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干事總會找到方法,不想干總能找到理由。失敗,有時候不是因為缺點多,而是因為優點不能發揮;成功,有時候不是優點多,而是努力戒掉缺點。
用鬼谷子的謀略來分析為人處世,道理顯而易見:思路決定前途,格局決定終局,經營自己的長處,能讓你增值,戒掉自己的短處,也能讓你增值。
優點再突出,你未必能夠勝利,因為強中自有強中手,但是戒掉缺點,你就自然而然戰勝很多人。智慧,各擅勝場,短板,決定下限。
一個人,格局越高,往往懂得戒掉這三件事,人生不可限量:
1、有過不知者蔽。有過錯而不能自知的人,一定會受到蒙蔽。
賢人之過,造形而悟;有過不知,其愚蔽甚矣!迷于酒者,不知其伐吾性也。迷于色者,不知其伐吾命也。迷于利者,不知其伐吾志也。人本無迷,惑者自迷之矣!
人要正確對待自己的過錯,也要正確對待別人的過錯。督促自己改過,允許別人犯錯。知過不難,改過不易,切莫掉以輕心。
2、迷而不返者惑。走入迷途而不知返回正道的人,一定會神志惑亂。
日月雖明,云霧遮而不見;君子雖賢,物欲迷而所暗。君子之道,知而必改;小人之非,迷無所知。若不點檢自己所行之善惡,鑒察平日所行之是非,必然昏亂、迷惑。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只要認識到錯誤,就于時未晚,過而不改,是謂過矣,過而能改,是謂善矣。
3、以言取怨者禍。出言不遜而招致怨恨,其給自己帶來的禍害也是在所難免的。
行而言之,則機在我,而禍在人;言而不行,則機在人,而禍在我。合諫不諫,合說不說,難以成功。若事不干己,別人善惡休議論;不合說,若強說,招惹怨怪,必傷其身。
語言能成事,也能壞事,所以古人認為凡事少說為妙。不是不說話,而是該說的要說,不該說的不說,要考慮好了再說,否則一言有失,即釀大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