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郭店楚簡之《老子》研究述評

摘要:1993年10月湖北荊門郭店一號楚墓出土了一批竹簡,經彭浩、劉祖信等編聯、撰寫釋文與注釋,有裘錫圭審定并加按語后,于1998年5月在文物出版社以《郭店楚墓竹簡》為名出版。此書出版以來,各類相關的學術研討會、專題報告會層出不窮,大批研究論文、學術專著相繼問世,內容涉及考古、文字、歷史、哲學等眾多領域,為中外學術界對中國古代文化、思想等的研究帶來新的活力和生機。時至今日,這場轟轟烈烈的學術研討活動高潮已過。筆者在聽老師講的課后對其頗感興趣,故而作此篇。當然,郭店楚簡研究涉及范圍極廣,因此限于本人見聞和水平,該文結合以往專家學者的觀點重點對郭店楚簡中的《老子》 進行簡要評析,不當之處在所難免,陋見初識,尚祁矯正。

關鍵詞:郭店楚簡 《老子》

       據筆者看到的相關資料顯示,郭店楚簡中的《老子》是目前所見最為完整、最為原始的《老子》,而簡本與今本的異文,多以簡本為優?!独献印芳住⒁?、丙三篇和《太一生水》是郭店楚簡中道家簡的主要構成,也是各類專家學者研究的重頭。筆者在網上搜索資料時發現,目前有關郭店楚簡的研究中,已發表或出版的各種論述中,幾乎有半數以上的文字是關于道家簡的?!独献印酚质谴舜纬鐾恋谋姸嘀窈喼凶钜瞬毮康?。這是因為在中國哲學史領域,《老子》占有重要的席位。郭店楚簡中出土的相關道家簡經專家學者整理研究得出了幾個結論:首先,《老子》成書年代可以進一步得以確定;其次,《老子》書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和疑問將得以澄清;再次,道家與其他學派特別是儒家的關系可以重新認定;最后,道家思想在先秦思想史中的地位、影響和發展線索將進一步明確。以上觀點都是專家學者們經過反復推敲,根據史料的邏輯推理整理得出的。

一、關于老子的成書年代

       長期以來,關于《老子》的成書年代一直存在爭論,分別有春秋末期、戰國中期、戰國末期等觀點。主流觀點認為《老子》成書于戰國末年,其依據是《老子 》書中有批判仁義、圣賢的內容,因為他們認為,推崇仁義、圣賢是儒墨的主張,早于孔子的老子絕對不可能有這樣的思想。我們知道,被反對者總是早于反對者。為了證明他們的觀點的正確性他們找到了如下證據:今本《老子》中的第十八章有云:“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混亂,有忠臣?!钡谑耪略疲骸敖^圣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倍磳φ呙鎸@樣不可辯駁的證據,只好推測這種否定仁義的觀點并不是老子本人所有,而是后人強加進去的,因為它們與《老子》書中的其他一些論述相矛盾。他們的理由是《老子》十九章中“絕仁棄義,民復孝慈”,這說明“孝慈”是被老子肯定的德行,而第十八章中“孝慈”又和“大偽”并列,成了抨擊的對象;再如第十九章主張“絕仁棄智”,但又縱觀《老子》全書,“圣人”是老子推崇的對象。如此種種,許多學者堅定的支持《老子》早出說,而那些否定仁義、圣賢的內容不是老子所有,而是后人加進去的。不過這只是一種推測,并沒有十足的證據,缺乏說服力?,F在,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新的證據,依據出土的《老子》內容來看,大大削弱了《老子》晚出說的證據。

       陳鼓應先生肯定老子成書于春秋末,他根據簡本《老子》不反仁義的特點,在比較帛書《老子》與今本《老子》的基礎之上得出《老子》不可能成書于戰國中期或是戰國末期,只可能是春秋末期。這一觀點得到王中江的認同,且這位老先生認為簡本《老子》仍只是一種傳本,而《老子》原本可能成書于戰國初期甚至更靠前,他認為原本應早于《論語》和《墨子》。( 文章閱讀網:www.sanwen.net )

       較之上文的大膽結論,馮國超先生的觀點就顯得比較小心。他認為“由竹簡《老子》直接證成《老子》成書于春秋之末,還是帶有許多推測的成分。且不說關于《老子》是否不反對仁義,如何看待竹簡《老子》的性質尚有不同理解,光從郭店楚墓下葬的時間來看,目前學界基本認定是戰國中期偏晚,由此推導《老子》肯定不晚于戰國中期,當不會有誤,這已經就是竹簡《老子》帶給我們的十分有價值的信息了”。所以,對于《老子》的成書年代,迄今為止仍沒有一個確定的時間。

