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評定量表:是判斷來訪者是否有病,嚴重程度,評估效果 要結合臨床要害癥狀來診斷
分類:內容分A診斷型量表 B癥狀型~~~~C其它型~~~
病種分 A 焦慮 B 抑郁 C 躁狂 D其它
評定方式 自評 (有自知力)他評(缺乏或無自知力)
一、SCL----90 癥狀量表 (90項癥狀清單)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德若伽提斯編于1975年,90個題目,通過10個因子反應癥狀效果。包括廣泛精神科癥狀。
因子:軀體化 焦慮 抑郁 強迫癥狀 恐怖 偏執 敵對 精神病性 人際關系敏感 其它 (反應睡眠飲食)
范圍:精神科和心理門診 ,躁狂和精神分裂評定受限
施測: 自評,時間現在或最近一周,5級評分制(1~5個等級 從沒有、很輕、中度、偏重、嚴重給1、2、3、4、5分)
總分:90~450分(單項分相加之和) 因子分:所含項目得分的算數均值1~5
陽性項目數:單項≥2的項目之和 如超過43項可篩查為陽性
陽性總分分界值:70 總分超過160分陽性分界值
減分率:治療前總分—治療后總分/治療前總分
總均分:總分/90
陽性項目均分:陽性項目總分(可理解為總分減陰性項目)/陽性項目數
二、抑郁自評量表 SDS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范圍:發現抑郁癥病人,評定抑郁癥狀的輕重程度及其在治療中的變化。 對象為具有抑郁癥狀的成年人。對嚴重阻滯癥狀的抑郁病人評定有困難。
方式:癥狀呈現頻度 等級: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度分四個等級,1~4四級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正向的為1分,反向的給記4分*、少部分時間、相當多的時間、絕大多數時間活全部時間)。10個正向評分 ,10個反向評分。共20個項目。時間 :過去一周
總粗分:(X) 把20個項目的各項分數相加,得到總粗分。
標準分:將粗分乘以1.25以后取整數部分,就得到標準分(Y) Y=1.25X
SDS標準分分界值:53分, 53~62分為輕度抑郁,63~72分為中度抑郁,72分以上為重度抑郁。
抑郁三種狀態:三低癥狀 心境低落、興趣減少、精力下降
三無癥狀 無望 、無助、無能
三自癥狀 自責、自罪、 自殺
三、焦慮自評量表 SAS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等級:每個項目按癥狀出現的頻度分四個等級,1~4四級評分(沒有或很少時間*正向的為1分,反向的給記4分*、少部分時間、相當多的時間、絕大多數時間活全部時間)。15個正向評分 ,5個反向評分。共20個項目。時間:過去一周
SAS標準分分界值:50分, 50~59分為輕度焦慮,60~69分為中度焦慮,69分以上為重度焦慮。
對象:具有焦慮癥狀的成年人 因為它是神經癥的共同癥狀,故在神經癥鑒別中作用不大。
SAS和SDS口訣: 張氏編制兩自評(SDS 1965 SAS1971)
評分標準都相同(頻度 四級 評分方法)
臨界值要分清 分別加九判重輕
診斷結合要害癥狀
四、 漢密爾頓抑郁量表 HAMD(24項版本)1960年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功能:反映評估成人重度抑郁,不能鑒別焦慮和抑郁。
主要用來評定抑郁癥狀的嚴重程度的工具,為目前在世界上最常用的抑郁癥狀他評工具。
