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藥用木通是一味混亂藥材,其混亂表現于:①科屬品種混亂,有木通科木通,毛茛科木通及馬兜鈴科木通的多種不同科屬的品種。②毒性混亂,木通科木通,毛茛科木通及馬兜鈴科木通,歷來通作無毒認識。③用量混亂,歷史上的木通用量以兩計算,最大用量一次二兩不見有毒殺人,現代木通用量一次限在3~6克仍然可引起蓄積中毒。 在我國古今本草中均不言木通有毒,但自1964年常州第一人民醫院報告“木通過量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二例”[1]以來,木通中毒死亡病例不斷見諸報道。后經藥理試驗查明,木通過量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的毒理機制,是由于木通中所含主要成分馬兜鈴酸所致,馬兜鈴酸具有腎毒性。動物實驗表明:小鼠靜脈注射馬兜鈴酸,其致死量為60mg/kg。在中毒劑量時,動物內臟發生毛細血管病變,有出血灶形成并發生水腫,腎臟發生普遍性破壞,屬腎小管壞死型。[2]在臨床上,服用木通60克,可引起急性腎功能衰竭,其發生中毒時間僅在10分鐘以內,故我國目前已將木通列為急性中毒類中藥,并已經引起臨床工作者的注意。[3] 1993年,即我國發現木通可致腎衰后的第30個年頭,比利時學者首先發現2名婦女不明原因地出現了“終末期腎功能衰竭”,經詳細追查,發現她們因服用含中草藥的減肥藥所致。而所含中草藥為防己和厚樸,從而認為是防己和厚樸引起“間質性腎炎”。在以后兩年內又發現了類似病者30余人。就此,西方學者提出了“中草藥腎病”這一新概念。[4]如今,中草藥腎病的臨床病例已超過100例,國內也有不少報道。據我國的統計,可以引起腎臟損害的中藥有幾十種之多。而且有些還是治療腎臟病的傳統常用中藥,如木通。此外還有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益母草、天花粉等。[5] 自從比利時學者提出“中草藥腎病”的藥害問題以后,中草藥的毒副作用與臨床使用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關注。許多國家嚴格限制中草藥在這些國家內的使用。 2001年6月27日,《北京晨報》佟彤的文章報道了“中藥木通在美遭禁”的事件。我國藥典委員會前秘書長姚達木教授答記者問說,中藥在國外遭此命運已經不是第一次了,其原因不在中藥本身,而是中藥的使用者違反了中藥的用藥“規矩”。[6]看來,我國藥典高層還未認識到木通問題的嚴重性。 應該指出,我國藥用木通存在嚴重的品種混亂,由于品種混亂也引起了對木通毒性認識的錯誤。 我國現代的著名生藥學家、中藥研究所研究員謝宗萬教授在其著作《中藥品種新理論的研究》一書中,[7]對木通有詳盡的研究: (1)該書30頁,中藥木通異物同名品很多,有木通科之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有馬兜鈴科之東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還有毛茛科之川木通多種,包括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 和繡球藤C.montana Buch.-Ham.等,皆因它們的藤莖“有細細孔,兩頭皆通”而得名。 (2)該書106頁,中藥木通在臨床使用上的特殊情況,四川地區歷來習慣使用毛茛科的川木通,即小木通Clematis armandii Franch或繡球藤Clematis montana Buch.-Ham.。東北地區歷來習慣使用馬兜鈴科的關木通,即東北馬兜鈴Aristolochia manshuriensis Kom.的藤莖。如處方只寫“木通”2字,而未標明是哪種木通時,則可按地區習慣用藥,靈活付給。 (3)該書107頁,例如《唐本草》以前醫藥文獻中所述的“通草”,皆木通科木通Akebia Quinata (Thunb.)Decne.的藤莖。據此,漢代張仲景《傷寒論》“當歸四逆湯”方中的通草,應是木通科木通,而非五加科通脫木 Tetrapanax Papyriferus (Hook.) K. Koch,也不是其他藥物。核諸方義,亦相吻合。 謝說之各點,第一點介紹木通的混亂品種的原植物;第二點介紹我國藥材市場供應的木通混淆藥材;第三點澄清唐以前之木通用藥的原植物。特別指明張仲景當歸四逆湯中之通草之植物本質。 以上涉及之諸多木通品種,其中哪一種是有毒的? 從《神農本草經》之通草(木通)起,到今日之《中藥學》(高等院校教材),《中藥大辭典》(權威著作),乃至《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一部》(國家法典),都不言“木通有毒”! 查,《中藥學》(1984年版)木通條藥材有如下品種:馬兜鈴科木通馬兜鈴、毛茛科小木通,及同屬之繡球藤。此3個品種都不言有毒。 《中藥大辭典》分列木通條、關木通條、川木通條、淮通條、朱砂蓮條,亦均不言有毒。 《中國藥典》1990年版,僅關木通一個條目,未言有毒。 自木通所含的“馬兜鈴酸”在國際上引起爭議后,我國2000年版的新藥典在定版時曾對此藥反復考慮,目前木通的注意事項中已經明確標注了“腎功能不全者,孕婦禁忌”,而且明確規定,每天的使用劑量為3~6克。 我國的許多中藥學專家認為,任何藥物都有副作用,但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中藥,完全可以趨利避害。國外之所以提出木通導致腎功能衰竭,是因為他們曾經把木通用在經常服用的減肥藥上,且每天的使用劑量大于10克。[6] 在我國,木通中毒死亡事件,不是發生在減肥者身上,而是經常發生產婦身上,產婦因乳汁不通,自購木通2兩煎服通乳因致中毒者屢見不鮮。《中藥大辭典》關木通條“臨床報道”下有詳細報道。一產婦自購“木通馬兜鈴”2.2兩(約合70克)同赤豆煮湯喝,因致中毒入院。產婦之翁,因食用木通煮過之赤豆,也致中毒亦入院。[2] 一次木通用量70克,為民間用量2兩之泛濫。在清代,《醫宗金鑒》(1739年)中的木通湯,單味木通用量2兩,按清制度量衡折算,約75克,為今之限定用量3~6克之12.5~25倍,然而,如此大之劑量,未見有殺人之記載,可見,清時所用之木通,絕非含馬兜鈴酸之關木通。 產婦通乳自購木通煎服實是尋常之事,并且不受醫師之用藥控制,這就是木通中毒之隱患,有幸有不幸,全由木通品種決定。 參考文獻 [1]吳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腎功能衰竭2例報告[J].江蘇中醫,1964,(10):12. [2]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M].精裝本.第1版.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年:957. [3]梅全喜.本草綱目補正[M].第1版.北京:中醫古籍出版社,1993年8月:183. [4]許麗莉.中草藥腎病[J].國外醫學,泌尿系統分冊,1996年16年,16(4):145. [5]王文英.部分中藥對腎臟毒副作用及其防治[J].時珍國醫國藥,2000,11(4):347. [6]佟彤.中藥木通在美遭禁純屬使用不當[J].家庭中醫藥,2001,8(9):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