而后聚,故受之以萃;萃者聚也。聚而上者謂之升,故受之以升。升而不已必困,故受之以困。困乎上者必反下,故受之以井。井道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主器者莫若長子,故受之以震;震者動也。物不可以終動,止之,故受之以艮;艮者止也。物不可以終止,故受之以漸;漸者進也。進必有所歸,故受之以歸妹。得其所歸者必大,故受之以豐;豐者大也。窮大者必失其居,故受之以旅。旅而無所容,故受之以巽;巽者入也。入而后說之,故受之以兌;兌者說也。說而后散之,故受之以渙;渙者離也。物不可以終離,故受之以節。節而信之,故受之以中孚。有其信者必行之,故受之以小過。有過物者必濟,故受之以既濟。物不可窮也,故受之以未濟終焉。

  現在讓我們具體來分析六十四卦卦序的原理。首先,我們要明白中國的文化起源于象形,這也可以從四象到八卦的形成原理中看出一定的道理,在這里只要我們能仰觀天象、俯察地理、中查人事,將所看到的象與實體的組合顯出的外象相關連,就形成了《周易》中六十四卦的命名和卦序。比如萬物起于可觀察的實體,本輪終止于實體的完全分解,這就是天地的外象與實體組成形式的關聯。加上實體和空間(完全分解后)的外在形象“——”和“——”,乾坤卦就與天地之象結合了。有了天地,充盈其間的就是萬物,這種現象正好與水雷屯卦吻合,也就是天降雷雨,自然天地間就能充滿萬物,有水萬物就開始生長,萬物生長必然蒙昧幼小,所以繼之以《蒙》。蒙,是蒙昧。依次相關聯就形成了六十四卦的命名和卦序。

  具體為:有了天地,然后萬物產生了。充滿天地之間的只有萬物,故(《乾》《坤》后)繼之以《屯》。屯,是盈滿。屯,萬物開始生長,萬物生長必然蒙昧幼小,所以繼之以《蒙》。蒙,是蒙昧。(是指)萬物幼稚。萬物幼稚不可不養育。所以繼之以《需》。需,飲食之道。飲食必會發生爭訟,所以繼之以《訟》。爭訟必會將眾人激怒,所以繼之以《師》。師,是聚眾,行軍。人眾必有所親附,所以繼之以《比》。比,親附,親比必會有蓄養,所以繼之以《小畜》。物既積蓄(眾人溫飽)然后禮儀產生,所以繼之以《履》。履指禮,履禮而泰和然后民安,所以繼之以《泰》。泰,是亨通。萬物不會永遠亨通,所以繼之以《否》,萬物不會永遠閉塞,所以繼之以《同人》。與人同志,才能萬物歸順,所以又繼之以《大有》。擁有大(富)而不可滿盈,所以繼之而以《謙》。有大(富)而能謙讓必定可以安樂,所以繼之以《豫》(安樂)。安樂必定要有人隨從,所以繼之以《隨》。以喜于隨從他人者必定發生事端,所以繼之以《蠱》。蠱,是事端,事端(經治)后(功業)可以盛大,所以繼之以《臨》。臨,是盛大,物盛大然后才能仰觀,所以又繼之以《觀》。仰觀必有所合,所以繼之以《噬嗑》。嗑,相合。萬物不可以只合而已,所以繼之以《賁》。賁,文飾。致力于文飾然后亨通則會窮盡,所以繼之以《剝》。剝,是剝落。萬物不會永遠極盡剝落。上窮盡必復返于下,所以繼之以《復》。復返則不會妄行,所以繼之以《大畜》。萬物有了積蓄然后可以養育,所以繼之以《頤》。頤,是養育。不養育則不可有所作為,所以繼之以《大過》。萬物不會永久過極,所以繼之以《坎》。坎,是陷險。陷險必定要有所依附,所以繼之以《離》。離,為依附。

