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秋后,空氣中的濕度便會越來越低了,隨之而來的是應當受琴人重視的古琴保養問題了。
大家知道木材會潮漲干裂,不僅新琴如此,老琴也鄭珉中老師的老琴是放在地窖里保養的。那么新琴因為沒有受到時間的考驗,所以更需要保養。
對琴有破壞力的北方的暖氣。使用了暖氣后,室內的濕度非常低、溫度很高。室內太熱了,它是個反自然的現象。兩個解決辦法:一個是升高濕度、一個是降低溫度。
1
平常彈完后把琴放在琴囊里面,在琴囊上面鋪一塊塑料布,在上面放一個擰干的濕毛巾,攤在里面,這個擰干的濕毛巾會透出濕氣來,再放在琴盒里面,琴盒會濕潤一些,琴不至于太干燥。
2
放加濕器。要買真正噴水蒸汽的那種加濕器。常見的噴白霧狀的加濕器噴出來的其實是小水滴,不是水汽,是沒有用的。
3
把琴放在琴桌上,用兩個小的扁盆盛滿水后,放在琴的音孔下面。水汽會順著這個音孔,走到琴腹里面,也使得琴不至于太干燥,產生干燥變形開裂之類的情況。
4
后來又有人找到一種方法,他們是實驗過,用保鮮膜粘在音孔上把音孔整個封掉。因為保鮮膜是薄薄的一層,對聲音的共振的傳導幾乎沒有影響。這個方法我覺得也是可行的,因為這個音孔封掉了以后,琴本身的內部濕氣就不會出來了,也就是等于說是跟外面的環境進行了隔絕。
時下最流行的話是唯有讀書和運動不可荒廢,對一個琴人來說,除了讀書與運動以外,又多了一件可以陶冶情志、修養心性的樂器,就是古琴。
當夜晚來臨之時,焚一炷香,撫一曲琴,香繞琴音,對話古今。琴音中有山水,有心中的彼岸;用手指滑過樹的年輪,能聽到幽篁里的竹聲、能感受到夕陽醉魚唱晚。琴能屏蔽窗外的車水馬龍,琴能阻擋室外的嘈雜喧囂;僅僅那一聲琴的散音,已把你帶到竹林海岸,深山空谷,就更不用說那空靈的泛音和纏綿的按音了。
琴是靜的,它靜靜的置于桌面,等待懂它的人去欣賞。
琴是美的,樸素深沉,悠然淡雅,只有愛它的人才能嗅到它的芳香和魅力。
琴是恬然的,無欲無求,感受生命的點滴,目睹世事變遷。
有人說,琴是孤傲的,那只是因為他沒有走近古琴。
有人說,琴是冷漠的,那只是因為他沒有聽到琴的心聲
有人說,琴是古老的,那只是因為他沒有完全了解中華文化史詩。
琴至善至美,琴至真至靜。因為案頭有一張琴,字典再無“寂寞”二字。
空閑時彈奏一曲,郁悶時長歌一聲。歡樂時撫弦而唱。
生活無寂寥,只因有琴聲。
藝術欣賞
郭關簡介:生于湖南,畫家,古琴家,道教全真派道士。作品涉及書畫、音樂、斫琴、裝置等領域;曉音律、好古琴、喜操《幽蘭》《廣陵散》;二零零六年閉關參禪一年,出關后系統研習中觀、唯識學,畫風大變;二零一三年入龍虎山修道,通齋醮科儀;其曾就學于人民大學,宗教哲學碩士。作品多次參加全國美展、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收藏家收藏。現“郭關繪畫全球巡回展”已在臺灣、佛光山、英國、墨西哥等地圓滿舉行。臺灣建立有“郭關藝術館”,長年展示郭關作品數百件。
《欸乃》古琴演奏: 郭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