肛門息肉很多是帶蒂的圓形或者是橢圓的腫物,可以突入腸腔并且上下移動。患了肛門息肉之后,會給身體帶來不舒服的感覺,那么肛門息肉的癥狀有哪些?肛門息肉和痔瘡有些人分不清楚,肛門息肉和痔瘡的區別有哪些?患了肛門息肉要及時的治療,如果治療肛門息肉呢?
肛門息肉的癥狀
1、便血
很多人患了肛門息肉之后會有便血的癥狀,而且便血的時候是沒有感覺的。息肉的便血出血量是比較少的,主要是因為排便時擠壓導致息肉脫落了。如果息肉的體積比較大,位置比較低的話,就有可能會導致出血量比較大。便血是癥狀是帶血,但不是滴血,要分清楚。
2、脫垂
肛門息肉較大或數量較多時,由于重力的關系牽拉腸粘膜,使其逐漸與肌層分離而向下脫垂。病人排便動作牽拉及腸蠕動刺激,可使蒂基周圍的粘膜層松弛,可并發直腸脫垂。
3、腸道刺激癥狀
當腸蠕動牽拉息肉時,可出現腸道刺激癥狀,如腹部不適、腹痛、腹瀉、膿血便、里急后重等。
肛門息肉和痔瘡的區別
簡單來說,肛門息肉是痔瘡的一種,但不是所有的肛門息肉都是痔瘡。
具體來說,息肉,首先它是種息肉,即人體組織上多余的腫塊。肛門息肉是指發生在肛管或直腸面膜上的多余的腫塊,是一種良性腫瘤,多呈現圓形或橢圓狀。其主要臨床癥狀包括無痛性便血(不發生滴血)、息肉脫垂、腸道刺激癥狀(腹痛、腹瀉、膿血便等)。
肛門息肉,比較常見的是炎癥息肉和腺瘤性息肉。如果是炎癥性息肉,那么在治愈之后就會痊愈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那么就要小心了,因為這種情況不會消失,如果沒有及時的治療還有可能會導致惡變,還有癌變的幾率,看情況需要手術治療,還要定期的檢查。
肛門息肉發病因素很多,如飲食因素、炎癥刺激、糞便及異物刺激、機械損傷及遺傳等都可能導致肛門息肉。
痔瘡,醫學上多認為是由于直腸粘膜和肛管皮膚下的靜脈叢淤血、擴展和曲張形成的靜脈團。臨床癥狀多見,便血(便時滴血)、腫脹、疼痛、墜脹感等。目前主流醫學治療上,以消除癥狀,解除痛苦為目的,而非消除痔體。
導致痔瘡的因素很多,其中長期便秘、大量進食辛辣刺激食物、飲酒和久坐壓迫肛墊組織被認為是主要誘因。
一、日常治療
多注意休息,重癥患者需臥床休息,調整飲食,給以高營養食物,避免刺激性食物及油膩食物。
二、藥物治療
對于腹瀉患者可給予緩瀉藥,飲食復方苯乙哌啶、易蒙停等,可用甲硝唑保留灌腸。腹部疼痛,有解痙鎮痛藥物治療,肌注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口服藥物治療。糞便可用止血藥物,如維生素K、止血敏、安絡血、立止血等。
三、外科治療
1、纖維結腸鏡下電灼切除
這是現在比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對于有蒂息肉或者是比較小的廣基息肉來說,我們可以在纖維結腸鏡下用套圈器來切除。但是用這種方法在治療的時候一定要格外的小心,一旦出現意外就有可能會導致腸穿孔,還有可能會引發嚴重的并發癥。
2、手術切除
直腸息肉可于肛鏡卜自根蒂部手術摘除,注意息肉根蒂部須干凈徹底切除,否則可致術后復發,通常是切除后將息肉根蒂部結扎,任其自行壞死脫落。手術切除是直翻息肉經常采用的治療手段。
3、套扎療法
近年來亦有采用套扎器在肛鏡、乙狀結腸鏡或纖維結腸鏡下套扎住息肉基蒂部,任其自行缺血壞死脫落,達到治愈目的。但要注意套扎蒂部脫落時有時會伴隨出血,須復查以防止并發癥出現。
4、注射療法
注射方法是用在基底部注射的治療劑或壞死劑阻止其血液循環,使其脫落。常用藥物有5種,COD、豬肝或6%、8%明礬注射液,也可用于95%無水乙醇注射治療。
5、微波治療
微波治療是利用微波熱效應將息肉燒灼切除,近年來微波治療趨于普遍,通常是采用特殊微波治療儀在結腸內窺鏡直視下行燒灼切除術,操作中須小心謹慎,否則燒灼過度可致腸穿孔等嚴重并發癥。
結語:肛門息肉是常見的一種癥狀,它和痔瘡是不一樣的,但是都會有便血的癥狀。肛門息肉的主要癥狀就是便血、脫垂、腸道刺激,需要及時的治療。一般的肛門息肉都能治愈的,但如果是腺瘤性息肉就要根據情況手術治療。平時還要注意飲食,多休息。
(2019-09-03 來源:民福康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