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名百歲老人調查:要想長壽先“腸壽”,人人都適用
腸道是人體內最大的微生態系統,人體微生態系統包括口腔、皮膚、泌尿、胃腸道四個微生態系統,而腸道微生物量占人體總微生物量的78%,集結了人體約60%~70%的免疫細胞,成為維護人體健康的天然屏障,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所以,腸道健康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4、已經發現的130多種人體必需的營養素,食物中并不存在,必須依靠腸道中的有益菌合成;5、接觸到空氣的食物,100%含有細菌,健康人的一滴唾液(1毫升)含有1000萬個細菌。殺死這些細菌主要依靠腸道和胃,如果它們當中有0.1%漏網而進入人體,人體必病無疑。6、人體腸道內寄生10萬億個細菌,重達2公斤,如果把它們排成一列,可繞地球2周。它們絕大多數為有益菌,對人體有利,而且不可缺少(比如雙歧桿菌、乳酸菌等);只有少數為有害菌破壞人體健康(比如大腸桿菌、葡球菌等)。英國《自然》雜志近日在線發表了一項醫學研究發現:100歲以上的人會富集一組獨特的腸道菌群,產生獨特的膽汁酸,有可能抑制腸道病原體生長,從而促進長壽。為探索微生物群結構和長壽的潛在關系,日本慶應義塾大學醫學部本田賢也及其同事,此次研究了3組日本人群:160名百歲老人(年齡超過100歲),112名老年人(年齡在85—89歲之間)和47名較年輕的人(年齡在21—55歲之間)。研究人員發現,有一類腸道微生物能通過新的生物合成途徑,產生特有的次級膽汁酸,而與老年人及年輕人相比,百歲老人體內的這類微生物更加豐富。綜上所訴,長壽老人腸道內的有益菌占優勢,有害菌處于劣勢的地位。但是如果飲食結構不盡合理,膳食不平衡,就會造成腸道微生態平衡的失調,帶來很多的疾病。例如膳食中攝入過多的肉類及其制品,尤其是晚上攝入,糞便中的蛋白質就會在有害菌的作用下分解,產生種種毒素,這些毒素有的存在于大腸中,有的會進入血液中在人的體內循環,引起頭痛、皮膚粗糙、高血壓等不適癥狀和疾病,更可怕的是增加罹患癌癥的概率。另外,腸道菌群的平衡有利于預防便秘等現代常見的疾病,促進大便的成形與排除。預防便秘有利于預防直腸癌等疾病。老年人因為慢性病多,常常要吃藥,而很多藥物都會對腸道功能造成損害,尤其是放化療。還有些人亂吃藥,特別是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各種病癥。腸道出了問題,老年人往往會有消化道不適的表現。如果你有以下6個癥狀,就要警惕腸道可能出現了問題。食欲不振可能是因為腸道消化吸收功能受損,比如腸道黏膜有糜爛、潰瘍、萎縮等問題、胃腸運動異常等。當然,食欲不振也可能與心理或其他器官的疾病有關。腸道運動異常或者發生幽門梗阻、高位腸梗阻時,常會惡心、嘔吐。腸道急性炎癥、梗阻、穿孔以及腸系膜血管病變導致腸缺血等情況下,都會出現急性腹痛。而腸道腫瘤或慢性炎癥則常有持續性腹痛。老人腹瀉的原因很多,如細菌感染、消化不良、受涼、水土不服、飲食不當等都會造成腸道菌群紊亂,引發腹瀉。老年人的慢性腹瀉也可能是某種嚴重疾病的一個信號,如腸癌等。消化道出血分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指的是食管、胃、十二指腸的出血,多表現為嘔血和黑便。下消化道出血指的是小腸、結腸、直腸及肛門的出血,多表現為血便或暗紅色大便。長期服藥、生活規律的改變、飲食過少、過精、膳食纖維攝入過少等可能引起老年人發生便秘。如果你排便費力、大便干燥、每周排便少于3次或是有排便不凈感,那就可能是便秘了。谷物類的外皮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現在谷類與面食越來越精細,造成膳食纖維攝入不足。《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人體每天要攝入25~30 克的膳食纖維,有利于維持腸道健康。紅薯是薯類的典型代表之一,含有比較豐富的可溶性與不溶性的膳食纖維;豆類如四季豆、紅豆、大豆等,含有的膳食纖維比薯類還多,尤其是黃豆不僅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還含有促進益生菌繁殖的寡聚糖。根莖類如芹菜、牛蒡、胡蘿卜、菠菜,水果類如蘋果、橘子等含有較為豐富的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樹膠等膳食纖維,同時還含有其他很多有益的維生素、礦物質以及植物化合物。藻類中的海帶、裙帶菜、羊棲菜等褐色藻類的膳食纖維也被稱為褐藻酸。海藻中的膳食纖維含量較多,尤其羊棲菜的膳食纖維約是牛蒡等根菜類的至少5倍。值得一提的是這幾大類食物并不是“獨來獨往”地攝入,而是提倡全面攝入,以達到最好的效果。老年人常常要吃藥,而很多藥物都會對腸道功能造成損害,尤其是放化療。還有些人亂吃藥,特別是抗生素,導致腸道菌群失衡,引發各種病癥。腸道出了問題,老年人往往會有消化道不適的表現。怎樣才能讓腸子更“長壽”呢?以下幾個方法可以試試。有些人一頓吃得太多,一頓吃得太少,這樣會讓腸子一會兒閑得發慌,一會兒又忙得喘不過氣來。有些人一天到晚吃個不停,不僅難受了胃,也讓腸子沒有休息的時間。這兩種飲食習慣都會增加腸子的負擔,不可取。一日三餐按時吃,每餐吃到7成飽,讓腸子既不會無所事事,也不過于勞累。老人經常勸我們細嚼慢咽并不是沒有道理,將食物充分咀嚼有利于胃的消化和小腸的吸收。在這個過程中,腸道能夠提前分泌好酶液來迎接食物的到來。有人吃飯很快,腸道還沒來得及充分分泌酶液,食物就撲面而來了,措手不及的腸子沒辦法完全處理掉這些食物,久而久之食物腐爛后的毒素就停留到了腸道內,惡性循環,便秘、腹瀉、痤瘡、肥胖、高血脂等疾病也就隨之而來了。經常做些有氧運動,如慢跑、打太極拳、跳廣場舞等,在鍛煉身體增強心肺功能的同時,腸道也得到了充分的鍛煉,腸道蠕動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腸子年輕了,以后消化起來、排便起來當然會更順暢。腸道如果臟了,及時“清潔干凈”才能有效避免毒素在腸道內堆積。如何清潔呢?“清潔大軍”中最重要的自然是水了。每天起床先喝一大杯溫開水,給腸子洗洗澡。其次,平時多吃點“清腸”食物,比如:海帶、黑木耳、酸奶、花生等,這些清腸食物有助于腸道益生菌的生長,能促進腸道蠕動,防止結腸癌的發生。腸子健康了,毒素一天比一天少,身體自然越來越輕盈,到了100歲您還能自如地去跳廣場舞。老年人要特別注意腹部的保暖,特別是到了夏天,空調、冷飲都會損害腸道,所以尤其要注意。長期服用一種及多種藥物,或是使用抗生素類藥物,對老年人的腸道多多少少都會產生一定的副作用,建議在堅持服藥的同時,一定要注重保護腸道,遵循醫囑可以適當增加一些對腸道有保護和調理作用的藥物。 認知丁謙 聚焦書法
解讀行業 交流常識
深度評說 共享經典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