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為成長季原創,如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
孩子比同齡的其它孩子矮了不少,媽媽們總會認為寶貝是不是缺鈣了?其實缺鈣不一定就會長得慢。
這些情況可能是缺鈣
▼
① 煩躁不安,常常不明原因哭泣,不容易入睡,就算入睡了也容易驚醒
② 出汗多,出汗與溫度和活動無關,即使天氣不熱,著衣不多,也容易出汗
③ 枕部脫發圈,后腦勺常會出現脫發的情況
④ 比同齡孩子更晚出牙,牙列不齊
⑤ 囟門閉合遲,囟門1歲半后仍未閉合
⑥ 肌肉韌帶松弛無力,學坐、站、走的年齡都較晚
⑦ 嚴重的可能出現前額高突,形成方顱,或串珠肋,雞胸或漏斗胸,O形腿或X形腿等等
如果有以上的狀況,那可得注意了,你的寶寶有可能是缺鈣哦。
必須要提醒媽媽的是,維生素D攝入不足直接影響到鈣的吸收,孩子是否缺鈣或維生素D還需要綜合判斷。
因此,如果懷疑寶寶缺鈣或維生素D,最好到醫院咨詢醫生,根據寶寶的個體情況進行檢查后再作診斷而且無論是補鈣還是補充其它微量元素也都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根據我們的飲食結構來看,中國兒童的日常鈣攝入量還是有些不足的。
數據來源: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速查手冊》
——2013版
中國營養學會編著
但是,不要以為寶寶吃了補鈣劑或者補鈣餐就算補鈣成功,想要給寶寶高效補鈣,媽媽還要注意以下幾點:
兒童補鈣的5個要點
▼
1.留意會影響鈣吸收的食物
部分蔬菜(如菠菜、莧菜)的草酸含量比較高,草酸容易與鈣結合成不溶性的草酸鈣而影響吸收,因此最好把這類蔬菜放到熱水中燙一下,去除大部分草酸再烹制食用。
2.少量多次補充鈣劑
一次攝入量過多,鈣的吸收利用率反而有可能降低,將每天的補充量分多次服用可更好地吸收利用。在孩子進餐時或進餐后服用鈣劑可減少對胃腸道的影響,例如不容易發生胃腸不舒服或便秘的問題。為保證鈣的吸收,給孩子服用鈣劑應與喝奶的時間間隔開。
3.補鈣適量即可,過猶不及
鈣補充量要以不同年齡段,不同個體的飲食狀況而定,補鈣過多非但無益,還會影響鐵、鎂等元素的吸收,可能引起便秘,嚴重者還可導致腎、心血管等器官組織發生鈣沉積,如產生腎結石的潛在危險等。
4.鈣與維生素D同補
鈣的吸收利用離不開維生素D的協助,補充維生素D的最好方法是曬太陽。不過一般食物中維生素D含量有限,對生長迅速的小寶寶來說,除常曬太陽外,補鈣同時還應注意補充魚肝油。
5.合理飲食才能更好吸收鈣
俗話說“一個朋友三個幫”,鈣也是如此,除了維生素D外,食物中的鉀、鎂、維生素C、K都能幫助鈣的吸收,這些成分主要來源于新鮮蔬菜、水果、豆類。
而過多的肉魚蛋類食物,帶來過多的硫、磷,可增加尿鈣排出,過多的脂肪影響鈣的吸收,即便補充了很多鈣元素,也仍舊可能缺鈣。因此要達到良好的補鈣效果,給孩子每天合理飲食和搭配是不可或缺的。
日常的食補作為一種持續的手段,對孩子的長高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成長季在這里為媽媽推薦:
補鈣促長的食療
【蝦皮紫菜蛋湯】
做法
1. 紫菜撕成小塊;香菜擇洗干凈切小段;蝦皮洗凈。
2. 雞蛋打散備用。用姜末爆香,下入蝦皮略炒,加水適量,燒開后,淋入雞蛋液。
3. 放入香菜、紫菜,加香油、精鹽、蔥花適量即可。
蝦皮和紫菜都含有豐富的鈣、磷、碘等營養素,對寶寶補充鈣、碘非常有益。
【白芝麻芹菜炒腐竹】
做法
1. 蔥切蔥花,青紅椒切圈,事先泡好的腐竹切棱形塊,芹菜切段,胡蘿卜切菱形片
2. 鍋中放油,待油熱放入青紅椒和蔥花出香放胡蘿卜略炒倒入腐竹,至胡蘿卜斷生加入芹菜,翻炒幾下,熟時關火出鍋,撒上白芝麻。
【蝦仁豆腐】
做法
1.將蝦仁抓洗干凈,控干水分;豆腐切成小方塊丁。
2.滾水中加少許鹽,將蝦仁、青豆和豆腐丁分別焯燙,撈出控干。
3.將雞湯燒開,放入豆腐丁、蝦仁、香菇丁和青豆,燒沸后加鹽調味,再用淀粉水勾芡,淋入香油,撒上蔥花即可。
想要了解孩子的長高、發育、早餐、海鮮等知識,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成長季”:czseason_com(長按復制在微信搜素即可關注)或者直接搜索“成長季”。成長季擁有眾多國家農業專家、專業營養師以及美食達人,專門為媽媽們答疑解惑,普及育兒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