二、關于《老子》中的“有”、“無”的問題

       我們知道有和無是一對相對的概念,今本《老子》第十四章中“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之句,而簡本為“天下萬物生于有,生于無”。簡本比今本少一字,從語文角度來講,簡本中的詞句有歧義,是一個病句,因為語義含糊。但放在哲學上解釋,一字之差,其意義就千差萬別。從看來的資料上看,前者屬于萬物生成論問題,而后者屬于本體論范疇。王永平先生認為,從老子的整體思想來看,他認為簡本中的此句應該是老子原意,其依據是今本的“有生于無”之說,與第一章的“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無法對應。第一章的“有”、“無”是“同出而異名”的指稱道的,而第四十章之中的“有”字遂導致了學者在解釋上的困擾。老子形而上學中的“有”、“無”,歷來都是中國哲學史上的重要范疇。歷史上有“崇無”和“崇有”之爭,均和《老子》中的“有生于無”有關。“有”和“無” 道家思想中的一體兩面,從第一章的內容“無名天地之始也,有名萬物之母也……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來看,二者本是沒有先后的問題。具有相等的地位。但今本“有生于無”導致了本末先后的判斷,因此許多學者對此有不同的解釋。不少學者在面對今本《老子》第四十章“有生于無”的文句時,將“無”等同于“道”,而將“有”具體化為“天地” 、“陰陽”。但這種解釋與第一章矛盾,因為第一章的“有”絕不是等同于“天地”的?,F在簡本的出土解決了學術界長久以來的疑惑。王中江也認為“從簡本'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無’的說法來看,'有’、'無’完全是對等的關系,'無’并不比'有’根本。這也同老子所說的'有無之相生也’相一致,并與通行本一章不矛盾”。

       沈青松對此有不同的看法,他認為,“天下之物生于有,生于無”并不能簡單地理解為萬物同時生于有,又生于無,因為若作此理解,該句應該表述為,“天下之物,生于有無”。因此,他認為不能排除竹簡《老子》在“生于有”前少抄了一個“有”字的可能性。

三、關于儒道關系

       在竹簡《老子》出土以前,傳統觀點認為儒道不兩立,原因就在于孔子講仁義,而老子反對仁義,這是不爭的事實。然而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卻提供了新的信息。因為經學者專家們整理發現此簡文中并無“絕仁棄義”、“絕仁棄智”之語,這是否就說明了儒道兩家在先秦時的關系,并不是十分對立的。他們兩家在某些思想上也是共通的,儒家講仁義,圣賢,根據簡本《老子》,至少我們知道,老子是不反對仁義圣賢的。據查閱的資料所知,簡本《老子》和今本《老子》在第十八章和十九章的文字有出入,差異很大。針對這些差異,有學者認為,關于圣、仁、義這三個字是關系儒道兩家關系的關鍵,馬虎不得。按傳統的觀點,儒家推崇的是圣、仁、義,而道家卻恰恰相反,反對儒家推崇的這種德行,現在簡本《老子》的出土,卻證明了老子并沒有拒絕這些,他所拋棄的的是辯、偽、作三者,以及沒有爭議的另外三者,也是儒家所唾棄的?,F在的問題就在于,墓葬的主人是否在抄寫上有誤。如果無誤,那么這條信息就太震撼人心了。

       正是因為還有很多的未知的東西存在,所以學界在此問題上存在了分歧,主要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意見。一種意見認為就是儒道兩家在思想上并不沖突,因為竹簡《老子》中并沒有“絕仁棄義”、“絕圣棄智”之說。有一點要說明的是,無論是簡本還是今本,有一點是不容置疑的,那就是老子的主旨是主張無為,貴柔。任繼愈先生就認為老子不反仁義,而相互敵對,事成水火,那是學派造成以后的事。侯才則是更為明確的認為,竹簡《老子》出土推翻了流傳了兩千多年的儒道對立的學案,也證明了今本《老子》中“絕仁棄義”乃是后人強加所為。他認為儒道兩家之間的思想統一性是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

       另一種意見則是反對上述觀點。張岱先生認為,從年代上看“絕智棄辯”、“絕偽棄詐”應是《老子》原來的說法,“絕圣棄智”、“絕仁棄義”是后人改動的。他以竹簡《老子》中“大道廢,有仁義”之句,認為老子還是反對仁義的。許抗生也認為,不要因為竹簡《老子》沒有“絕圣棄智”、“絕仁棄義”之語就說明儒道兩家在早期的時候是和平相處,理由仍是竹簡《老子》中“大道廢,有仁義”之句,且簡本中的“絕學無憂”、“絕偽棄慮”等也是和老子思想對立的。因此,雖然簡本《老子》沒有明顯的激烈的反儒思想語匯但我們也應看到,簡本《老子》的整個思想體系與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體系是根本不同的兩種思想路數。我們也可以清楚地看到,簡本《老子》有貶抑仁義,甚至否定儒家思想的傾向,莊子學派的反儒思想是老子思想的進一步發揮而已。呂紹剛同樣認為《老子》講“絕偽棄詐”的偽詐,實際上就是儒家鼓吹仁義,仁義在道家眼里就是虛情假意,等同于“偽詐”。

       馮國超先生的觀點在筆者看來是屬于比較保守,小心謹慎的。他認為凡是都得有一個前提,任何結論也是在一定前提下得出來的,離開了這個前提,結論便顯得沒有意義。我們暫且不論上述兩種意見對與錯,實際上也無法判斷對錯。因為楚簡《老子》是原始《老子》的全本,還是后世的節抄本還尚無定論。如果是節抄本,那么沒抄的部分又是怎樣的,到底反不反仁義,我們尚且不知。如果再考慮到郭店楚簡《老子》有可能是儒家同情者的改抄本,或是稷下道家的改抄本的可能性,那么情況就更復雜了。

