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茶(
Cane lliaJaponica).山茶科,常綠灌喬木或小喬木。葉革質,卵形或橢圓形,朝上一面光亮,邊緣有細齒。冬春開花。花單生于葉腋或枝頂,大型,常大紅色。花瓣先端凹缺,花絲無毛,子房無毛。蒴果近球形。園藝品種很多,有單瓣、重瓣。花色紅、白不一。產于我國、朝鮮和日本,久經栽培,為著名觀賞植物。木材共雕刻和制作農具。種子榨出的油,供食用和工業用。中醫學上以花入藥,性寒,味苦。功能涼血止血。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等癥。【《簡明生物學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3年4月版】
在昆明,寒冬還沒過去,山茶迎著那難得一見的瑞雪一下子開放起來。昨天還是一片綠,接著就是一片白,馬上就是一朵朵,一簇簇晶瑩的的紅。使人精神一下子恍惚起來,搞不清是冬還是春。《昆明風物志》載:霰雪紛織,山茶冒雪吐艷,寄濃情于清冷“繁英艷質,照耀庭除”。滇中山茶,樹大花繁。品種既多,色澤亦佳,奇花異英,海內冠之。林則徐在云南感慨:“滇中常見四時花,終冬尤喜紅山茶。”徐珂《清稗類鈔》說:“山茶南方各省皆有,云南尤著。”馮時可《滇中茶花記》:云南山茶,花不僅“實甲天下”,且“品種七十有二”。以姿態命名的就有“蝶翅”、“菊瓣”、“卷瓣”、“馨口”、“軟枝”、“恨天高”、“白玉杯”、“錦樓春”、“松子鱗”、“醉楊妃”等。以顏色區分的就有“瑪瑙”、“鶴頂”、“猩唇”、“琥珀”、“胭脂”、“一念紅”、“三色紅”、“照殿紅”、“玉腕白”、“檀心”、“檳榔箋”等。
。“恨天高”,因為花朵太大,一支僅能承載一朵花。兩個以上的花蕾就要剪除。深紅、淺紅的最為名貴。“牡丹茶”,繁花似錦,花大瓣多,形似牡丹。“銀、紅蝶翅”狀如蝴蝶翅膀。“紅、白瑪瑙”,紅多于白,叫紅瑪瑙;白多于紅,叫白瑪瑙。一心雙花的“同心紀瑞”更屬罕見。“綠串”、“粉傳”、“粉宮妝”、“絳紗幔”、“赤玉藍”、“東方亮白”、“紫袍玉帶”等,也很難得。“九心十八瓣”花大豐萼圓芯,一花能耐旬日之綻,一樹能經數月之開。
城東金殿一株“蝶翅”,又稱“照殿紅”,為五六百年樹齡的名貴品種。高枝直干,一開數百朵,光照殿宇,燦如朝霞。生氣之盛,非它木能媲。擔當詠詩《山茶花》:“冷艷爭春喜燦然,山茶按譜甲于滇。樹頭萬朵齊吞火,殘雪燒紅半個天。”
北郊黑龍潭“黑水神祠”一株“一念紅”,淺瓣中有深紅一捻,每年駐花千朵。有詩曰:“城北樓臺一抹紅,五云繚繞黑龍宮,忽驚碧樹花千朵,疑有情霞依半空。”
2西山太華寺中的那株“松子鱗”,傳為明建文帝手植。干徑一尺多,枝葉繁茂覆蓋三尺多寬的走道。每年開花千多以上。明朝嘉靖年間,謫居云南的楊升庵填詞《漁家傲》贊:“正月滇南春色早,山茶處處齊開了,艷李夭桃都壓到,妝點好,園林處處紅云島。”明代地理學家徐霞客在《滇南花木記》中,對這珠山茶極為推重。
松華壩芹菜沖小寺內的那株“寶珠紅”,葉圓光澤,色紅如妍,花開攢瓣,緊密包裹。為山中佳品。從前當地農婦采折入城,售賣換鹽。“松華壩山茶”備受市民歡迎。正所謂:“昆華不斷四時花,最愛新年上市茶。翠蓋亭亭來絡繹,紅妝艷艷看繁華。”
晉寧盤龍寺那兩株山茶,也負盛名。在藥師殿前,傳為蓮峰和尚栽植。從根株看,可能是五六百年前的遺物。方樹梅在《盤龍寺山茶花歌》唱到:“天下茶花滇最奇,盤龍茶花滇亦稀。藥師殿前兩虬干,傳是植自蓮峰師。”一株屬“軟枝松子鱗”;一株屬“九心十八瓣”。徐霞客稱茶“有分心、卷邊、軟枝者為第一。”這兩茶正是這樣珍貴品種。每年冬末春初,盤龍古雙茶便“硬綠凌空撐玉樹,肥紅曜日燦朱華。”
通海三元宮原有一株奇艷茶樹,月夜姿尤妍妙。花落瓣皆仰而不俯。明朝弘治年間,孝宗朱祐樘曾“召賞”,這株茶花即貢入御園,結果沒有開花。皇帝無奈,發還本觀。山茶從京城回到故鄉,又盛開起來。為此寧州【今華寧】名士陸天麟在《煙坪詩鈔》中寫道:“高枝灸日照干欄,端為昆明氣弗寒。赤玉不沉燒劫土,紅綃爭裹火龍團。春中強伴尊前醉,天下多從畫里看。聞說孝宗曾召見,歸來欲告百花難。”
昆明山茶花有自己的特點:一是壽經三四百年,尚如新枝。二是樹干高疏,大至合抱。三是枝葉團扶,萬花如錦。四是性耐霜寒,四時常開。五是次第開放,歷數月之久。六是水中瓶養,十余日顏色不變。
數九隆冬,萬花紛謝。昆明山茶明妍山水間。游人倍感昆明四季如春。
《歷代詩人詠昆明》載:【明】楊慎《山茶花》詩:“綠葉紅英斗雪開,黃蜂粉蝶不曾來。海邊株樹無顏色,羞把瓊枝照玉臺。”
【明】楊居寅《山茶花》詩:“昆明在望水澐清,獨產奇葩擅眾英。高至不因寒煥改,芳叢偏冒雪霜榮。艷鋪綠綺千層錦,價重丹霄十五城。游賞漫多知己少,一枝何至達瑤京。”
現收集了一些山茶花的資料附照片,供大家瀏覽。
往年已恒少見的白茶花,今年開得很惹人。現補充一部分如下:【壬辰春節】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