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到2018年的40年,也是中國人兩性、婚姻、家庭觀念劇烈變革的40年。在如此短的時間內,中國人的婚姻家庭觀念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沖突與焦慮,便成為劇變的副產品。
作為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第一位進行同性戀研究的學者,李銀河把中國人性觀念的變遷它分成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就是在古代人們基本上對性是肯定的;
第二階段,從宋明理學以來一直到文革結束,對性是比較否定的,反性禁欲的氣氛非常濃重;
第三階段就是改革開放以來,對性又有了重新的肯定,是這樣一個過程。
首先,在第一個階段,中國人實際上在這個階段對性是相當的肯定。中國古代的性觀念主要就是兩個,一個陰陽和合,一個就是講究節制性欲。
先說陰陽和合,它就是說中國人的觀念里頭這個一陰一陽,它合在一起,是天地自然的,你就看大家形容做愛的那個詞兒,就說“云雨”。它把這個男女性事比作云雨,就好像說雨露滋潤,萬物生長,就長出孩子什么的,就是這種古代的性觀念。
這樣看呢,中國古代的性觀念,一點也沒有西方那種罪惡感,不認為性本身就是個很壞的事兒。而西方像基督教,它就非常奇怪的有一個觀念,就說性本身就是一樁罪,但是如果說性是罪,那人類怎么繁衍呢?
有一個宗教圣人,我記得他叫圣奧古斯都,他就說過這么一句話,他說,我真希望當初上帝造人的時候能用一種別的辦法,能用性交之外的辦法讓人類繁衍就好了。像他這樣的想法在中國從來沒有過,就是中國人從來沒有覺得性這個東西是個罪,是犯罪。
另外,就是節制性欲的觀念,就是你要注意這個節制并不是反性,它只是說你應該做這個事,但是不要做得太多。
這個跟古希臘羅馬有點相同,很多人發現古希臘羅馬也是有這種節制的觀念的,比如說亞里士多德他就專門論述過,他說人性分成理性和非理性,那么非理性的部分呢就是欲望,它是和理性對立的,應當受到理性的約束。
很多西方學者比如說像福柯,他就說過,說東方有他們的性的藝術,而我們西方只有性的科學。他這是在說什么?就是說像古中國、古日本、古埃及、古印度,他們都有那個性的藝術,就是他把性當作一種很正面的很美的事情。印度就有《愛經》,中國有各種房中術、春宮畫,在全世界都是非常有名的,但是西方只有性的科學。
實際上他是覺得西方這樣不好,就是說西方人總是要在性里頭分出來對錯,做科學研究。比如說異性戀是對的,同性戀是錯的,男上位是正確的,女上位是錯誤的,性交是正確的,手淫是錯誤的。這福科就說西方人老是要在性里頭分出來對錯,說東方人人家就沒有這樣的想法。
他認為,東方人都是有那種非常正常的,自然的,對性的肯定。比如說在中國還有“采戰之說”,采陰補陽啊,采陽補陰,這就是說在陰陽和合這個這里面,能夠達到延年益壽這樣的效果。
但是從宋明理學開始,中國慢慢的就變得非常的反性禁欲,比如說“存天理滅人欲”,“餓死事小,失節事大”,這些都是宋明理學提出來的,還有婚前守貞這種貞節觀念,導致后來咱們中國成了最最看重守貞的,就是全世界排行榜,咱們不是排第一就是排第二。
我們發現在全世界各國,你橫向比較,從來沒有其他國家會像中國的這個政府這樣表彰這么私人的一種行為。古代中國女人是很少上正史的,但是正史上有節婦烈女傳,這個節婦烈女,就是說一女人她守寡了,然后沒有再嫁,就被列為節婦。
這種東西它對人們的社會心理的塑造,它的這個影響之深遠,你是想象不到的。就好多的婦女她把它內化到心里去。記得大概十多年以前,就是全國婦聯有過一個調查,有一個問題是,你覺得是生命更重要,還是貞操更重要?這個調查結果發現有80%多的農村婦女,她選的都是貞操重于生命,你看影響已經深到了什么程度?
另外,在唐代的時候,我們都知道有很多人們的這個著裝是很暴露,很性感的,比如什么霓裳羽衣舞啊,就穿的很薄如蟬翼那種。可是到宋代以后,著裝就漸漸地趨于保守呆板,而且宋代開始裹小腳,女人裹了小腳以后呢喪失勞動力,連出門都很困難,就只能是留在深閨了。
那么后來到了清朝,這個對性還是相當的壓抑嚴謹。比如說清朝的時候,對高官有一個規定,就是不許嫖妓,結果呢這些人怎么辦?這些高官不嫖妓了,就轉向男的,去玩相公啊什么的,所以在同性戀在清朝那個時候就形成了一個小高潮。
然后直到改革開放之后,性觀念進入了這樣一個否定之否定的階段,就是說我們要回歸古代人的那種肯定性的那種觀念。
這個時期大家可以看到關于性的研究信息大量出現,社會總體的這個性活動大量的增加,其中有一些指標出現了革命性的變化。
比如說1989年我做過一個調查,婚前性行為的比例是15%,而這個15%里頭多數已經是固定親密關系,馬上就要領證的那種。所以說,在那個時候婚前守貞幾乎是所有人的實踐,幾乎是沒有婚前性行為的。
可是到了2013年,清華大學有一個調查,婚前性行為的發生率已經飆升到71%。那么你如果把這個樣本分年齡層,80后、90后那個比例就應該高于71%,就是他們的婚前性行為發生率可能達到80%-90%。
那么這是多么大的一種變化呀,這一下子就提高了幾十個百分點。另外像這個婚姻之外的各種形式的性行為大量增加,比如什么一夜情,約炮,就是跟這個陌生人的性行為大量增加,整個社會意識形態輿論對性也寬松了很多。
有這樣一個發現有一個重要的標志性事件,就是在1997年修改刑法的時候取消了流氓罪。在有這個流氓罪的時候,它是這樣規定的:所有的性必須只能在婚姻之內發生,所有婚姻之外的性行為,都是要入流氓罪的。
這個第三階段,人們對性可以說持有一種越來越寬松這樣一種態度,尤其是女性,之前女性的性愉悅就一直是非常非常的受壓抑,在這之后,女性有了追求性愉悅的權利。我在這幾十年的研究和寫作當中,也是有意識地在推動第三階段對性的這種肯定態度。
關于主播:
李銀河,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會學家,性學家,自由主義女性主義者。師從于中國社會學奠基人費孝通。美國匹茲堡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