有天地然后才會有萬物,有萬物然后人分成男女,有男女然后才能匹配夫婦。有夫婦然后才產生父子關系。有父子關系然后才有君臣(之別),有君臣(之別)然后才有上下(等級名分),有上下(等級名分)然后禮儀才有所設置。夫婦之間的感情不可以不長久,故(《咸》之后)繼之以《恒》。恒為長久。萬物不可以長久居于一個地方,所以繼之以《遯》。遯,為隱退。萬物不可以長久隱退,所以繼之以《大壯》。萬物不可以長久盛壯,所以繼之以《晉》。晉,為上進。上進必遭傷害,所以繼之以《明夷》。夷,傷,在外遭受傷害必返回家內,所以繼之以《家人》。家道窮困必定會發生乖異,所以繼之以《睽》。睽,為乖異。乖異必定帶來險難,所以繼之以《蹇》。蹇,是險難。萬物不可以始終有險難,所以繼之以《解》。解,為緩解。緩解必定會有所損失,所以繼之以《損》。不停損失必能轉向增益,所以繼之以《益》。不斷增益充盈必會決去,所以繼之以《夬》。夬,是決去。決去必定有所交遇,所以繼之以《姤》。姤,為交遇。萬物相遇之后而相聚會,所以繼之以《萃》。萃,為聚會。聚會之后共同上進叫做升,所以繼之以《升》。進升不停必定陷入困境,所以繼之以《困》。窮困于上必定會返于下,所以繼之以《井》。井水之道不可不變革,所以繼之以《革》。變革諸物(化涼為熱、化生為熟)莫過于鼎器,所以繼之以《鼎》。主管鼎器(的人)莫過于長子,所以繼之以《震》。震,為動。事物不可能永久動,使它停止,所以繼之以《艮》。艮,為止。事物不可永久停止,所以繼之以《漸》。漸,漸進。漸進要有所歸宿,所以繼之以《歸妹》。能得到歸宿的必定盛大(富有),所以繼之以《豐》。豐,是盛大。盛大窮極必定會失其居所,所以繼之以《旅》。旅行而無處容身,所以繼之以《巽》。巽,為入。入而后(安定)歡悅,歡悅后(其情)擴散,所以繼之以《渙》。渙,離散。萬物不可以長久離散,所以繼之以《節》。能節制而又有誠信,所以繼之以《中孚》。有誠信必然行動,所以繼之以《小過》。有超越事物能力者必能成功,所以繼之以《既濟》。事物永遠不會窮盡,所以繼之以《未濟》。(六十四卦在《未濟》中)結束。

  我們從上面看到,在古人定下的六十四卦卦序中,不但有很強的邏輯推理,而且還充滿了辨證法——譬如“……所以繼之以《損》。不停損失必能轉向增益,所以繼之以《益》。不斷增益充盈必會決去,所以繼之以《夬》……”這樣的思維與道家“禍福相依”的思想是吻合的。于是我們可以知道,六十四卦的命名原理是空間組成的外在形象和天文地理人事之象的吻合。卦序排列原理依天文、地理之象和人事之象各自歸類就形成了《周易》六十四卦的卦序。

  另有一種觀點是唐朝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介紹的:六十四卦的排列是“二二相偶”,每兩卦為一對,每對不是復就是變。所謂復,指的是卦象顛倒,如《屯》()與《蒙》();《需》()與《訟》();《師》()與《比》()等。所謂變,是指卦象相反,如《乾》()與《坤》();《坎》()與《離》();《大過》()與《頤》()等。這種排列簡易而樸實,更容易記憶。同時它非常明顯地突出了卦象中矛盾與對立以及相互轉化的關系。

   

 5、卦形之趣

八卦,卦是懸掛的意思,就是懸掛八種象征自然之物的符號,以示于人。

八卦有八個卦形,每個卦形由“——”和“——”符號組成,“—”是陽爻,“— —”是陰爻。爻,今讀yáo,它是組成每一個卦的長短橫道。每個卦由三個爻組成,陽爻和陰爻可排列組合成八個卦形。每個卦都有卦名,卦名是對卦形的稱呼。每個卦還有卦象,卦象指卦形所象征的自然現象。人們為了便于記憶,根據卦形編出了口訣。即:乾三連、兌上缺、離中虛、震仰盂、巽下斷、艮覆碗、坎中滿、坤六段。

先哲是根據什么創造了八卦卦形呢?

