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悔恨留在晚年——李白《秋浦歌》
來源:國學大師網 編輯:泉城賢人
秋浦歌(其十五)
李白
白發三千丈,緣愁①似個②長。
不知明鏡里,何處得秋霜。
①緣:因為。
②個:這樣。
白發長有三千丈,這是因為我的愁緒也這樣的長。對鏡自照,入眼的是一個白頭,到底是哪里來的重重心事,讓我的頭發染上了秋霜。
【白發之美】
李白在《將進酒》中說:“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白發是他常用的一個意象,因為我們常會將它與愁緒、滄桑聯想到一起。在《秋浦歌》中,他將自己的發白寫成三千丈,也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愁緒像三千丈白發一樣的長。“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有誰知道三千丈的距離有多遠呢?這樣奇特的想象,讓人深感詩人的愁苦之情。
【寫作指導】
詩人說自己愁緒如三千丈的白發,又說對鏡自視的時候,也很好奇到底是哪里來的“秋霜”,總之為什么愁白了頭,沒有明說。因為這種愁緒是來自政治上的失意,但又不好明說出來,以免觸怒了權貴,惹上不必要的麻煩。在寫作中,有時候會有不便于明說的事情,這時就要隱去不提,像《秋浦歌》這樣,留下空白讓讀者來完成。
【智慧點撥】
孔子說如果四十歲還沒有聞名,這個人就沒有什么希望了。李白做這組詩的時候,已經五十歲了,但在政治上還是默默無聞。想到自己年事已高,他不禁滿懷愁緒。人到中老年的時候,常會回過頭來總結自己的一生,這時如果能有一些成就,才會稍感欣慰。但很多人在年輕時不曾想過要向后看,也就沒有壓力和動力。其實不僅在老年時要總結,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要去反省,才能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