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狀病毒性腸炎通常是嬰幼兒才有的,而嬰幼兒的體質比較弱,所以作為家長的更要注意了,那么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癥狀有哪些呢?如何預防輪狀病毒性腸炎呢?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輪狀病毒腸炎是由輪狀病毒所致的急性消化道傳染病。病原體主要通過消化道傳播,主要發生在嬰幼兒,常由A組輪狀病毒引起。B組輪狀病毒可引起成人腹瀉。
此病多見于嬰幼兒,所以家里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寶寶的健康,千萬別給寶寶多接觸細菌多的東西。
輪狀病毒腸炎潛伏期通常為2~3天。起病急,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瀉,排黃色水樣便,無黏液及膿血,量多,一般5~10次/天,重者超過20次/天。多數伴有發熱,體溫在37.9~39.5℃。30%~50%病兒早期出現呼吸道癥狀。成人感染者發熱及呼吸道癥狀較兒童少。其他伴發癥狀有腹脹、腹鳴、腹痛和惡心、嘔吐等。成人輪狀病毒感染可有全身乏力、酸痛、頭暈、頭痛等癥狀。腹瀉重者可發生等滲性脫水、代謝性酸中毒和電解質紊亂。體弱、老年人及接受免疫抑制劑治療患者的癥狀較重。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腹瀉病程較短,一般3~5天,多數具有自限性。免疫缺陷患者可發生慢性癥狀性腹瀉。
輪狀病毒性腸炎因多發生于冬寒冷季節。本病多見于2歲以內的嬰幼兒,以水樣便及蛋花湯樣腹瀉為主,伴有嘔吐、腹痛等胃腸道癥狀,或有流涕、噴嚏、發熱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病程呈自限性,多為7天~9天。
當發現寶寶有這些癥狀的時候,一定要引起重視,及時的帶寶寶去就醫,千萬不能拖哦。
全世界都有輪狀病毒腸炎的發生和流行,發病率很高,世界上幾乎人人都感染過輪狀病毒,已發現3歲以上人群90%以上有抗輪狀病毒抗體,成人則為100%。輪狀病毒具有相當高的傳染性,傳染源可為患者、恢復期病人及健康攜帶者。患兒輪狀病毒的排毒量在發病后3天~4天達高峰,常持續4天~8天,因而有許多患兒病愈后糞便中仍有大量病毒排出,形成傳染源,故隔離期應在14天以上。
輪狀病毒腸炎具有以下特點
1.多見于6個月~2歲的小嬰兒,但6個月以下嬰兒也可見,而2歲~3歲間幼兒也有,但都很少。
2.全年均有輪狀病毒腸炎發生,但冬季多發,每年9月份~次年3月份。
3.大便呈蛋花湯樣和水樣,或含奶瓣,無膿血,每日數次至10余次,大便中白細胞0個~5個。
4.常伴有高熱、嘔吐、腹脹和腸鳴,也可先有嘔吐,嘔吐數次后才出現腹瀉。重度脫水可危及生命。嚴重的輪狀病毒感染可導致心肌炎、病毒性腦炎、腦病、肝炎、腎炎,還可導致腸套疊。
上述介紹的就是輪狀病毒性腸炎的特點,而冬季正是此病高發的季節,所以家里有寶寶的要當心了哦!
