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名即將進入大學的內江籍18歲男生打籃球后,在一旁休息,喝了一點水突然暈過去,至今昏迷未醒,被診斷為心跳驟停、惡性心律失常、缺血缺氧性腦病等。無獨有偶,8月3日晚,成都某影城,一名正在觀影的中年男子突發心臟疾病,渾身冷汗,意識喪失,瀕死喘息,經搶救后不幸去世。
>>夏季容易導致心臟受損傷因素
夏季氣溫升高,血管擴張,流到皮膚的血液就增加3至5倍,回流到心臟的血液增多,增加心臟的負擔;二是溫度升高,人煩躁不安,交感神經興奮,導致心跳加快,這時冠狀動脈就收縮,增加心臟負擔;三是溫度高,出汗多,身體內的水分減少,導致血液黏稠度升高,這時血液中的斑塊脫落,阻礙血液循環,就易引起血栓。四是溫度高時,人的情緒就容易急躁,心態不夠平和,導致植物神經混亂,血壓升高;五是夏季晝長夜短,所以容易睡眠不足,心煩氣躁。
1、熬夜“傷”心:睡眠不足使人心肌耗氧增加,是心律失常誘因之一。有研究稱,日睡少于5小時,60歲以下成年人患心絞痛、冠心病、心臟病或中風的風險高1倍。
2、嚴重失水“傷”心:如果大量出汗,可能造成體內水分和鉀、鈉的大量流失,情況嚴重也可能誘發惡性室性心律失常。
3、不科學降溫“傷”心:頻繁從室外進出空調房,因溫差大可能引起血管突然收縮痙攣或擴張,這種情況下危機隨時發生。另外夏季“冷飲冷食”也可能引起心臟急性發難。←提醒:其實,秋冬季和盛夏都會出現類似情況,因為極端氣候,要么太冷,要么太熱,所以心源性猝死發病患者相對較多。尤其是心臟本身有問題的人,極易誘發心源性猝死。
南京市第一醫院急診中心副主任秦海東介紹,要預防心源性猝死,首先就得預防心臟病,比如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戒煙限酒,勞逸結合,保持良好情緒;另外定期體檢,那些超重肥胖、特別是胖在肚子上的人,還有已經患有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等疾病的人,自己本人有過心梗、心臟驟停、突然暈厥經歷,或者家族中有心臟驟停者的人,都得接受檢查。
>>高溫天,運動一定要謹慎
南京市第一醫院心內科主任醫師田乃亮:當氣溫超過35℃,人體就主要通過出汗來散熱,而為了排汗,心臟會加大工作量以促進汗腺代謝,人體全身血管隨之擴張。而大量出汗后,血液黏稠度升高,達到一定量會誘發血液電解質紊亂,可能引發心臟病。
田乃亮提醒:夏季運動應量力而行,適可而止。尤其是籃球、足球這樣的高強度對抗性運動,因盡量減少運動時間。運動的目的是為了強身健體,運動健身是好事兒,但如果在自身狀態不好、特別勞累或者有一些潛在疾病的狀態下,硬撐著去鍛煉,就不是明智之舉了。
>>高溫天,如何養“心”
1、早晚要適度鍛煉:建議起床后適量飲用一杯白開水,再短時地晨練。
2、午睡:最好做法是小睡片刻,能改善冠脈血供,增強體力、消除疲勞,大大減少冠心病、心絞痛及心梗發病幾率,即使睡不著,閉目養神也有好處。
3、泡腳:夜間泡腳配合按摩涌泉穴,有助于祛除暑濕,預防熱傷風,增進食欲、促進睡眠。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