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下午我們從捷克到了奧地利維也納,第二天的早上的行程是參觀美泉宮。天公不作美,下起雨來,幸虧我們大部分時間在室內參觀,避免了淋濕的尷尬。
美泉宮是一座左右對稱的三層建筑,美泉宮共有1441間房間,其中45間對外開放供游客參觀 。宮殿正面被涂上原創性的赭色,德語中赭色因此被稱作“美泉黃”。此后所有奧匈帝國和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家建筑都被漆成這種顏色。
參觀這個美泉宮,首先要了解一下它的歷史。我們的旅游行程單上是這樣寫的:“參觀美泉宮,追逐茜茜公主的足跡”,中國人對茜茜公主的認識,全來自于八十年代的那部家喻戶曉的電影《茜茜公主》,使大家先入為主,以為美泉宮就是茜茜公主的宮殿。其實茜茜公主在這里只不過是一個過客而已,奧地利國母,女大公、匈牙利和波西米亞女王瑪麗婭.特蕾西婭才是美泉宮的主宰。1696年美泉宮開始動工,1700年皇宮的中央部分完工,因為缺乏資金,美泉宮一直沒能竣工。直到1780年查理六世突然去世,瑪麗婭.特蕾西婭 作為繼承人開始了執政生涯,對美泉宮進行了重大的改建,使得美泉宮成為皇家和政治生活的中心,標志著美泉宮進入了一個輝煌的時代。1830年茜茜公主的丈夫約瑟夫一世 在此出生,18歲繼任了奧地利皇帝和匈牙利國王,一直到1916年在美泉宮走完他的最后的人生旅程,而茜茜公主熱愛生活,不習慣循規蹈矩、刻板生硬的皇室生活。對自由的渴望使她經常周游列國。
我們戴著耳機,聽著中文的導游詞,看著宮殿里華麗的內飾和精美的餐具和寢具,想象著歷代王宮貴族在這里過著奢侈的生活。宮殿長廊墻壁上是歷代皇帝的肖像畫以及瑪麗亞·特蕾西亞女皇16個兒女的肖像。茜茜公主的寢室在三樓,被很完整地保留下來,房間里還有她用過的頭飾,和美麗的畫像。可惜宮殿內部不能拍照。
參觀完宮殿內部,雨還是淅瀝瀝地下著,我們冒雨參觀美泉宮的外景和御花園。下面是宮殿外面左右兩邊的雕塑。
宮殿的左邊就是美泉宮的御花園,占地2平方公里的后花園,據介紹有超過30萬棵樹,經過特別修剪,造型別致,幾何圖形的花壇和草坪根據季節不同組合成優美的圖案。面積比凡爾賽宮要小一些,但大氣的格局設計也彰顯著皇家的氣派。
精雕細琢的花壇和草坪
兩邊高大的樹木,被剪成一面綠墻。44座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人物雕塑安放在綠墻邊。
綠墻的中間還有林蔭大道通向花園的四方,據說還有動物園,但時間限制,就沒有深入到里面看個究竟了。
花園的盡頭是美泉宮的最高景觀--凱旋門,凱旋門前面有一座以海神為主題的雕塑。
海神雕塑
凱旋門頂上的雙頭鷹
雨下得越來越大,游客們紛紛到回廊上躲雨,我看看還有時間,就跑到美泉宮大門外,穿過一條馬路從遠處拍美泉宮的全景。幸虧現在的相機有這個掃描全景的功能,可以輕易地來一張宮殿的全景。獅身人面雕塑也是美泉宮的一部分 。
兩個獅身人面像是美泉宮守護神嗎?沒有任何介紹。我想應該是吧。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