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遇到節假日出門簡直是用生命在旅游!開車太堵,遠途太累,出境太貴,不如就在長三角走走。小編為大家整理了長三角最熱門的19大旅游城市必點的招牌菜!看看身為吃貨的你都橫掃過幾座了?
杭州:東坡肉
東坡肉,已流傳八百多年, 相傳為北宋詞人蘇東坡(四川眉山人)所創制。薄皮嫩肉,色澤紅亮,味醇汁濃,酥爛而形不碎,香糯而不膩口。慢火,少水,多酒,是制作這道菜的訣竅。
寧波:冰糖甲魚
冰糖甲魚,又名“獨占鰲頭”,寧波十大名菜之首,甲魚與冰糖同燉,吃來軟糯潤口、香甜酸咸,具有滋陰、調中、補虛、益氣、祛熱等功能。
溫州:三絲敲魚
三絲敲魚選用近海魚或鮮黃魚,去魚頭、尾、皮,切成針片,蘸上干淀粉,用木槌慢慢敲成薄魚片,放在沸水里煮熟。加入調料、雞絲、火腿絲、香菇絲和青菜心即可。此菜魚肉鮮嫩,色白湯清,香鮮可口,富有地方風味。
嘉興:南湖菱
嘉興南湖菱殼薄、質白、肉嫩、汁多、味道鮮美。別地兒的菱角都是有兩角或三角的,只有南湖的菱,角是圓的角,被稱為無角菱。
紹興:糟雞
紹興酒以質地醇厚、清香馳名中外。糟雞用以紹興酒酒糟腌制而成,肉質鮮嫩,糟香撲鼻,細細嚼來,咸鮮中透出酒意,是冬令佳品。
金華:金華煲
金華煲采用二十余味名貴中藥材及香料,精心調制而成。味道獨特,滋補養生,價廉物美,吃了不上火,其中最具特色的有金華火腿老鴨煲、胴骨煲、牛尾骨煲等。
衢州:三頭一掌
三頭一掌是指兔頭、鴨頭、魚頭、鴨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兔頭,其肉質細膩、香辣入味。
舟山:紅膏嗆蟹
紅膏嗆蟹:每年秋冬時節梭子蟹上市時,取鮮活的肥膏梭子蟹腌制而成。膏色紅亮、肉質細白、糯綿上口,那種咸鮮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
臺州:食餅筒
食餅筒是將薄薄的面皮鋪上炒粉絲包上各類菜肴,如:鴨蛋絲、豆芽、土豆、肉片、洋蔥等,食材選擇自由、葷素搭配、鮮美、咸香味。
湖州:千張包
湖州千張包,清光緒八年(1882)由丁蓮芳創制。用鮮豬肉、開洋、干貝、筍衣、熟芝麻、精鹽、味精、黃酒等配制成餡心;用豆制千張作包皮,裹入餡心,制成三角形包子,與粗綠豆粉絲同煮即成。
南京:板鴨
南京板鴨俗稱"琵琶鴨",素有“北烤鴨南板鴨”之美名,用鹽鹵腌制風干而成,外形較干,狀如平板,肉質酥爛細膩,香味濃郁,故有“干、板、酥、爛、香”之美譽。
蘇州:松鼠桂魚
松鼠桂魚有色有香,有味有形,更讓人感興趣的還有聲。當炸好的猶如“松鼠”的桂魚上桌時,隨即澆上熱氣騰騰的鹵汁,這“松鼠”便吱吱地“叫”起來。
無錫:醬排骨
取三夾精的豬肋條排骨為原料,用黃豆醬油,綿白糖,老廒黃酒,還有蔥、姜、茴香、丁香、肉桂等烹調。其色澤醬紅,肉質酥爛,骨香濃郁,汁濃味鮮,咸中帶甜。
常州:蟹殼黃
俗稱小麻糕,形似蟹殼,色呈金黃,油多不膩,香脆酥松,糖餡甜醇,咸餡味鮮。
上海:草頭圈子
草頭圈子是上海家一道有名的家常菜,它實際上兩道上海菜的組合,一個是紅燒圈子,一個是生煸草頭。紅燒圈子,其實就是紅燒大腸;生煸草頭則是春秋季節盛行于江南的時令菜。
南通:鐵板文蛤
南黃海灘涂盛產的文蛤有“天下第一鮮”之美譽,古代曾列為貢品上獻朝廷。
鎮江:肴肉
肴肉精肉緋紅,,膠凍透明晶亮,柔韌不拗口,不肥不膩,爽口開胃,若配上姜絲,略加香醋,更有一番滋味。
揚州:蟹粉獅子頭
蟹粉獅子頭用蟹肉和用豬肉斬成細末做成的肉丸,可清蒸、水氽。成菜后蟹粉鮮香,入口而化。
泰州:蟹黃湯包
湯包已蟹黃和蟹肉為餡,加入原味雞湯,皮薄、餡嫩、味鮮、看起來似秋菊吐艷,吃起來鮮而不膩。
吃肉肉不長肉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