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歷史期中測試題
注意:1、本試卷分第?卷(選擇題)和第??卷(非選擇題)兩部分。考試時間60分鐘,滿分100分。
2、答題時,將選擇題的正確答案填在第??卷相應的答案表格內或涂在答題卡上。
第?卷(選擇題,共40分)
一、單項選擇題:本大題25小題,每小題2分,共40分。在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正確的,請你選出來。填到答題卡上。
1、我國境內已知的最早人類是( )
2、右圖是宜昌市西陵山的螺祖廟,廟內供奉的是民間稱為“蠶母娘娘”的螺祖。相傳,她的丈夫就是被后人尊稱為“人文初祖”的( )
A.堯 B.舜 C.炎帝 D.黃帝
3、中國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國之一,她的第一個王朝的建立者是
A.秦始皇 B.齊桓公 C.啟 D.禹
4、制度創新是政治文明的體現。下列制度創建于西周時期的是( )
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度
5、“對內整頓朝政,對外‘尊王攘夷’。終于成就了春秋之首的偉業。”材料中的這位歷史人物就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宋襄公 D.楚莊王
6、“千禍其耘”記載于《詩經》,描述了西周時期大規模二人并耕(人力)的集體耕作場景,春秋時期可以看到一種新的耕作場景是( )
A.使用耒耜 B.牛耕
C.使用耬車 D.使用曲轅犁
7、農業是我國兩千多年封建社會的立國之本,農業生產技術的革新歷來受到重視。下列哪一幅圖片反映了我國農業發展史上的一次革命
A.筒車 B.鐵農具 C.都江堰水利工程 D.牛耕
8、結束春秋戰國以來諸侯長期混戰的局面。建立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諸侯國是 ( )
A. 趙國 B. 楚國 C. 秦國 D. 燕國
9、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當時通行于全國各地的貨幣是
10、秦滅六國后,統一了度量衡。右圖是秦朝測量重量的工具之一“秦權”,他上面文字的文體是( )
A.大篆 B.小篆 C.楷書 D.行書
11、秦統一后,為加強中央集權,在地方實行
A.分封制 B.郡縣制 C.科舉制 D.行省制
12、漢武帝為解決諸侯國勢力過大問題,曾下令允許諸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子弟,建立較小的侯國。漢武帝是接受了哪位大臣的建議采取這項措施的? ( )
A.董仲舒 B.主父偃 C.衛青 D.司馬相如
13、一年一度的高考圓了許多莘莘學子進入國家高等學府深造的夢。漢武帝時,學生要進入全國的最高學府接受儒學教育,必須到 ( )
A.長安 B.洛陽 C.咸陽 D.開封
14、右圖是“單于天降”瓦當。單于是我國古代哪一少數民族最高首領的稱號? ( )
A.匈奴 B.契丹 C.女真 D.蒙古
15、戰國末期,使東方六國再也無力抵擋秦國強大攻勢的戰役是( )
A.城濮之戰 B.桂陵之戰 C.馬陵之戰 D.長平之戰
16、戰國初期,三國分晉的是 ( )
①韓 ②趙 ③楚 ④魏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7、我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大起義是( )
A.陳勝.吳廣起義 B.黃巾起義 C.李自成起義 D.太平天國運動
18、在古希臘神話中,眾神經常參加人間戰爭。傳說在中國古代,也有一場“風伯御風,雨師行雨”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炎帝、黃帝部落大敗蚩尤部落。該戰役發生在( )
A.牧野 B.涿鹿 C.長平 D.城濮
19、戰國時期,主張“兼愛”、“非攻”的是( )
A.儒家 B.法家 C.墨家 D.兵家
20、商朝人刻寫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是( )
A.金文 B.甲骨文 C.小篆 D.隸書
選擇題答案
題 號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答 案 |
|
|
|
|
|
|
|
|
|
|
題 號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答 案 |
|
|
|
|
|
|
|
|
|
|
第??卷(非選擇題,共60分)
21、連線題:成語是我國語言文化的精華,很多成語都來源于歷史故事。請將以下成語與相關的歷史故事用線連起來。(10分)
臥薪嘗膽 城濮之戰
破釜沉舟 巨鹿之戰
退避三舍 吳越爭霸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淝水之戰
風聲鶴唳,草木皆兵 鴻門宴
2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16分)
材料一:……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毛澤東《沁園春·雪》
1、“秦皇漢武”分別指的是哪一歷史人物?(4分)
2、秦皇、漢武在思想和文化方面分別采取的措施是什么?(8分)
材料二:漢初分封的諸侯國,勢力逐漸膨脹,對皇權構成嚴重威脅。像漢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則千乘百騎,和天子一樣威風。……——摘自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
(3)材料二反映了漢初社會的哪一問題?漢武帝采取了哪一措施解決這一問題?(4分)
23、讀材料,結合所學知識回答問題。(14分)
材料一 由分立趨向統一的春秋戰國時期,造就了孔子.老子等一大批杰出的思想家,形成了“百家爭鳴”的局面,學術思想繁榮。其中,對后世影響最大的思想家是孔子。
(1)指出孔子創立的學派及其思想的核心。(3分)古時候兒童入學堂都要先拜孔子,你知道這是為什么嗎?(3分)
(2)你能說出老子是哪個學派的創始人嗎?(2)他的學說主要記載在那部著作里?(2)
材料二 春秋戰國時期,針對社會急劇的變化和發展,有識之士紛紛發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張,逐漸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許多學派,史稱“諸子百家”。
材料二中,各個學派間相互爭論和批判,又相互影響,形成了什么樣的學術繁榮局面?(2分)其中儒家學說從哪一時期開始被確立為封建專制王朝的正統思想?(2分)
24、閱讀下列材料(12分)
材料一
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故湯、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禮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禮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壞井田,開阡陌,急耕戰之賞,雖非古道,猶以務本之故,傾鄰國而雄諸侯。然王制遂滅,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萬,而貧者食糟糠;有國強者兼州城,而弱者喪社稷。
(1)據材料一、二說明變法法令推行主要是得到了誰的支持?(2分)
(2)據材料二概括指出商鞅變法的主要內容。(逐條列出不得摘抄原文)(6分)
(3)簡述商鞅變法的歷史作用?(4分)
25、閱讀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昭君和親以后,“邊城晏閉,牛馬布野,三世亡犬之警,黎庶干戈之役。”《漢書》
材料二:漢武雄圖載史篇,長城萬里遍烽煙,何如一曲琵琶好,鳴鏑無聲五十年。
《題昭君墓》
回答問題:
1、昭君出塞發生在什么歷史時期?(2)
2、是哪個民族哪個首領向漢王請求和親?(2分)
3、昭君出塞的歷史作用是什么?(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