大的危害:脫水
輪狀病毒性胃腸炎對嬰幼兒造成的危害主要是嘔吐及腹瀉后的脫水。脫水指的不僅僅是水分丟失,同時還有電解質丟失。
病毒可致體內大量水分進入腸道,終導致大量含有電解質的水分快速丟失,引起脫水。嚴重脫水可造成心臟、肝臟、大腦等器官損傷,甚至危及生命。
治療方法有哪些
一般治療。維持營養,繼續飲食,給患兒足夠的易消化性食物以預防營養不良的發生。嬰兒應繼續母乳喂養,不應禁食,加強護理,勤換尿布,勤洗臀部,盡量不用或少用一次性尿不濕,以免空氣不流通,易導致紅臀發生。講究衛生,注意與腹瀉病人隔離。
預防脫水。可給予小米湯或大米湯加鹽口服,或白水放糖和鹽,兌成糖鹽水喝。好到醫院就診,購買口服補液鹽(一種專門治療腹瀉脫水的配劑),一日內分次服用。
合理用藥。輪狀病毒性腸炎是病毒感染,故應用抗生素無效,其為自限性疾病,只要不出現脫水7天~10天可痊愈。但適當的藥物可縮短病程,促進痊愈,多采用利巴韋林、干擾素、雙岐桿菌、思密達、維生素類藥物治療。輪狀病毒性腸炎多繼發乳糖不耐受,故要及早給予無乳糖奶粉治療。
腹瀉主要透過糞口途徑傳播,亦可通過飲用或進食受污染的水或食物,或接觸受污染的物件表面傳播。
輪狀病毒感染的高發季節,家長應該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對孩子的食物要嚴格把關,餐具及玩具要經常消毒。
天氣轉涼后,進食生冷食物要慎重,水果飯后半小時食用為宜。同時要注意保暖,避免著涼引發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使機體抵抗力降低。
6個月~2歲無免疫缺陷的寶寶,家長可以在每年7~9月份,在腹瀉流行季節來臨之前給寶寶接種輪狀病毒活疫苗,保護率70%左右。
家長應該掌握一些數據。如大便性狀和次數等,這樣帶孩子就醫時,醫生才能更有保證。同時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現象,如溫度超過38.5℃以上,要適當選擇退熱藥。
由于嬰幼兒體內水分比重大,很容易發生脫水。因此,家長應及時帶孩子到醫院就診,積極補液及應用抗病毒藥物,防止發生脫水。
為減輕消化道負擔,飲食應以淀粉類食物為主,如小米粥、大米粥、面糊等。腹瀉停止后,可給孩子補充因腹瀉損失的營養。
輪狀病毒感染多久好
輪狀病毒感染引起的發熱,大多是1—2天,整個病程是自限性的,一般需5—7天。退熱藥要間隔6小時左右喂一次,一天好不要超過3次。
輪狀病毒性腸炎的護理
1、孩子有腹瀉嘔吐的癥狀時,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不要隨意給孩子吃抗生素或止瀉藥。
2、不宜吃甜食,這樣會加重腹瀉。因為,腹瀉使腸黏膜受損,不能將糖分解為能被腸道吸收的單糖,因而使水分從腸壁被動地進入腸道,致使腸腔水分增多,排便次數增加。
3、不宜吃含纖維素的水果與蔬菜,由于纖維質、半纖維質均有促進腸道蠕動作用,會加重腹瀉。
4、不宜吃高蛋白的食物,像牛奶、豆制品等食用后會在腸道內會導致脹氣、腸蠕動增強,使腹瀉加劇。
5、不宜喝果汁,特別是蘋果汁。果汁含有高濃度的果糖或山梨醇,由于有些小孩對這些水果糖類的耐受及消化能力較差,大量的糖類堆積于胃腸道內,易于細菌的大量繁殖,造成胃腸脹氣、腹痛及腹瀉。當這些果汁進入胃腸道后將吸收體內的大量水分入胃腸,導致頻繁嘔吐或腹瀉。
6、孩子腹瀉時,不必禁食,應該多補充水分,特別是營養豐富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米粥、面條等。逐漸增加易消化的食物,以減輕胃腸的負擔。
7、腹瀉次數多的孩子,在每次大便后,用溫水沖洗屁股,預防皮疹的發生。
8、嘔吐物及時處理,污染的地面可用酒精消毒和含氯消毒液消毒。
結語:寶寶的體質是比較弱的,而輪狀病毒性腸炎正是多見于嬰幼兒,所以家里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哦,假如寶寶有上述的癥狀的話,那么家長一定要重視哦,而對于輪狀病毒性腸炎,大家看了小編的介紹都了解了吧!
(2016-01-23 來源:民福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