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職業是光榮、崇高、無私的職業,教育事業是培養國家棟梁、塑造人類靈魂、造就民族未來的事業。教師的德學才識關系到素質教育的推進,關系到青少年的成長,關系到國運興衰、事業成敗。事實表明,抓緊抓好師德師風建設,建設一支業務精湛、師德高尚、素質優良的教師隊伍,是實現“做人民滿意的教師,辦人民滿意的教育,實現我市現代化教育強市建設”目標的需要,是積極創建和諧社會的需要。也是開展保持共產黨員先進性教育活動、深入貫徹教育部《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意見》和省教育廳《關于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實施意見》的需要。 多年來,廣大教師忠于職守、辛勤耕耘、為人師表、無私奉獻,為我鎮教育改革和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但少數教師對教育、對學生、對自己缺乏熱情,缺少愛心,造成了一定的負面影響。為不辜負黨和政府的期望,繼續塑造人民教師的光輝形象,我認為應開展以“師德師風集中教育活動。讓在崗在職人員人人做到“愛教育,愛學生,愛自己”
1、愛教育,培育敬業精神。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忠誠于黨和人民教育事業,立志獻身教育,為人民服務,讓人民滿意;樹立先進教育理念,遵循教育規律,推進素質教育,提高教育質量;自覺履行崗位職責,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務實創新。
2、愛學生,提高育人水平。堅持育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牢固樹立科學的人才觀、先進的學生觀和正確的教育觀,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公平公正對待學生;全面適應課程改革要求,促進學生個性充分發展,促進學生素質全面提高,促進學生個個成才。
3、愛自己,塑造師表風范。以“學為人師,行為世范”為準則,增強教師職業的使命感、責任感、光榮感和成就感;正確處理個人與社會的關系,遵守社會公德和國家法規,維護自身尊嚴和合法權益。言傳身教,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楷模,做社會的表率;注重自身全面發展,增強自身師德修養,提高自身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實現自身價值。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