時間 :當時或前一周 2~6周再評定比較 由兩名評定員進行聯合檢查,檢查結束后,兩名評定員獨立評分。一次評定需要15~20分鐘。
標準:0~4分的五級評分法(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少數項目0~2分的三級評分法(無、輕~中度、重度 )
因子:7個 1、焦慮/軀體化 2、體重3、認知障礙 4、日夜變化 5、遲緩 6、睡眠障礙7、絕望感 每個因子各項目得分的算術合即為因子分。
方法:觀察和訪談
總分:0~96分范圍。 癥狀越輕,總分越低,癥狀越重,總分越高。臨界值35分。
總分超過35分可能為嚴重抑郁
超過20分,可能是輕或中度的抑郁
如小于8分,則沒有抑郁癥狀
判定病理性抑郁:包括癥狀標準、嚴重程度標準、和病程標準
病理性抑郁往往具有心境低落、興趣與愉快感喪失、精力減退或疲乏感3個核心癥狀中的2個,同時個人的社會功能受到影響或給本人造成痛苦或不良后果,且持續二周以上。
口訣:HAMD成人抑郁 60編制因子7
評分標準五等級 35、20有意義
病理抑郁有三低 一次評定15~20分鐘
五、漢密爾頓焦慮量表 HAMA 1959年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范圍:評定神經癥及其它病人的焦慮程度。不能鑒別焦慮和抑郁。 他評工具
結構:題目14項 因子兩個軀體性焦慮、精神性焦慮
時間 :當時或前一周 2~6周再評定比較 由兩名評定員進行聯合檢查,檢查結束后,兩名評定員獨立評分。時間15~30分鐘
標準:0~4分的五級評分法(無、輕度、中度、重度、極重)
方法:觀察和訪談
總分:0~56分范圍。
總分:超過29分,可能為嚴重焦慮。超過21分肯定有明顯焦慮,超過14分,肯定有焦慮,提示轉介。超過7分可能有焦慮,如小于7分沒有焦慮癥狀。
病理性焦慮:認知不相稱(出現與現實處境不相稱)、同時伴有自主神經紊亂興奮癥狀
社會功能受損、自己在短時間內無法消除
口訣:HAMA59制 14項目2因子
評分標準五等級 29 21 14 7
14分有臨床意義 病理焦慮不現實
六、簡明精神病評定量表 BPRS 1962年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功能:評定精神病性癥狀
結構:題目18項
時間:現在或近一周,以后一般相隔2~6周評定一次,一次評定時間20~30分鐘
因子:5類 焦慮憂郁、缺乏活力、思維障礙、激活性、敵對猜疑
范圍:具有精神病性癥狀的大多數重性精神病患者,尤適宜于精神分裂癥患者。
評分方式:專業他評
評分標準:1~7分的7級評分法(無癥狀、可疑或很輕、輕度、中度、偏重、重度、極重)
總分:18~126之間是所有項目得分的算術和,總分越高,病情越重。﹥35分為中、重度精神疾病。
因子分:因子所包含的項目得分的算術均數在0~7之間
精神病障礙:幻覺、妄想 、自知力受損 、脫離現實
精神病性障礙:當一種精神障礙表現出精神病性癥狀,而且自知力部分喪失或完全喪失,則
這種精神障礙就可稱為精神病性障礙。
口訣:BPRS評重病(中、重度)62編制18項
7級評分因子5 入組標準35
精神病性障礙要清楚
七 、倍克—拉范森躁狂量表BRMS(1978年) 心理與行為問題評估
功能:躁郁癥的躁狂項 評定躁狂狀態的嚴重程度 他評量表
范圍:情感性精神病和分裂情感性精神病躁狂發作的成年患者
時間:現在或近一周,以后一般相隔2~6周評定一次,一次20分鐘 。
標準:0~4分的五級評分法(無、癥狀輕微、癥狀中度、癥狀明顯、癥狀嚴重)
