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狀元講堂第31場講座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本科生任天媛帶來,講座主題為語文應試技巧。以下為講座實錄(附音頻):
主講部分
各位學弟學妹,大家晚上好!我是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2015級的本科新生任天媛,很開心今天能夠在狀元講堂這么一個優秀的平臺和大家分享我的語文備考經驗,希望能給各位同學一點啟發,也歡迎大家來向我提問,我都會盡己所能為大家解答。至于我的個人信息都在推送中有比較細致地介紹了,在這里就不再多說。下面我們馬上開始po干貨啦!
我將備考經驗分成了四大部分,下面我來為大家一一介紹:
(一)試卷結構和時間分配
1.在講方法之前,我們先來了解一下北京語文試卷命題的特點。我們都知道語文試卷從14屆開始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無論是題型設置還是考察重點都和往年很不一樣。我相信老師一定強調過很多次,比如近些年高考語文越來越強調傳統文化知識的考查,題型盡量設計的靈活以便讓同學們展示出特長,而非過去單一的考查背誦等流水線式的操作能力等等。所以我們要首先明確,改革之年,任何題目、任何知識都有可能會在考試中用到,我們無法預料,所以能準備的就是考卷中不變的部分,加上一定程度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招法。
2.以2015年北京高考語文卷為例來講一下大致的試卷結構和時間分配。第一部分我們稱為閱讀一,包括二至三篇的文章,字數大概在3000字左右,主題可能是社會科學或者是自然科學類。應對這第一大部份的閱讀題,思路很明確,泛讀+先看題后讀文。為什么要這么做呢?因為這一部分的大閱讀很大程度上屬于科普性質的文章,其中肯定有一些術語或者艱深晦澀的東西我們是不需要在考試那么短的時間想明白搞懂的。并且后面的題目往往是打通的,需要我們快速泛讀大致內容,了解每篇文章大概的邏輯和內容以及這幾篇文字是如何組織在一起的,然后再有針對性的閱讀跟題目相關的文字。這一部分的答題參考時間大概在30分鐘。
3.第二部分我們稱之為閱讀二,字數在2000字左右,是一篇需要我們精讀的文學類篇目,作答時間控制在20分鐘。這部分非常考察我們對文本對文字的感悟能力,雖然也有一些套路的題目比如標題的作用之類的,但是如果沒有正確的理解作者想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即使我們背了很多模板,分數也不會高。
4.第三部分是古詩文類,包括古文閱讀、古典詩詞鑒賞和默寫斷句類題目,給大家各部分的參考時間大致是古文類15分鐘、古典詩詞10分鐘、默寫加斷句5分鐘。
5.最后一部分就是寫作。寫作這部分包括兩個板塊,分別是三選一的微寫作和二選一的大作文。微寫作構思加落筆寫的時間大概控制在10分鐘,剩下的時間交給大作文,最后如果可以剩兩三分鐘通篇瀏覽一下試卷最好,這樣心里也會比較平靜踏實。
以上就是試卷結構與時間分配上想給大家強調的一些東西。下面與大家分享第二部分。根據考前也就只有兩三天的時間留給語文來復習,我們可以在這一階段當中精心地備考一下。
(二)考前突擊備考方案
1.首先聲明一下,語文考試絕對不是靠考前突擊就可以取得理想成績的,之所以我們給出大家一個參考方案,也只是希望大家在考試中能夠把握更多可以得到的分數,很多需要一時靈感的東西我們是不能提前準備好的。
2. 考前希望大家可以安排兩天的時間系統看看語文。兩天的時間需要大家格外專注和自律,之前準備好要復習的篇子和資料,嚴格地去執行計劃。我們先來看看哪些復習是有必要的。還是從四大部份的試卷結構入手復習,這樣考試的時候也會感覺比較親切,因為我們復習的順序就是考試的順序。