四、竹簡《老子》的出土對先秦學術思想史研究的影響

       陳鼓應先生認為,中國哲學史中處于主干地位的思想是道家思想。無疑,此次竹簡《老子》的出土更堅定了他的想法。他撰文表示“馬王堆漢墓之后,郭店楚墓又再度出土《老子》,這是令人十分稱奇的事。作為百學之王的老子,經兩墓的挖掘,是我們得以重新確定他在中國哲學史上的領銜地位”,“楚墓中藏有三種《老子》抄本和《太一生水》古佚書,反映了道家在古代哲學中的主干地位;而楚墓竹簡眾多儒家作品中,未見涉及形上學或任何抽象哲學理論作品,而多是側重宣講人倫教化的,這反映出儒家在倫理政治文化上的主體地位”。當然,對于儒簡中是否真的“未見涉及形上學或任何抽象哲學理論作品”,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看法。

       黃釗則認為從簡本《老子》不批墨、不批法、不批儒的特點,以及《太一生水》“尚水”與《管子·水地篇》思想吻合等依據出發,認為竹簡《老子》具有可能是稷下道家傳本,并由此得出他對《老子》一書傳授譜系與思想流變的理解:“簡本若真屬稷下道家傳本,那么,它對于我們認識《老子》乃至道家思想形成發展的演化過程,將提供極為珍貴的文獻資料…到戰國中期,《老子》至少有兩種傳本:一種是莊周學派所奉行的傳本,另一種是稷下道家學派所奉行的傳本。莊周學派和稷下道家學派是戰國中期從道家中分化出的兩大流派,莊周學派從消極方面發展了《老子》的思想,而稷下道家則從積極方面將老子學說引向政治實踐……這兩種傳本經過戰國末年的思想洗禮,可能最后又歸于一統,帛書《老子》以及其他傳世本《老子》,可能是《老子》不同傳本走向統一的產物。”

       若是真像黃釗先生所說,我們對先秦道家思想發展過程的認識無疑將大大的豐富起來。只是此觀點仍值得推敲處頗多。如上文所說,我們不知道竹簡《老子》是原始版的全本還是后來的節抄本。只要這個問題沒解決,學者們的一切觀點都還只是推測,還有待確證。

       郭店楚簡《老子》的出土,引起了傳統哲學思想上的研究的又一個新高潮,雖說還有好多尚需考查確證,但畢竟短短幾十年的時間,對如此寶貴的資料來說,還只是剛剛開了個頭,還需要要學界各個專家學者繼續努力工作。殷墟甲骨的出土已經過去了一個世紀,時至今日,我們對其價值還沒有完全了解。郭店楚簡《老 子》對中國古代哲學思想文化研究的價值,也必將經歷一個長期的過程才能被真正認識。

注釋:

1 崔仁義:《荊門楚墓出土的竹簡<老子>初探》,[J]《荊門社會科學》,1997年5期。

2 郭沂:《楚簡<老子>與老子公案》,[J],《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3 裘錫圭:《郭店<老子>簡初探》,[J],《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三聯書店,1999年版。

4 沈青松:《郭店竹簡<老子>的道論與宇宙論》,[J],《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寧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5 馮國超:《郭店楚墓竹簡研究述評》)(上)、(下),[J],《哲學研究》2001年第3、4期

6 陳鼓應:《從郭店簡本看<老子>尚人及守中思想》,[J],《道家文化研究》第十七輯,三聯書店,1999年版。

7 許抗生:《再讀郭店竹簡<老子>》,[J],《中州學刊》2000年第5期。

8 王中江:《郭店竹簡<老子>說略》,[J],《中國哲學》第二十輯,遼寧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9 任繼愈:《郭店竹簡與楚文化》,[J],《中國哲學史》2000年第1期。

10侯才:《郭店楚墓竹簡<老子>的特色》,[J],《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00年第1期。首發散文網:http://www.sanwen.net/subject/3661280/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田兆元 | 老子的早期版本與儒道關系
三種《老子》:郭店楚簡本、馬王堆帛書本和通行本(張無尤)
“老子”的稱謂在出土的先秦文獻中應該去除
道家源出于儒
老子號召人們絕圣棄智,絕仁棄義?對不起,你可能是被古人欺騙了
影響思想史的20世紀出土古書(下)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定县| 家居| 清镇市| 玉环县| 雅江县| 左权县| 游戏| 竹山县| 岳西县| 长海县| 黄大仙区| 延安市| 陈巴尔虎旗| 临城县| 淮安市| 黄梅县| 叙永县| 焉耆| 桐庐县| 东源县| 瓮安县| 达尔| 新闻| 奇台县| 阿图什市| 米林县| 南木林县| 鹿邑县| 文登市| 金门县| 洮南市| 乃东县| 华池县| 正安县| 灌南县| 嘉黎县| 葫芦岛市| 米易县| 梁山县| 镇原县| 万州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