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題特點】
2017年全國卷1高考文綜歷史試卷, “以穩為主”試卷結構平穩,同時題目平和、無偏怪題,難度控制理想。
1.體現新課標理念,實現平穩過渡。試卷緊扣高考考試大綱,考查考生獲取和解讀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等能力。
2.關注主干知識。試卷中沒有偏題、怪題出現,學生審題和做答一般沒有陌生感。
3.關注現實,聯系實際,緊跟時代主流,所考知識點不僅都是課本重點,也不回避當前的熱點問題。
【命題趨勢】
1. 立足考綱,注重基礎,突出主干知識,不回避核心考點。
2017年全國卷1文綜歷史試題,基本符合考綱要求,未超出考試說明內容,主體鮮明,重點突出。如本次試卷考察的分封制、古代中央集權制度,洋務運動、抗日戰爭、工業革命以及世界現代經濟等都屬于主干知識。
2. 注重情境化命題方式,體現新課標重視探究過程和方法的理念。
2017年全國卷1文綜歷史試題仍然凸顯情境化命題的特點,通過提供新材料,創設新情景,來考查新問題,這種命題方式有利于考查學生提取信息和運用信息的能力,有利于增加試題的區分度。如第33題英國國民總收入變化表格題和第34題蘇聯漫畫題,不僅增加了試題的新穎性,而且提升了試題的難度,頗有可圈可點之處 。
3. 體現能力立意的指導思想,突出學生綜合能力考查。
2017年全國卷1文綜歷史試題,仍然以文科綜合能力測試的考核目標及要求為命題指導思想,使試題源于教材又高于教材。例如第42題以14—17世紀中外歷史事件簡表為背景材料,要求學生從表中提取相互關聯的中外歷史信息,自擬論題,并結合所學知識予以闡述。這道題實際上加強了學科內縱向和橫向知識的考查,最大限度地考量學生綜合分析比較的能力,突出試題的選拔性。
4、顯性考查熱點問題,重視學科教育功能
2017年全國卷1文綜歷史試題不回避熱點,圍繞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這一中心問題,加強歷史與現實問題的鏈接,直接或間接地大面積考查一些重要熱點問題,。如第41題近代民族主義的考查,47題涉及儒家傳統文化的考查,這有利于增強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第31題考查了經濟體制改革,與當下深化改革開放相對應,為學生提供了正確的歷史觀、改革觀,達到了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第30題、46題體現了紀念抗日戰爭勝利及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這一熱點,深化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最新動向】
預測1:中國古代政治、經濟、思想文化,中國近現代政治經濟,世界近現代經濟仍將是高考的長效熱點。
預測2:在試卷設計上,仍將強調歷史學科的思想與基本方法,突出考查考生的獨立思考和創新能力。具體表現有:通過設置新情境考查學生對歷史的理解能力以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開放設問,并配合分層賦分的評價標準考查學科綜合能力;滲透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預測3: 注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如體現文明、和諧、愛國、法制等德育內涵,
【2018年備考要點】
1.基礎知識要牢記和理解。從近幾年歷史命題的規律來看,試題越來越貼近中學歷史教材和考生的認知水平。所以,在2018年的復習備考中,考生要注重對課本基礎知識的消化和落實,切忌以題海戰術代替對基礎知識的識記和理解。
2.知識網絡要清晰。三本必修教材中的每個專題都有自己的知識脈絡和知識結構;政治史、經濟史、思想史是相通而不是割裂的,掌握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系,是考生在復習備考中必備的能力。此外,還要注意中外之間的關聯。
3.解題技能要規范。一是試卷要標準化,訓練所用試卷要跟高考模式保持一致,使試題具有示范性;二是訓練要常規化,突出“五練”,即練速度、練準確、練感覺、練規范、練能力;三是能力要高考化,即試題難度、能力要求要與高考試題相當。
4.在平時模擬訓練時,嚴格按照全國卷的能力要求,多選用3選1的試題模式。針對全國卷選修題脫離教材的明顯趨勢,材料選擇上不要拘泥于教材;針對學生普遍在材料信息提取和綜合運用材料邏輯分析推理解決問題能力偏弱的實際,設問方式上多采用全國卷常用的設問方式,如背景、原因、比較、意義、作用和評價等,培養學生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和各類題型的規律性解題技術,以盡快適應全國卷。
本點評為學科網名師解析團隊原創,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