《易·系辭下》回答:“古者包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則觀象于天,俯則觀法于地,觀鳥獸之文與地之宜,近取諸身,遠取諸物,于是始作八卦。”這個回答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為它并沒有講清天地之象與八卦卦形的關系,

唐代孔穎達在《周易正義·序》解釋:“古圣人初畫八卦,設剛柔兩畫,象兩氣也。布以三位,象三才也。”這就是說陰爻、陽爻象征陰氣與陽氣。

宋代邵雍,朱熹認為八卦是古人對數和理的悟會,到底是怎樣悟會的,說不清楚。

郭沫若在《中國古代社會研究》中提出,八卦像男女性器官,“八卦的根柢,我們很鮮明地可以看出是古代生殖器崇拜的孑遺。畫——以象男根,分而為二以象女陰,所以由此而演出男女、父母、陰陽、剛柔、天地的觀念。古人數字的觀念以三為最多,三為最神秘。由一陰一陽的一畫錯綜重疊而成三,剛好可以得出八種不同形式”。

后來,郭沫若又認為八卦與文字有關。其實,宋代的楊萬里和明代的黃宗炎就提出過這樣的看法。近人范文瀾也曾提出八卦可能是我國文字的雛形。與范不同的是,郭認為不是八卦導致了文字,而是文字導致了八卦,八卦的大部分是由既成文字誘導出來的。

于省吾在《周易尚氏學·序言》中認為八卦與八索有關:“易卦起源于原始宗教中巫術占驗方法之一的八索之占。古也稱繩為索,八索即八條繩子。金川彝族所保持的原始式八索之占,系用牛毛繩八條,擲諸地上以占吉兇。《易·系辭》稱庖羲氏始作八卦,乃指八索之占言之。八索這一名稱,最早見于《左傳》《國語》。八索之占是八卦的前身,八卦是八索之占的繼續和發展。”這種觀點可追溯到漢代,《左傳·昭公十二年疏》引漢孔安國《尚書序》云:“八索乃八卦之說,九丘為九州之志。”

屈萬里在《易卦源于龜卜考》一文中認為八卦是由龜卜兆紋所演化。商人根據龜殼上的裂紋(兆)斷定吉兇,八卦是對兆的模仿。

張政娘不同意屈萬里的觀點,認為卜與筮是有區別的。筮是利用蓍策,按照一定的規則數數,求得幾個數字以斷定吉兇八卦是古人對于數已有了奇偶分類觀念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是數理方面的一種抽象概念的產生和應用的實錄。高亨在《周易雜論》對這種觀點有過闡述:“筮字從竹。竹棍有兩種:一種是一節,用來象征陽性,——像一節竹之形;一種是兩節,用來象征陰性,——像兩節竹之形,這和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概念是分不開的。三個竹棍擺成一個經卦,六個竹棍擺成一個別卦,爻和象都是像竹棍之形。”

張政娘晚年對八卦的起源作了深入研究,他注意到甲骨文中有些奇字,這些奇字是由數字組成的。他根據奇數為陽、偶數為陰的傳統說法,以陰陽爻畫取代數字,發現三個數字組成的殷周時期的八卦原形。八卦原形是用一、五、六、七、八、九等三個或六個相同或不同的數字組成。為什么不用二、三、四呢?因為二、三、四是積畫為之,寫在一起不易分辨是幾個字。筮者運用奇偶觀念,把二、四寫成六、三寫成一,所以一和六用得最多。張政娘的觀點得到許多學者的贊同,一致認為這是對八卦起源的有益探索,是值得肯定的成就。

此外,還有些學者從民族學角度研究八卦,通過少數民族殘存的原始宗教儀式尋找證據。汪寧生在《考古》1976年第四期撰文,介紹涼山彝族有一種“雷夫孜”的占卜方法,由巫師數手上的細竹或草稈,看是奇數還是偶數,如此進行三次,就可得到有關奇偶(陰陽)的三個數字,答案有八個,可推出八卦卦形。

卦形是個有趣的謎,學者們正帶著濃厚的興趣進行深入研究。相信不久的將來,真正的謎底一定會被揭示出來。

6、卦序之奇

卦的排列稱為卦序。

八卦及六十四卦是怎樣排列的呢?自古以來有多種方案。傳說周代太卜掌有三《易》,《連山》以艮卦為首,《歸藏》以坤卦為首,《周易》以乾為首。現在可知的有長沙馬王堆出土的帛書《周易》,《京房易傳》;北周衛元蒿的《元包》,北宋邵雍的《先天次序》,通行本《周易》次序,它們的排列都很奇特。

