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在的,醫(yī)藥這行,真不是常人能干的
天天和病人們聊天,不是不孕不育,就是乳腺增生等諸如此類的
以至于我常常懷疑我會不會也不孕不育
我會不會也長個疙瘩什么的
生活如此艱難,我忍不住失聲痛哭
不過昨日我玩了把小草
一個功效能嚇哭人的一種草
皇上,我就是當年大明湖畔的夏枯草啊??
說到這個夏枯草,可是由來已久
上古時代的人們的腦袋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
可能是生存環(huán)境太惡劣,人們常常吃草治病
于是人們根據(jù)經(jīng)驗總結出來寫了一本書,叫《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
在那個時候夏枯草就已經(jīng)被記載了
青蒿素只是咱龐大中醫(yī)藥璀璨文化中的一個小星星
我們的夏枯草也不賴的
夏枯草味道微苦,辛香,性寒,主要入肝
大家都知道的,苦能燥濕,辛能散,寒能涼
而夏枯草又入肝,根據(jù)我的經(jīng)驗,與肝有關的功能都多
夏枯草擅治瘰疬癥瘕,瘰疬就是西學中的淋巴結核,癥瘕是指婦科包塊和刺痛。
西學里三高是三兄弟,而中醫(yī)理論里癥瘕最常見的也是三姐妹——乳腺增生、子宮肌瘤、卵巢囊腫。三者往往結伴誕生。
夏枯草能直接消散這些結塊囊包,再加上它入肝,清肝瀉火,可輔助肝經(jīng)的疏散功能。肝經(jīng)疏散功能協(xié)調(diào),包塊才不會積聚。
而西學研究發(fā)現(xiàn),夏枯草還是一種廣譜抗癌草藥,而且在消癥瘕的處方中夏枯草的出現(xiàn)率也是極高的。
一藥多用,夏枯草不僅入肝,還入肺、胃、脾經(jīng)。同樣的它的這些作用也可以擴展到這些歸經(jīng)處。如咽喉腫痛就可以用夏枯草配合牛蒡子、桑葉、薄荷之類一起疏風散熱。如治療女性崩漏之疾時加入夏枯草,可涼血消積聚,又可涼脾以助脾統(tǒng)血。
總體而言因其辛散結、苦燥濕、寒涼血這幾種因素使得夏枯草在處方中廣泛使用。
不過,夏枯草長得太輕拋了,十克就已是一大把,導致配藥和煎煮都不方便。臨床用量最高可達60g,這種大量使用情況就建議單獨將夏枯草熬成膏子,吃藥時挖取服用即可。
來源:武郎中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