總分:總分越高,病情越重。0~5分無明顯躁狂癥狀,6~10分為肯定躁狂癥狀、22以上為嚴重躁狂癥狀。
躁狂發作分三種嚴重程度:輕躁狂 不伴有幻覺妄想,無社會功能損害或僅輕度損害
無精神病性癥狀躁狂 明顯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
有精神病性癥狀躁狂 出現幻覺、妄想或緊張綜合征癥狀的躁狂發作
八、兒童行為量表 CBCL(1970年編1983年出版手冊) 特殊心理評估的實施
結構:此表是4~16歲家長用表 (有家長、教師、年長兒童自評)
范圍:篩查兒童的社會能力和行為能力。不給出心理障礙的診斷
時間:近半年來
分三部分:第一部分不計分
第二部分社會能力分三個因子:活動情況、社交情況、學習情況,分數越高表明社會能力越強。低于T分﹤30即認為可疑異常。
第三部分是113條總粗分越高,行為問題越大。把每一因子所包含的項目的粗分累加,得到該因子分。分數超過98百分位(T70分)時即認為可能異常。
評分:為0~2
多動性障礙:多在三歲左右,與同齡兒童相比,表現為同時有明顯注意集中困難、注意持續時間短暫、及活動過度或沖動的一組綜合征。
品行障礙:反復而持久的反社會性、攻擊性、或對立性品行模式。
情緒障礙:起病于兒童時期的焦慮、恐懼、強迫、羞怯等情緒異常
兒童社會功能障礙:包括選擇性緘默、依戀障礙
抽動障礙:某種形式的抽動
應激及相關問題評估
一、生活事件量表 LES (楊德森、張亞林1986)
內容包括三方面問題: 家庭生活方面(28)、工作學習方面(13)、社交及其它方面(7)
范圍:16歲以上正常人、神經癥、身心疾病、各種軀體疾病求助者以及自知力恢復的重性精神病求助者
時間:通常一年內
影響程度分5級0~4分(無影響、輕度、中度、重度、極重)持續時間分(三個月、半年內、一年內、一年以上四個等級,記1~4分)
解釋:總分越高反映個體承受的精神壓力越大。95%的正常人一年內的總分不超過20分,99%的不超過32分。
楊德森教授提出的按事件的影響程度、持續時間、和發生次數的計分最有特色。
缺點:針對性較差
注意事項:只研究所規定的時限內發生的生活事件
說明具體的發生時間,以便核查
相受檢者本人進行調查 評定應取詢問法
二、社會支持評定量表(肖水源 1986)
范圍:了解被試者社會支持的特點及其與心理健康水平、精神疾病和各種軀體疾病的關系
十個條目 客觀支持3條、主觀支持4條、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3條
總分:10個條目評分之和
客觀支持分:2、6、7條評分之和
主觀支持分:1、3、4、5條評分之和
對社會支持的利用度8、9、10條評分之和
三、應對方式問卷(肖計劃)自陳式個體對行為評定量表
結構:62個條目 6個分量表(解決問題、自責、求助、幻想、退避、合理化)
范圍:14歲以上除癡呆和重性精神病之外的各類心理障礙求助者
分量表因子分=分量表單項條目分之和/分量表條目數
在因子中 解決與退避成負相關程度最高,解決求助成熟型、退避自責不成熟型、合理化混合型 應用價值:反應被試防衛機制的特點 時間:近兩年來
人格測驗
分類:為結構明確的自陳量表EPQ(因素分析法、用類型解釋)、MMPI(是非式、經驗校標法)、16PF(是非折中式、典型因素分析法、用高低分解釋)
為結構不甚明確的投射技術
自陳量表編制方法: 因素分析法、經驗校標法、邏輯分析法、綜合法
一、艾森克人格問卷EPQ(1975)
功能:評估人格特質(人格特質是行為傾向性,受遺傳與環境的影響,在環境中起中介作用)
結構:成人(16歲以上)和幼年(7~15歲)兩套問卷
三個個性維度:精神質P、內外向E、神經質N
四個量表:E、N、P、L
