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你們小時候有沒有問過父母家里的經濟情況,反正我小時候是問過的,而且我相信大多數孩子都是問過的。這個問題雖然簡單,但卻在無形中影響著孩子的金錢價值觀。
小孩子不像大人一樣在乎金錢,在孩子的世界里只有玩耍,但正因為孩子缺少對金錢的概念,才會滿不在乎,所以在花錢的時候大手大腳。
之前,參加幼兒園活動的時候,認識一個寶爸,相互借鑒了很多育兒經驗。寶爸的兒子受奶奶的影響,每天跟著看一些家庭倫理劇,什么爭奪家產等橋段是常有的,看多了,兒子也受影響了。
有一天,兒子突然對寶爸說:“爸爸,幸虧你沒和媽媽再生一個,我都不用去爭奪家產了。”
寶爸聽完是哭笑不得,心想:還家產呢?能給你買套房就不錯了!并笑著說:“我們家可沒什么家產等你繼承!”
兒子當真了,很嚴肅的說:“爸爸,為什么我們家這么窮啊,我同桌的媽媽說,讓他隨便花錢,還給他買了很多玩具。”
寶爸什么了,心想,即使自己有錢,也別這么養孩子呀,并說道:“兒子,你放心吧,我們家雖沒大錢,但足夠養活你。兒子你要記住,不管家里有多少錢,這都是爸爸媽媽辛苦掙來的,你可以花但會花得不自在。你想想,每次你想買玩具的時候,都要經過我們同意,說到底還是因為錢不是自己的。所以,如果你想自己掌控,就要好好學習,去創造更大的財富,現在跟別人比誰家有錢沒意思,因為那都不是自己的,將來你和別人比自己掙錢,那才自豪。”
其實這位寶爸的回答很厲害,他并沒有向孩子哭窮,而是先讓孩子得知家庭的底細,消除孩子內心的不安全感。同時,也給孩子傳遞了正確的金錢價值觀,以免孩子受影響,變得愛攀比。
其實吧,孩子的金錢價值觀是從小形成的,要知道你現在不跟孩子說錢,將來就會有人代替你說。特別是在孩子的金錢教育上,最忌諱這2點:
1.哭窮
很多家長因為怕孩子亂花錢,就一直在孩子面前哭窮,殊不知,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會變得很敏感很自卑,并且在長大后對金錢缺乏合理的規劃,會掙錢,但不會花錢或者是不舍得花錢,都是無法享受到更好的生活品質。
人都是要對自己好一點的。
2.攀比
特別是在金錢價值觀上,最怕的就是孩子形成愛攀比的性格,什么這個沒錢的傷不起,那個有錢的敗不起。而孩子的攀比基礎都是來源于父母,如果父母本就愛攀比,那么孩子也會是這種性格,孩子也會在無形中受到很大影響。
如果發現孩子有一點點這種苗頭,就一定要及時糾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