3.針對閱讀一,我們知道這里面可以考察的內容太多了,許多跟課內書本聯系的基礎字音字形字義、文學常識等的題目都可能揉到某幾個小題目中,所以其實比如看到題目考查的就是辨別字音,可以就直接作答了,這樣也可以節省時間。這就需要大家把高考必備需要掌握的字音字形過一遍,文學常識的資料看一遍,這種題目難度不會太大,只要認真復習看一到兩遍記住就可以了。
4.閱讀二里面我們能準備的就是各大閱讀問答題的模板了,比如標題,開頭,結尾,局部篩選歸納,作用效果,人稱,引用等等,相信這一部分的模板大家也一定接觸過不少了,考前要再過一遍,做到心中有數,答題的時候也能邏輯清晰,做到不漏要點。
5.古詩文類題目,我們就需要再看一遍必備的古詩詞還有古文,要做到知道每個字怎么解釋,文章的構架、中心思想,古詩中的名句多用來表達什么意思等等,當然容易錯的字型也要多看幾遍,做到默寫不丟分,并且盡可能熟練作答,為后面的難題爭取時間。
6.寫作類是考試的重頭戲也是決定我們分數層次的最重要的部分,主要考查的就是我們是不是能夠在有限的考試時間中展示出我們的語文素養和文學才華。假如說我們沒有這么超人的特長,那也不用害怕,我們有一些小套路還是可以學習實踐的。像微寫作類的題目,三選一,基本上都是不同類型的問題,或描述或抒情或議論,當然也可能會有新的樣式出來,不過肯定會有剛才說的三個基本類型之一,所以我們要做的就是分類整理一下這三類做過的題目,看一下優秀的范例,記住一些答題要點。比如描述類的是不是要點面結合,抒情類的是不是要寫兩句對偶詩,議論類的是不是要添加例子印證觀點等等。而大作文,我們需要的就是準備素材。建議大家準備三類素材。第一類就是50-100字寫一個人的,這樣可以用到排比論段中,增加氣勢,也能讓老師覺得這名考生知識淵博,文筆不凡。第二類就是200-300字,這是一個人相對詳盡的二三件事。第三類就是500字左右的,可以針對通篇只寫一個人的文章。其中第二三類素材也可以拆分使用,成為排比論據中的一段。
三)作文素材規整及運用
1.作文素材最好準備不同領域的幾個人加上近期熱點的事件或者評論,推薦大家看一些比較不錯的社論類文字,我記得我當時最喜歡的就是梁曉聲的話,非常深刻有力。
2.復習階段大家可以在休息的時候閱讀一些范文,這個時候范文的選取就要具有一定的針對性了。要選擇閱讀那些和你自己的寫作風格比較接近的文字,或者行文思路結構相仿的文章,通過閱讀他們的文字,研究他們的行文思路和架構,一遍一遍加深你的寫作記憶,這樣在考場中你就可以有非常明確的行文邏輯了。
3.無論高考題目如何變化,能夠寫規范的議論文一直是最基本的要求,所以重中之重還是要注意規范議論文的寫法。開頭聯系題目,中間闡釋觀點加舉例論證,結尾回扣觀點并且進行升華。
4.在考場中,不要求得準備好的素材可以天衣無縫嫁接在新的題目設置下,多多少少都會有些差距,不要太過挑剔以至于遲遲不敢落筆。例子只是一部分,而且大多數情況下閱卷老師也沒有足夠多的時間仔細閱讀你精心挑選的例子,所以基本符合即可,在論述中盡可能把不相符的部分圓回來
5.開頭和結尾有亮點非常加分,這兩部分一定要在構思打草稿的時候就想好再落筆,可以說分數高低很大程度取決于這兩部分。
四)考場突發情況及應對
1.再次強調,改革之年,任何新題型都有可能在試卷中出現,所以不要害怕緊張,因為你沒見過的題型,大家也基本上沒見過,所以都是站在相同的起跑線上,心態一定要調整好。
2.如果一道題目看完一遍選不出答案,就回到原文再思考一下,如果第二遍還是覺得沒把握,就暫時跳過,不要在一道小分值題目上花太多的時間,以至于后面的作文和微寫作寫不完,這個損失就更大了。
3.如果出現筆答題部分,不管是閱讀還是作文沒思路,沒感覺,不要心慌,一定要帶著欣賞的角度去閱讀文章和題目,去感受美好的東西,因為出題人一定是希望我們在答卷過程中心情是愉悅的,要想著出題人不會是難為我們,而是讓我們去展示自己所學到的所有知識,慢慢去感受,可能就能夠有思路。
4.字跡要盡可能工整,尤其是微寫作和大作文,簡答題邏輯清晰,不要有大的刪改,腦子里想好基本的答題思路再落筆,給閱卷人留下一個好印象非常重要。
我的分享就到此結束了,希望對大家有幫助,下面就歡迎大家提問交流啦。
互動答疑部分
任天媛問答部分
Q: 對即將進入高中的孩子來說,該如何系統地學習語文,您有那些建議?