88個項目(因素分析法) 用類型解釋
范圍:具有神經癥或神經癥以下首選
施測方式:個別 團體
時間無明確規定
答 是、否
解釋:各量表T分在43.3~56.7之間為中間型,T分在38.5~43.3分或56.7~61.5之間為傾向型,T分在38.5以下或在61.5以上為典型型。
標準T分 50平均數10為標準差
N
抑郁質(內向 不穩) 膽汁質(外向 不穩)
E ﹤T50分 N﹥T50分
——————————————————————————————E
E ﹤T50分 N ﹤T50分
粘液質(內向 穩定) 多血質(外向 穩定)
性格:偏左傾向內向T分在38.5~43.3分,T分在38.5以下典型內向,T分在61.5以上典型外向
卡特爾16種人格因素測驗 16PF(1988年)
結構:187個題目(典型因素分析法) 人才選拔 ,16種根源特質也稱個性因素(A、B、C、E、F、G、H、I、L、M、N、O、Q1、Q2、Q3、Q4)。
范圍:初中以上文化老、中、青
時間:無限制 是非折中式
分數:原始分通過常模表將其換算成標準分數,標準為10分
1~3分為低分,8~10分為高分 用高低分解釋結果(標準十分 平均分是5,標準差是1.5)
心理健康標準分:通常介于4~40之間,均值22分,不及12分的情緒頗不穩定
公式:C+F+(11-O)+(11-Q4)這么得來的
從事專業而有成就者的人格因素:總分介于10~100之間,平均分55分,67分以上應有其成就。(公式不同)
創造力強者的人格因素 :總分介于15~150之間,88分以上屬于創造力強者范圍,應有其成就
在新環境中有成長能力者的人格因素:總分介于4~40分之間,均分22分。不足17分者從事專業或訓練成功的可能性極小。27分以上者,則有成功的希望。
卡特爾理論中,每個人所具有的獨特的特質稱個別特質 。一個社區或一個集團的成員都具有的特質稱共同特質
各因素分析 高低分特征( 書185頁三級技能)
因素名稱
高分者人格特征
低分者人格特征
A——樂群性
外向、熱情 高情感
孤獨、緘默 分裂情感
B——聰慧性
聰明、有才識 高8
思想遲鈍 低3
C——穩定性
穩定成熟 高自我力量
情緒激動 低自我力量
E——恃強性
好強 固執 獨立 支配性
謙遜 順從 順從性
F——興奮性
輕松興奮 澎湃激蕩
嚴肅 審慎 冷靜 平靜
G——有恒性
有恒負責 高超我
茍且敷衍 低超我
H——敢為性
冒險敢為 交感免疫性
畏怯退縮 威脅反應性
I——敏感性
感情用事 嬌養性情緒過敏
理智 積極度現實感
L——懷疑性
固執己見 投射緊張
信賴隨和 放松
M——幻想性
幻想 我向性或自向性
現實 實際性
N——世故性
精明能干 世故 機靈性
直率 天真 樸實性
O——憂慮性
憂慮抑郁 易于內疚
沉著 有自信 信念把握
Q1——實驗性
激進 自由 激進性
保守 保守性
Q2——獨立性
自立自強 自給自足
依賴 附和 團體依賴
Q3——自律性
自律嚴謹 高自我概念
矛盾沖突 低整合性
Q4——緊張性
緊張困擾 高能量緊張
心平氣和 低能量緊張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 MMPI(1943年哈特衛和麥金利) 經驗效標法 臨界值解釋結果
分析人格特質——分析病理人格 標準組是病人,題目來源于大量實證材料。對照組是正常人(精神病、神經癥、正常人都可做)
題目:566個 (如只做精神病診斷可做前399題)
時間:最長90分鐘 經常是45分鐘
方式:卡片式 (適用個別)、 手冊式(個、團均用)、錄音錄像、人機對話。
范圍:16歲 小學畢業以上(能讀懂的13歲~16歲也可)
分數:原始分轉換成T分數 平均數為50分,標準差為10分。
