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傳統藥鋪診所門扉或廳堂貼有“虎守杏林春日暖,龍蟠橘井泉水香”的對聯佳句,這其中的“杏林”、“橘井”都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是對醫術精湛、醫德高尚的醫生的稱頌。
杏林
三國時期吳國的民間醫生董奉,到廬山定居。他住在山上而不種地,每日為人治病,分文不取。如果重病治好了,讓患者載五棵杏樹;輕病治愈了就載一棵杏樹。這樣連續好多年,所種的杏樹已有十萬余棵,郁郁蔥蔥,茂密成林。后來杏子大量成熟,董奉就在杏林里打一糧倉,告訴人們,有買杏子的人,只要把容器的谷物倒入糧倉,自取一容器的杏子即可。這樣董奉每年用杏子換的谷子,隨后又用來救濟周圍貧苦的百姓和來廬山旅游斷了盤費的人,深得人們贊譽。
橘井
西漢時期,桂陽人蘇耽,人稱蘇仙,為人虔誠,品德高尚,孝敬父母。據劉向《列仙傳》記載,蘇耽受命為天仙,天上的儀仗隊降落蘇宅迎接。蘇仙在辭別母親,超脫凡間時,告知母親:“明年天下疾疫,庭中井水橘樹能療。患疫者,與井水一升,橘葉壹枚,飲之即愈。”后來果如其言,求水葉者,遠至千里,應手而愈。這樣在傳統醫學史上就有了“龍蟠橘井”、“橘井泉香”的典故。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