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飲茶,可以清火明目。這在中國古代文獻和神話傳說中多有記載,并為現代的醫學臨床實驗所證實。明·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寫道:“茶苦味寒……最能降火,火為百病之源,火降則上清矣。”明·錢春年、顧元慶在《茶譜》中對茶的功能作了較全面的論述。肯定茶能“明目益思”。
茶能清火明目,在云南傣族自治州還流傳著一個優美的歷史故事。相傳,三國時蜀國軍師諸葛亮舉兵來到西雙版納的南糯山。由于士兵不服當地的水土,眼睛看不清東西了。軍師得知后,就把他的手杖往邊寨的山坡上一插,沒多時,手杖就活了,長出了青翠的葉子,變成了一株茶樹。于是,摘下茶葉煮水給士兵們喝,結果眼睛都發亮了,恢復了視力。直到如今,當地的少數民族仍稱茶樹為“孔明樹”,山為“孔明山”,并尊孔明為“茶祖”。每逢夏歷七月十六日——召開茶祖會,飲茶賞月,載歌載舞,紀念孔明的生日。史學家也許說,當年諸葛亮并未到過西雙版納。是的,手杖能變成茶樹也是不可信的。這是邊疆各族群眾在用神話傳說來歌頌受人們尊敬的諸葛亮當年平定南中,促進西南少數民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各族人民的融合的歷史功績。可這個流傳了一千七百多年的民間傳說,卻向人們揭示了被現代醫學所證實了的科學道理:花能清火明目。
飲茶為什么能清火明目呢?因為茶葉中含有許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A即胡羅卜素,維生素B1、B2、維生素C等,是維持眼睛生理功能所不可缺少的物質。維生素A是營養眼內視網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維生素B1是維持神經(包括視神經)生理功能的營養物質。維生素B2對人體細胞起著氧化還原作用,具有維持視網膜正常機能,維持眼睛的正常視覺功能,治療角膜、結膜炎的藥理作用。又是營養眼部上皮組織的物質。維生素C是眼內晶狀體的營養要素。如果體內的這些營養物質缺乏,對視力將產生不利的影響,嚴重缺乏可能導致眼睛干澀不適,視力模糊,甚至發生夜盲。
有的學者,曾對200例白內障患者進行調查,研究白內障與飲茶的關系。發現不飲茶的比有經常飲茶習慣的患者約高一倍左右,而病情也更為嚴重。當然,保護眼睛,防止眼疾,需從各種食物中不斷補充營養物質,而維護眼睛所需要的維生素,在茶葉中的含量是相當豐富的。經常飲茶,眼睛的營養物質就會得到適時的遞補,視力就會自然的得到保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