T分數=50+10(原始分—平均分)∕標準差
注意事項:P180頁三級技能
不要空題太多,被試的想法以目前情況為準,適用量表時最好用英文縮寫字母或者數字符號,而不要使用中文全譯名稱。
計分:1、原始分 效度量表第一查 Q,二查臨床量表量表分,看標準分。
2、原始分轉換標準分數(通過轉換表 )配K值的項目1、4、7、8、9(7、8項原始分加K,1、4、9項分別加0.5K、0.4K、0.2K)
量表:14個 臨床量表10個,度量表4個
臨床量表
表現 意義(看T分)
1 疑病 Hs
對身體的功能不正常關心
2 抑郁 D
抑郁 悲觀 思維行為遲緩
3 癔癥 Hy
依賴 天真 外露 幼稚 自我中心
4精神病態 Pd
復仇 沖擊 違反一般道德規范和社會規范
5男子氣—女子氣 Mf
男子分高表現女性化 有性變態傾向和性變態行為
6偏執 Pa
六親不認懷疑 敏感 煩惱 孤獨 T分超過70可能存在偏執妄想
7精神衰弱 Pt
焦慮緊張愛生氣 擔心 自我煩惱 伴1、2就是神經癥
8精神分裂癥 Sc
孤 冷 怪 異 T分超過80~90是精神分裂癥
9輕躁狂Ma
T分大于90考慮是躁郁癥的躁狂相
0社會內向 Si
高分內向 低分外向
效度量表
表現 意義
疑問 Q
有多少題不知怎么答 (看原始分)高分逃避現實,如果在399題中原始分超過22分,566題中超過30分,均提示臨床量表不可信
說謊 L
L量表的原始分﹥10分,就不能信任MMPI結果
詐病 F
表現不認真答題或理解錯誤參考Q、L量表。偽裝疾病需排除1、2項指標,如6、8高可以提示精神疾病。F分越高暗示精神病程度越重。看標準分(T分)
校正 K
衡量測驗態度,看是否隱瞞或是防衛,修正臨床量表得分加上一定比例的K分。看標準分(T分)
結果解釋:分量表T分在70以上(美國常模)或T分在60以上(中國常模),便視為可能有病理性異常表現或某種偏離現象。
高出常模一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84,高出兩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98。
低出常模一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16,低出兩個標準差百分等級為2。
明尼蘇達多項個性調查表(1989年) MMPI —2
題目:567個 (如只做精神病診斷可做前370題)
時間:最長90分鐘 經常是45分鐘
常模:T分數 美國65分,中國60分。
范圍:18歲~70歲的被試者 小學畢業以上,主要是城市人口。
分數:采用一致性T分計算法,除5和0量表外, 將T分數作為標準分數,平均數為50分,標準差為10分。
分類:基礎量表(17個,10個臨床量表+4個效度量表+3個新增量表) 內容量表15個, 附加量表9個。
新增3個效度量表:Fb、VRIN、TRIN
Fb 提供對370題以后是否有效的一個手段。 T分大于60分,370題以后無效。
VRIN 反向答題矛盾量表,T分大于60分,就代表胡亂答題
TRIN 同向答題矛盾量表,T分大于60分,傾向肯定答題,低分則相反,T分小于50分,傾向否定答題。
結果的解釋: P218頁二級技能
分析傳統校標及新增校標
分析臨床量表 (編碼分析、因子分類、模式分析也叫圖形分析)
分析內容量表和附加量表
分析臨床量表 編碼分析(5和0項一般不做分析),構成編碼的量表的T分數≥60分,依照峰值高低用數字編碼用順序依次記之最高和次高的,如12/21。
編碼類型:突出編碼 非突出編碼 前提T分數≥60分