A:感謝提問,在這里我想給出三點我自己認為比較實用的建議:第一點就是希望,學弟學妹可以在進入高中的時候,可以多接觸一些傳統知識的內容,因為我們現在我們知道,高考語文閱卷越來越強調這個對傳統知識的考察,而這個呢現在是大部分同學比較缺乏的能力儲備上的東西,所以希望這個能夠在高一的時候就進行培養,這樣在高三的時候也不至于臨陣突擊,死記硬背很多傳統知識的常識;第二點就是素材的積累,因為我們說,現在的語文考試越來越強調考察能力,這個就需要我們有大量的素材,到高三考試的時候能夠運用自如;第三點建議就是如何培養對語文的興趣也是非常重要,這個也是根據試卷結構的調整給你提出的建議,因為像我剛才講到的,閱讀的第一部分就是兩到三篇科普性的大的文章,我們知道很多理科生在面對這個的時候是很頭疼的,尤其是在涉及社科類的話題,因為他們是非常不感興趣的,再加上里面會涉及一些專業性的術語和一些晦澀的內容,可能很多理科生讀不下去,就會對后面的答題造成很大障礙,所以培養對語文的興趣,能夠去閱讀文字、對文字的感悟能力,對于文字的熱愛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看到文章的時候,從心里上是不抵觸的,而是包著非常熱愛欣賞的角度去看、去思考,這個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謝謝這位學弟,高一高二是語文學習包括語文能力積累增長非常重要的一個階段,所以也希望你能夠把握好寶貴的兩年時間,去多做一些積累、去充實自己,這樣能在高三考試的時候可以更加靈活的去運用自己所學的知識,去展示出自己的語文素養,加油。
Q:還有9天高考,在做一模二模卷子的重溫,把題目分成了各種類型,但是在做題的過程中,常常發現答題模版跟標答對應不上的情況,請問學姐有何建議?
A:我不是很清楚你具體的考試模版跟它給的標答在哪個部分,如是在大閱讀題、古詩文的鑒賞不太一樣,你可以給我一個更加詳細的你們考試的內容,我好給你進行一下分析。
Q:請問現在高考作文是否寫論文會得分更高些?
