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漸漸轉涼,人的抵抗力隨之下降。不少女性朋友動不動就打噴嚏、咳嗽,甚至持續食欲不振,做事情越來越沒精神......
如果你出現這樣的狀況,這往往是與營養素的攝入有關。
在各年齡段的關鍵期,除了保證有充足的睡眠與好心情之外,適當地從食物中補充一些所需的營養素也非常重要,這樣才能使身體更強健。
該吃的、該補的,一樣都不能少,尤其是不同年齡段的女性,在飲食方面應有重點地補。
20~30歲的女性
關鍵營養素:注重補鐵、葉酸,為孕期做準備
據研究調查發現,女性在20~30歲時,約有64%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缺鐵性貧血。
鐵是血紅蛋白的重要組成部分,能參與身體生理代謝的各個環節,對這一階段的女性來說極其關鍵。
當有缺鐵性貧血時,女性會出現皮膚萎黃無血色、嘴唇和指甲蒼白、失眠多夢、心悸、腹脹等癥狀。
推薦的補鐵食物:
① 每天可攝入不超過80g的動物血,如鴨血、鵝血等;
② 每周吃一次動物肝,每次不超過50g,如豬肝、鴨肝等;
③ 控制每天攝入50~75g紅肉,如羊肉、豬肉等;
④ 田螺、蛤蜊、大閘蟹等海鮮以及豆制品也是不錯的補鐵食物。
這一階段的女性處于生育期,也要注意補充葉酸,以防止胎兒畸形等情況。葉酸是機體發育、組織生長必不可少的營養素,我們在日常的食物中便能輕松獲取。
葉酸的首選來源是動物肝臟、谷物早餐、深色蔬菜,如黃豆、雞蛋、菠菜、茴香、核桃、花生等。
因此,正處于備孕期的女性,應保證每一餐都有蔬菜。
注意,這些食物加熱后營養會流失50%~90%,除飲食中攝入外,還應每日額外補充葉酸400mg。
30~40歲的女性
關鍵營養素:適當補鈣,堅持進行戶外運動
邁過了30歲,女性的骨鈣會以每年0.1%~0.5%的速度減少,若不及時補鈣,骨頭會越發脆弱,易出現骨質疏松、關節疼痛等毛病。
此時,正是補救的機會,圈圈建議大家不妨每天攝入1000ml的鈣,約等于兩袋牛奶的量。
鈣的獲取途徑:
① 從膳食獲取:豆類及豆制品、乳制品、海產品、堅果類食物、蔬果等都含有豐富的鈣元素;最方便的做法就是,每天早餐喝1瓶牛奶。
② 從營養劑獲取:對一些補鈣需求比較大的人,服用鈣片這類營養補充劑是不錯的選擇。
③ 從戶外獲取:大家應多進行戶外運動,如游泳、慢跑等,促進骨骼生長,減少鈣質丟失;或者在早上10點、下午4點時,出門曬曬太陽,對促進鈣吸收有利。
40歲~60歲的女性
關鍵營養素:補充雌性激素,注重保養子宮
當女性步入40歲大關,這就意味著更年期、絕經期的到來,卵巢功能開始逐漸衰退,體內的雌性激素、孕激素分泌漸漸減少。
女性在這一階段,情緒容易不穩定,且有一些神經敏感,如愛生氣、焦慮、多疑,甚至是臉色潮紅、體力下降、記憶力衰退等不適癥狀。
補充一些雌性激素,保持體內激素平衡相當重要。
補充雌性激素的方法:
① 飲食上,建議多吃一些豆制品,補充大豆異黃酮,調節激素;此外,吃豆芽、甜菜,綠豆、核桃肉、百合等,也可以補充雌性激素,幫助緩解情緒。
② 情緒上,通過運動、跳舞、音樂、傾訴、結交朋友等方式,緩解心中的壞心情,保持樂觀、積極的心態。
60歲以上的女性
關鍵營養素:攝入維生素,以保健為主
美國老年學會雜志的一項研究指出,老年人即使是輕微缺乏維生素B12,也會增加罹患癡呆癥的風險。
另外,有研究表明,60歲以上的老人,缺乏維生素D的概率達80%~90%。
高齡缺乏維生素D,健康風險高,心肺功能、肝功能、神經系統、肌肉骨骼等都會受到影響。
加之,60歲以后,女性體內吸收維生素的功能會變差,尤其是長期服藥者,會減少某些營養的吸收。
獲取途徑:
① 從膳食獲取,如貝類、動物肝臟、海魚、牛肉等紅肉是維生素B12的良好來源;動物肝臟、深海魚類、蛋黃等含豐富的維生素D。
② 通過營養劑來補充獲取更多維生素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