值得一提的還有,在《新教育》里我讀到《兒童心理與早期教育》這一章節,也引起了我對兒童早期教育的新的思考?,F在人們普遍都提倡把童年還給孩子,認為過早地早期教育會引起孩子的厭學情緒;還有理論說男孩發育較晚,六歲男孩只相當于三、四歲女孩的智力,因此現在很多男孩的家長放松了對孩子的早期教育,甚至有的六歲多的男孩還在上幼兒園大班。因為家長教育上的放松,導致他們在很多方面甚至比不上小他們一兩歲的男孩子,如果皮格馬利翁效應持久地發生在這些孩子的身上,也許他們的很多潛能將被埋沒,會錯失很多最佳的教育時機。朱永新在新教育中提倡兒童的早期教育要在“關鍵期”下功夫,家長要多關注孩子的智力與非智力因素的發展趨勢,在關鍵期給孩子最恰當的引導與幫助,這樣才能最大限度地發展孩子的潛能,讓自己的孩子在成長的關鍵期獲得最長足的發展。家長切不可偏聽偏信某些教育理論而錯失教育良機。對于孩子來說,今天不能接受的知識,也許過上幾天就會突然明白,豁然開朗。用句通俗的話來說,有時候孩子開竅是很偶然間的事,我們家長可以允許“白色的風信子羞澀地遲開”,但是請別錯過了欣賞它的花期,請別忘記在風信子開花時送上家長最珍貴的贊美和永遠的鼓勵!
總的來說,《新教育》是一本開卷有益的好書,通過讀這本書也很好印證了營造書香校園的重要性。愿我們每個龍源人都能從這本書中汲取自己所需要的精華,應用于自己的工作與生活中,讓我們的工作更得心應手,更有快樂感;讓我們的生活更幸福完美,充滿希望!愿這一次的共讀成為我們龍源人新的遠行的起點,讓我們共同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