A:據我個人的感覺來說,高考作文其實就是一個讓大家“成才”的一個地方,不管我們寫抒情類的散文或者說是散文類的議論文,其實規范的議論文拿高分的可能性都是非常高的。我的高考作文題目是深入靈魂的熱愛,我其實寫的是落葉,因為我感覺可能這個意向比較特殊,但是我在行文的時候,運用的就是剛才我講的起承轉合的規范議論文的寫法,可能老師會比較看重你的開頭結果是不是比較有亮點的部分,比較有驚人的語句,因為其實這兩部分是決定你分數非常非常大的成分,至于中間的行文具體的例子等,其實閱卷人并沒有足夠的時間去看完的,所以我覺得是不管你寫哪類的文體,只要觀點清晰、文字相對來說比較優美,都可以拿高分的,這點不用擔心。
Q:文言文的部分。課外材料那一部分的虛詞選擇題和文意概括題,因為對于虛詞和文意理解方面很虛,所以想問學姐對于虛詞的選擇題和文言文文意概括題有沒有什么做題技巧能夠推薦一下。
A:文言文部分的確是考生比較頭疼的一部分,因為我們在生活當中,不管是閱讀文言文還是真正去用里面的東西也比較少,所以這部分的確是大家的薄弱環節,所以你也不用特別擔心。說一些技巧性的東西,就是虛詞的選擇來說,我自己感覺,它在選項設置的時候,因該至少、應該會有一項我們是已知或比較容易推敲出它的意思,它不會兩個選項都需要大家做出非常難得辨別的,應該有一項是我們課內學過的,要不然就是比較好推測出意思的,那么在這樣的情況下,通過你已知的東西去推測未知的東西,去檢驗未知的東西,就是大家可以把已知的虛詞的意思帶到另一個可能自己比較模糊、不確定的意思的那個,看能不能讀得通,這樣應帶入法來檢驗這兩個虛詞的意思是不是相同。并且我感覺像那種四選一的虛詞選擇題來說,它肯定有一個錯誤選項是非常明顯,比如你要去關注一下,是不是它的詞性有很明顯錯誤,比如說在句子當中應該解成動詞,但是我在這邊給出的是名詞或形容詞,這種就非常要辨別,就是詞性錯誤的;還有就是再看一下,情感上是不是相反了,就是跟原文想表達的意思相反了,比如原文想表達的是喜愛,但是我在答案設置中給的是厭惡,這種也是非常明顯的,就是一個錯誤選項,有非常強的指示性。第三類就是出題人在考慮到我們來答題來說會有些困惑,他可能會給我們一些引導,這個引導(線索)就是這個詞的本意,我們要由這個字的本意出發,由它相關聯的、由它延伸出來的意思,所以我們要根據已知它的本意,看它延伸的意思看能不能用到這個句子當中,這個是由本意去推測。
針對文意理解這部分,的確也是大家的薄弱環節,這個我給出的建議就是一定好抓大放小,就是一些比較不是很重要的字詞,我們在閱讀的時候一定要略過,不過一定為了搞懂這一兩個字詞而花費大量的時間,大概我們的意思能夠讀通、能夠讀順就可以。然后在做文意的概括的時候,它答案的設置肯定是在兩到三點,所以它也會分散在文章的各個段落,或者它已經給你一個答題期間的話,我們就要鎖定這個答題期間,比如在行文中有明確提示,比如在某件事之前或某件事之后,或者是在某兩件事中間發生的這么一個讓你概括的東西,這個時候我們就有要確定答題區域,那么我們就要逐段,如果中間包括幾句的話,那么就要逐句的去歸納它的意思,一定要做到邏輯清晰,去分辨去作答。
因為針對你的備考時間比較短了,我在這里也希望可以給高一高二的同學一些建議。就是大家可以在高一、高二的時候,在課余期間可以大聲的去誦讀比如像古文觀止這種古文類的書籍,在誦讀之后對照后面給出的譯文去看、去感受,這也是培養我們的熟悉程度,因為大家現在讀古文讀的非常少,所以往往答文言文題的時候沒有感覺、沒有思路,這個很正常,所以呢,如果可以培養這樣的意識的話,答題的時候可以更加的順手。
Q:對于語文基礎知識學習有什么建議?
