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上高二,不好好學習,卻頻繁換女友,還逃學帶女孩出去開房……”近日,哈市一名高中生家長陳女士聯系到記者,講述了家有青春期孩子的無奈與無助。為了防患于未然,陳女士把兒子關在家里,自己請假一個月,天天在家死看死守。
男孩為何如此逆反?曾經的學霸為何自毀前程?情感誤區的背后又有哪些隱情?帶著一系列疑問,記者采訪到陳女士及心理專家,隨著采訪的深入,逐漸找到了問題背后的原因。
中考失利
昔日的小學霸變成問題男孩
42歲的陳女士是哈市一家國企的職員,愛人是一名工程師。16歲的小亮是夫妻倆的獨生子,現在哈市一所私立高中高二就讀。
陳女士和愛人非常重視兒子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小學,再到初中,每一步夫妻倆都會做翔實調查、慎重選擇。在孩子的教育上,夫妻倆有明確的分工。例如,媽媽負責輔導兒子語文和英語,爸爸負責輔導兒子奧數。在家的時間,夫妻倆輪班看著孩子學習。
在小學階段,由于陳女士和愛人管得嚴,小亮的成績處于領先位置。2013年,小亮通過小升初考試進入哈市一所民辦初中。
周圍的同學個個出類拔萃,即便小亮很努力,他也無法再像小學一樣保持領先。陳女士告訴記者:“那時,很難看到孩子的笑模樣。”初中階段,小亮成績即便不拔尖,也是學霸級選手,按排名可輕松考上省重點高中。
2017年中考,由于過度緊張,小亮發揮失常,沒能考入省重點高中。這個結果讓小亮難以接受,整個人變得更加內向。陳女士說,兒子在心理上無法接受新的學習環境,與同學發生沖突,與老師對著干,變成了問題孩子。
癡迷班花
被拒后頻繁更換女友逃學開房
2017年末,不修邊幅的小亮突然變得愛美了,一天洗兩次澡,飯后刷牙漱口,精挑細選一件件外套穿在校服的外面,有時還對著鏡子傻笑。陳女士說:“一看就知道有情況啦!”后來陳女士得知,兒子喜歡上班花,并展開了猛烈的追求。
小亮向女孩表白十余次,還精心準備了很多份禮物。起初他被委婉拒絕,最后一次女孩拒絕得很直接,希望小亮不要再繼續糾纏。這件事后,小亮頹廢了一個多月,他暴飲暴食,體重增長了5公斤。本以為這件事完了,小亮可以安心學習回到正軌。沒想到之后發生的事情更讓人措手不及。
小亮不僅對學習更加懈怠,對情感也變得玩世不恭。腳踏兩只船、頻繁換女友……陳女士告訴記者:“我都要崩潰了,不敢相信這就是我的兒子!”2018年10月的一天早上,小亮的班主任聯系到陳女士,告訴她小亮沒去上學。陳女士說:“我想了很多辦法,最后在學校附近的一家賓館找到了兒子。當時,他和一個女孩在賓館的房間里。”
“怎么勸也沒用,逃學成了常態。他約的女孩,有的是同學,有的是在聊天軟件上認識的輟學女孩,還有的根本就沒有可靠的個人信息……”陳女士一邊說一邊哭。
沒收手機、辦理了轉學、清空聯絡人……陳女士所做的一切,非但沒有讓小亮有所改變,反而激化了母子矛盾。今年4月初,小亮與女孩開房再次被陳女士發現,母子倆為此大吵了一架。之后小亮被陳女士關在家里,每天由媽媽看著。陳女士無奈地說:“就像戒毒一樣!”
心理專家:
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兒易兩敗俱傷題
針對小亮的問題,記者采訪到全國心理專家、哈爾濱市第一專科醫院名譽院長張聰沛。他指出,小亮的心理健康出現了問題。在這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已經多次亮起了預警信號,可是家長并沒有放在心上。在小亮的成長過程中,一直被父母看著“學習”,孩子的生活其實是單調的。在這樣沒有色彩的生活中,只有在學習上取得成績,才能激起孩子興奮點。然而,上初中后小亮不再名列前茅,再加上中考失利,孩子徹底喪失了信心。升入高中后,小亮在情感上又遇挫,這一系列的經歷,把這個孩子徹底擊垮,從而走向另一個極端。
張聰沛稱,在現階段,很多家長會與小亮的媽媽有類似的困惑。孩子進入青春期為何逆反?孩子為啥就厭學了?孩子咋癡迷于早戀?孩子為啥跟父母、老師對著干?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層出不窮地涌現出來。其實,這些只是問題的表象。家長此時如果跟青春期的孩子較勁兒,結果就是兩敗俱傷。
張聰沛建議,青春期孩子的問題,還是要以疏導為主。孩子之所以會有這樣或那樣的問題,與家庭氛圍和父母的教育方式息息相關。要想讓孩子改變,做父母的不妨先嘗試改變自己。給孩子減壓,父母也可以先給自己減壓,當家有了溫度,父母的心態變得平和,孩子自然而然也會步入正軌。當然,如果孩子的問題嚴重,一定要及時求助心理醫生,以免釀成悲劇。(文中人物為化名)
家報記者 鄒慧穎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