帛書的卦序較為古老,其八卦的次序是:鍵(乾)、根(艮)、贛(坎)、辰(震)、川(坤)、奪(兌)、羅(離)、(),這是按照前四卦為陽、后四卦為陰的順序排列。這八卦又各自領銜組成一組,每組所領七卦的上體皆為所領之卦,下體則按乾、坤、艮、兌、坎、離、震、巽的次序與領卦相配。

《京房易傳》中的卦序是依據各卦爻位的關系排列,借以說明因爻位變化而隨之發生的變化。這種排列已不再是簡單的重卦過程,它體現出量變到質變的思想。

《元包》的卦序與京房的卦序有些相似,只是把京房的八宮次序乾、震、坎、艮、坤、巽、離、兌改為坤、乾、兌、艮、離、坎、巽、震。

邵雍作有《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圖》,其中的方圖有八排八行,共六十四卦。從方圖的右下角至左上角,依次是乾、兌、離、巽、坎、艮、坤,與八卦太極圖的方位正好一致。方圖中,每橫排的下體,由下而上依次是乾、兌、離、巽、坎、艮、坤;每橫排的上體,由左而右依次是坤、艮、坎、巽、震、離、兌、乾。知道了這種排列,就便于記憶了。如果將這個方圖的坤卦至姤卦按從右至左的方向排成弧形,將復卦至坤卦由左向右排列成弧形,兩個弧形正好組成一個大圓圖。這個大圓圖,從乾至復,按太極曲線逆轉向姤,姤至坤,正好體現了《周易》中“數往者順,知來者逆”的原則,它合乎易數的內在邏輯。在這種排列中,反映了邵雍的杰出數學思想。據說,德國的數學家萊布尼茲就是看了這幅圖而受到啟發,發明了二進制。

現在通行本《周易》的次序,始于乾,終于未濟。前人為了便于記憶,編成了卦序歌。為什么要這樣排列卦序呢?有兩種回答:

一種回答是宇宙生成有內部的規定性,因此,六十四卦凡相鄰的卦都必須保持生存依賴關系。乾為天,坤為地,天地相交生萬物,故乾坤兩卦居于六十四卦之首。其次是屯卦,屯有萬物始生之意。再次是蒙卦,表示萬物蒙生,處于幼稚階段。又再次是需卦,表示等待,因為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待于時間的演進。最后是既濟和未濟兩卦,表示事物是無邊、無盡、無限的。這種排列反映了先民的有序思維。《周易·序卦》對此有全面的敘述。

另一種回答是孔穎達在《周易本義》中介紹的:六十四卦的排列是“二二相偶”,每兩卦為一對,每對不是復就是變。所謂復,指卦象顛倒,如屯,蒙,需,訟,師,比等。所謂變,指卦象相反,如乾,坤,坎,離,大過,頤等。這種排列簡易樸實,容易記憶。它突出了卦象中的矛盾對立和相互轉化。

以上幾種卦序,哪中最優?各有什么深邃的內涵?先秦時期《易經》的卦序到底是怎樣排列的?我們有沒有必要再創造一種卦序?怎樣排列卦虛最好?這些問題都是值得我們研究的。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六十四卦探秘
正易心法???卷中
麻衣道者正易心法
028_易經的智慧_序卦傳01_卦有次序
易經入門:詳解六十四卦
占易秘解(清朝第一奇書)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庆市| 老河口市| 敦煌市| 平潭县| 鸡东县| 仪陇县| 衢州市| 九寨沟县| 淳安县| 泽库县| 朝阳县| 北海市| 油尖旺区| 宜黄县| 拉萨市| 禄劝| 汪清县| 监利县| 彝良县| 英吉沙县| 丹东市| 宜昌市| 确山县| 大足县| 固原市| 嵊泗县| 长岭县| 桓台县| 荣成市| 茶陵县| 蕲春县| 洪江市| 武冈市| 武宁县| 信阳市| 新野县| 通州市| 龙江县| 长阳| 邮箱| 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