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岳池縣保華小學 四川 岳池 638300)
摘 要:一個學生獲得了某種知識,習得了某種技能,但最終他卻對所得到的這些知識與技能沒有熱愛之情,甚至十分厭惡,那應該是教學的失敗;一個學生獲得了某種知識,習得了某種技能,但最終他卻不知道他這些知識的產生過程,這些技能的運用過程與價值,那也應該是教學的失敗。因此,良好的學習結果,應該是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協同發展。但是,在當前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只重知識技能而忽視情感態度價值觀,忽視過程與方法的情況還普遍存在。
關鍵詞:數學教學 存在的問題 對策
1 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忽視了自身的情感投入
教師對課堂教學過多地注重了知識、技能方面的傳授,忽視了教師自身的情感投入。常表現為部分教師過多強調學生的基礎問題,而教師自身的主導情緒狀態平淡、低落,情緒表現貧乏、無力,不能充分把握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致使課堂教學顯得干澀、枯燥、表面化,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不到充分的調動、發揮。
1.2教師忽視了對學生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品質的培養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只注重公式、性質、定理的應用,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形成過程的探索和數學思想方法、思維品質的培養。常表現為學生不能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積極參與到實踐、觀察、探索、思維、討論等各種有意義的教學活動之中,缺乏對學生良好的思維品質的培養,使學生在掌握的過程中,實踐和創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發展。
1.3只重視教法改革而忽視學法指導
多數中青年教師素質較好,知識面廣,勇于改進教法,但在改進教法的同時卻忽視了學法指導,使教學效果不能長時間鞏固,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自學能力提高不快.有的教師對學法指導缺乏深刻的認識和研究。而如何在教學中滲透學法指導是一個正在研究的課題,目前大家形成的共識是:學法指導可根據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不拘泥于形式,靈活處理.如在復習課中結合內容向學生介紹常見的復習方法:對比小結法、歌訣概括法、回憶再現法。在培養學生智力過程中,教給學生有意注意和無意注意的方法;教給學生觀察數式和圖形特點;教給學生進行分析、綜合、對比、概括等思維活動的方法;教給學生圖示記憶、列表記憶、歸納記憶、例證記憶的方法等??傊?,學法指導重在提高學生自己獲得知識的能力。
1.4以少講少練代替精講精練
主要表現在教師對重點、難點內容不進行深入分析講解,照本宣科;以學生模仿練習為主,練習的題目無針對性、概括性、層次性;重復題型多次出現,學生機械套用公式、定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對知識前后之間聯系不清楚.例如,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與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之間的關系沒有講清楚,學生練習時套用書中公理,在判斷命題“①兩條邊對應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②一個銳角和一直角邊相等的兩個直角三角形全等”的正誤時,用“HL”公理判為“×”。究其原因,是教師鉆研教材不深,講解不透,對“三角形全等判定公理適合直角三角形全等判定,反之不然”交待不清。所謂“精講”,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科學、藝術的教學方法為手段,作要言不煩的適度講解。所謂“精練”,就是以完成教學任務和學生實際水平為依據,以提高能力為目的,以科學、藝術的訓練措施為手段,做典型而又有針對性的適量練習。精講精練的要點是內容精要、方法精巧、語言精練、難度適當、多少適量,決不是少講少。
2 加強研究,尋找應對措施,走出誤區
2.1教師要了解課改、適應課改
教師要更新傳統觀念,走近課改。新課標中更注重對學生主導地位的確立,并且不同于以往只偏向于知識方面的要求,而是在認知、情感和能力三個領域都有要求。提高學生的數學科學素養,尤其是發展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幫助學生理解數學科學、技術和社會的相互關系,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在課程理念上,明確提出“提高數學科學素養”“面向全體學生”“倡導探究性學習”“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的理念。
2.2采取對話式互動教學,反對師對生單向傳輸
以前,有些學生習慣于指望教師“滿堂灌”,對老師產生依賴心理,不主動積極思考問題。還有些學生表面上靜坐在那兒,到底有沒有聽講,聽了多少,理解了多少,對其聽課效果教師并不知道。這都是傳統教學教師對學生單向傳輸知識帶來的弊端。
2.2.1不斷對學生進行智力激勵
課堂上,教師不斷鼓勵學生,每位同學都能學好;不斷地激勵他們,哪怕點滴的進步。當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后,就會更加自信,從而爭取到更好的成績,超越自己。
2.2.2從自身錯誤中學習來得最快
從平時作業和考試反映出的問題來看,有許多學生概念模糊不清。因此,課堂上有必要把此作為重點。這些誤區的來源一般有兩方面:一方面是客觀的錯誤觀念,教師根據經驗提出來讓學生分析;另一方面是學生頭腦中的主觀誤解。教師可以隨機提問,找出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取出來剖析、討論,最大面積地澄清并掃除學生頭腦中的錯誤觀念。
2.2.3重視培養學生的能力,反對片面強調知識講授
現代教育強調以人為本,教學要注重學生的自身發展和個性化需要,要訓練學生一生中不斷創新,建立自我發展的機制,而非單純掌握眼前的信息和技術。當然,學生的知識和教育背景、興趣愛好不同,培養目標也必須有彈性。對于能力的培養,教師提出統一的比較高的要求和規格,并不意味著人人要達到統一思維水平。教師不能挑選學生,但應該因材施教。在統一要求的同時,也能體現個體發展的目標,體現不同水平層次的差異性。
學以致用,通過運用把學到的知識變成自己的東西,這是素質教育的精髓之一。現代教學觀認為:我們不能把數學教學搞得那么死,不要什么問題都要書上寫了、教師講過,才能要求學生去解決,可以進一步考慮讓學生自己提出一些實際問題,自己想辦法解決。聯系實際的范圍不要只限于聯系工農業生產實際。生產實際當然是先要聯系最重要的方面,但除此以外,在日常生活中,科學實驗中、社會生活中也有許多有關數學的問題,聯系的面寬廣了,學生的視野就開拓些,思想也活潑些,對數學知識的廣泛應用以及如何應用就知道得更多些。
總之,農村初中的數學教師更新教育觀念也需要一個過程,只要在課堂教學的某一方面有所創新,那就應該算是一節好課,而不應該苛求面面俱到。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