突出編碼:分數最低的量表,要比沒有進入編碼的其它臨床量表中分數最高的至少高出5個T分。如兩者相差不足5分就叫非突出編碼。(次高點﹥第三高點至少5個T分,注意不是和最高點比)一致性好、穩定性強、臨床意義大。
多編碼:至少T分60分以上的三個以上。
因子解釋:T分在40~60是正常范圍,30分以下或70分以上則是顯著異常,在30~40分和60~70分之間是輕度異常。這是針對六因子說的。(精神質因子P、神經質因子N、內外向因子I、裝好—裝壞因子F、反社會因子A、男子氣—女子氣因子M)
因子名稱
意義
P
6、7、8高精神病不面對現實 低正常面對現實
N
1、2、3會高情緒不穩定 低正常
I
0、2會高 分高社會內向加消極 分低外向較少有心理不適
M
高分提示女子傾向,低分提示男子傾向 提示性變態取向
F
分高提示精神病理維度 低分常見于急性精神疾病
A
4會高 高分可見于病態人格、重性精神病、正常人 分低的人自我控制能力強
常見兩點編碼的意義
12/21:疑病伴抑郁 ,診斷疑病癥或輕性抑郁癥。伴7高焦慮癥,伴8高精神分裂癥未分化型
13/31:疑病癥或癔癥,或典型轉換型癔癥(癔癥轉換要1、3量表大于2量表5個T分才能癔癥轉換)
28/82:伴7高抑郁性神經癥、分裂性人格伴抑郁。伴F高診斷為重性抑郁癥、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68/86:如只有這2項高診斷為偏執狀態或分裂性人格。伴F高精神分裂偏執型。
效度量表幾種典型組合模式:
因子分呈現左高右低,類神經癥模式 高要超過T60分(全答否定)
因子分呈現左低右高,類精神病性模式 高要超過T60分(全答肯定)
裝好模式:L分很高,F相當低(P223頁二級技能)
自我防御模式:K分高,而L及F均不高
癥狀夸大模式:F分接近70分(希望同情無力應付)或者超過70分(心理狀態混亂或裝壞或詐病)
四類神經癥模式分析(P228二級技能)
類型
剖面圖特點
主要表現
人格特征
臨床診斷
A
1、2、3它們都是臨床量表,分數都大于T60分,1、3量表大于2量表明顯高于5個T分V型
1、對身體的功能不正常關心2、依賴 天真、外露、幼稚、自我中心 3、抑郁、悲觀、思維行為遲緩
不完善1、認知消極2、情緒不穩定3、應對無能
疑病癥
癔癥
癔癥轉換
C
1、2、3它們都是臨床量表,分數都大于T60分,2量表大于1、3量表明顯高于。呈∧型
1、抑郁、悲觀、思維行為遲緩 2、對身體的功能不正常關心3、依賴 、天真、外露、幼稚、自我中心
同上
抑郁癥伴有癔癥或疑病癥狀
B
1、2、3它們都是臨床量表,分數都大于T60分,且1﹥2﹥3,1、2、3依次下降呈﹨型
1、對身體的功能不正常關心2、抑郁、悲觀、思維行為遲緩3、依賴 、天真、外露、幼稚、自我中心
同上
疑病癥伴有抑郁情緒或癔癥表現。純疑病
D
1、2、3它們都是臨床量表,分數都大于T65分,且1﹤2﹤3,1、2、3依次上升,呈∕型
1、依賴 、天真、外露、幼稚、自我中心2、抑郁、悲觀、思維行為遲緩3、對身體的功能不正常關心
同上
癔癥伴抑郁情緒有疑病傾向。純癔癥
A、C型類似×號,上半部是A,下半部是C
B、 D型類似>號 上半部是B,下半部是D
精神病模式:雙峰∧∧6、8成雙峰形式,偏執型精神病性障礙。6、7、8≥60分
如6、7、8高伴0、2高于T60分精神分裂癥偏執型,如9高0、2低于T55分,躁狂發作。
假陰性模式:所有量表分數都在65以下,有六個或更多的低于或等于56分,都在T55左右,呈現下波浪。精神病患者想出院的多。
邊緣性模式; 都在T60以上呈現,上波浪,邊緣性人格障礙。監獄的犯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