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類似問題歡迎在文章下面留言哦,說不定就被選中了呢!
什么是自然習得?
答:要理解自然習得,不如從它的反面開始:“不背單詞,不學語法,不求完美,應試去死”——怎么樣,一下子就清晰了吧?當然還有更精確(枯燥)的說法:通過真實使用語言來習得語言。至于什么是“真實使用”,這里篇幅有限,還請閱讀《真實語言體驗》和《真實輸入》。
我家門口的XX英語,也不背單詞不學語法,有啥區別?
答:哈,這里的區別可大了,自然習得和XX英語之間,是主動選擇和被動順應的區別,是堅持正確和屈服市場的區別,是iPhone和諾基亞的區別,是汽車和黃包車的區別……最重要的區別是:自然習得能讓孩子以母語的方式習得二語,從0到1獲得「母語感」,以后靠孩子自己聽故事、看動畫、讀小說就一路順暢;而你家門口的XX英語,只能給你「安慰級」的效果,比如做個自我介紹、唱個歌謠、說個'Fine, thank you, and you? '什么的…
你牛吹這么大真的好么?
答:其實吧,很多中國孩子都是這樣的,學校的英語課都用來看原版小說了,只不過這一直屬于少數人的秘密。而我覺得每個中國孩子都應該如此,花了數年時間研究實踐,現在把背后的原理寫出來分享,很多照做的家庭都表示獲益匪淺,你起碼也應該先看看有沒有道理,對不對?
好像有些道理,我應該先看那篇?
答:你應該先看從0到1的英語啟蒙。我在這篇文章定義了什么是自然習得的啟蒙目標——不是動物水果、唱唱跳跳、自我介紹這樣的低級目標,也不是十幾年漫長的路線圖——而是讓孩子像英語國家孩子一樣理解英語,獲得“母語感”。這就好比武俠小說中打通「任督二脈」,少了這個步驟,練一輩子也只是表面功夫。
其實我也看過不少成功家長的經驗分享,你和她們有何不同?
答:
一、我把道理都說透了,讓你「知其然,知其所以然」。
二、光說不練假把式,紙上談兵沒意思。我一線教學多年,挽袖子親身錄制示范課程,好不好使一試便知。
三、你要小心自己掉進坑里:如何避免被別人的親子英語經驗帶進坑里
我還是不明白,「自然習得」到底有什么魔力?
答:傳統觀念把英語當成數學一樣的學科,用碎片化的方式,以抽象理性思維來學習。而自然習得堅持返璞歸真,把英語請下神壇,當成一種普通語言(本來就是)來對待——母語怎么習得的,英語同樣。人類輕松習得母語,來自多種天賦認知能力的合作,其中抽象理性思維并不是主角。自然習得的「魔力」就來自把這些曾經的戰友小伙伴,再請出來發揮作用而已——原來壓給一個人的活兒,現在交給10個人一起齊頭并進、各負其責,效果當然完全不一樣了。想認識這些小伙伴?請閱讀 自然習得,到底“自然”在哪里?
理論說了好多,我還是有點懵,有沒有通俗一點的講法?
答:必須有!我有一個非常得意的類比:習得一門語言,和吃飯長肉的道理是一樣一樣一樣的!理解了這個模型,可以回答80%啟蒙過程中碰到的各種問題。
所以關鍵就是在「輸入」(吃飯)上了?
答:是的,說到底在實際操作上,無非是「輸入什么」和「怎么輸入」的問題。而在自然習得里,這兩個問題是統一的:必須用正確的方式輸入,不然就沒用——給孩子的輸入,必須是真實語言體驗,而不能是無腦磨耳。
你說磨耳朵沒用,我感情上有點接受不了,我朋友她鄰居的三大媽的小姨子就是靠磨耳朵給孩子啟蒙成功的,人家娃水平可好了呢!
答:首先,你應該再復習一遍如何避免被別人的親子英語經驗帶進坑里。其次,語言并不是石頭縫里蹦出來,脫離人類社會而存在的天書。語言本身是沒有意義的,意義來自人類社群對其約定俗成的認同。這句話可能有點難理解,你可以讀一讀這篇文章英語啟蒙,媽媽以一當百的秘密。
內容有點多,我得消化消化。
答:看到這里還沒關掉,證明你已經被觸動了。其實你可以先認同一個常識:小童完全可以像母語一樣習得二語——包括中國在內,全世界無數孩子都是如此的。至于如何做到,那只是技術問題而已,而技術問題都是可以解決的——不信?那我們明天走著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