A:針對語文基礎類知識的學習,給大家幾種題型吧,這是我當時備考的時候按照這幾個模塊準備的,不知今年考試題型是否有變化,如果要準備的話大家可以從這幾方面著手準備。第一類就是高考大綱提到的必備的音形義,字音、字形、字義必須要清楚;第二類就是成語俗語的一些基本意思,大家可以按照高考大綱去準備,如果能夠多去知道一些就多了解一些,成語也可能融入到前面的閱讀里面考查;第三類就是詞語辨析,現在出的比較少了,平時多做一些積累吧;第四類就是語言表達連貫,會讓你填一些句子,大家要注意陳述對象話題要一致,句式合理,意境、情景要和諧,短語的結構句式一致、銜接呼應、特殊表達中心、感情色彩、音節和諧一致等等這些答題的思路和要點。第五類是病句,這兩年考的比較少,大家可以從語序不當、搭配不當、成分殘缺贅余、結構混亂、表意不明、不合邏輯等方面去判斷句子是否有問題。還有語文基礎知識就是注重傳統知識的考查,老師會發一些資料,注意了解背記。語文基礎知識也可以包括一些古典知識的藝術手法,包括修辭手法、表達方式、表現手法、寫作手法等等,這些也是一些基礎的考查,也要注意了解。還有一部分就是要了解一些文言文虛詞,可能會在考試當中,我自己總結了20幾個虛詞,主要有: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相、然, 這是我總結20個比較重要的,大家也可以結合課文中學過的進行總結,要注意總結這些虛詞的各種意思。
Q:能給即將升高三的學生推薦幾本好的作文書嗎?
A:實話說我自己沒有看過作文書,我只有一本作文書就是2014高考優秀滿分作文,還是老師極力要求訂閱的。我不很推薦看作文書,有的話一本就夠了,如果僅僅備考的話,看作文書的時間不如自己總結一些例子更加實用。看作文書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它的行文思路,看兩三篇和自己相仿的大概知道就可以了,并且能夠在考試中一次又一次的去運用,加深記憶,在行文中很自然地應用這種行文思路去架構、去寫作。我覺得準備例子比較重要,例子素材的整理之前已經分享過經驗了。
Q:能否對今年的作文題做個方向的預測呢?
A:就我參加高考這一屆的題目,第一個是假如我與某個英雄生活一天,第二個是深入靈魂的熱愛,我覺得可以看出現在的高考作文開始拒絕考一些套路的題目了,不再像以前要論述一些社會現象,一模二模當中可能會出現給個關鍵詞讓你去行文這種題目,越來越多的想讓考生去表達出自己真實的想法,真正能夠寫出真情實感來的文章在考試當中是可以得到青睞的。所以不用去管今年高考作文的方向,一篇考查規范的議論文一定是高中語文學習的重中之重,最基本的一點,大家要有以不變應萬變的思想,就是一種起承轉合的行文思路,就是要寫一篇規范的議論文,我們按照這種寫法寫,事實實踐證明是可以拿高分的。大家不要去想今年考題會有哪些熱點,要不要每個熱點我都去準備一下,那樣太過疲勞了。所以說就是我們有這樣的一個行為邏輯,再加上我們在不同領域我們已經準備不同的素材,在考場中我們都是可以靈活運用的。大家一定要相信考場中的題目一定是讓我們能夠有話可說有話可寫的,不用擔心因題目改革而出一些連題目都讀不懂的,這是不可能的,一定會讓我們從題目中就會有非常清晰的立意的,不會讓人很容易跑偏。大家一定要掌握規范議論文的寫法,就是起承轉合,開頭部分要聯系題目,中間部分進一步闡釋觀點、舉例論證,結尾部分回扣觀點并繼續升華,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以不變應萬變的招法,在考場中根據題目的設置靈活運用,加上之前準備好的不同類型的素材就可以取得比較不錯的成績的。
今天時間有限,能夠給大家分享的經驗、解答的問題就只有這么多了,如果大家有后續的語文學習上的問題,包括文科類的學習問題、博雅自招、光華面試中的一些疑問都可以和我交流,預祝大家能夠取得理想的高考成績,能夠圓夢北大,謝謝大家!
(本期講座資料由諾函媽、語絲媽、道媽及茗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