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核心成員、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國培計劃”名校長領航班、全國知名教育專家教授,以及京、蘇、臺等地一線知名校長,通過主題報告、課堂展示、工作坊研討、沙龍對話、觀點分享等方式,解讀、回答、交流核心素養的內涵與學校實踐的可能性路徑,真實面對一線教師的諸多困惑,專家學者與近千名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同仁,齊聚巴蜀展開激烈的思想交鋒,探尋核心素養落地的共識。
北京師范大學校長培訓學院全國首所實踐基地落戶巴蜀
前沿解讀
專家縱論核心素養校本轉化和探索路徑
11月11日上午,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陳志偉,教育部小學校長培訓中心主任、北師大校長培訓學院院長、北師大教育學部副部長、教授毛亞慶,人民教育雜志社總編余慧娟,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核心成員,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師保國等專家,針對核心素養下的課堂教學及教師成長、內涵建設等前沿話題進行解讀。
(圖為中國教育報刊社副總編輯陳志偉為本次峰會致辭)
同時,陳志偉認為,核心素養不是脫離教育傳統的舶來品,而是中國本土文化傳承和創新的結果。并坦陳史家小學、巴蜀小學這些國內名校在這些方面的研究已經取得初步的成效。他們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經驗,完全可以成為其他學校學習的路徑和參照。
(圖為毛亞慶教授講述《核心素養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
毛亞慶教授從“核心素養與教師專業發展的思考”方面進行解讀,并認為,老師對核心素養要有自己的定力與定位,不是讓別人來“教我”,更多的是“我自己來”,自己要主動把主體彰顯,并通過教師的共同學習與理性反思實現專業成長。
(圖為首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教授師保國解讀“核心素養”)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課題組成員、首都師范大學師保國教授則從歷史的緯度全面解析核心素養的價值意義,并認為,核心素養試圖在解決這樣一個問題:學校教育,應該培養什么樣的人?特別是從國家教育的角度,對學校和老師提出了新要求。
(圖為馬宏校長學校報告《尋找核心素養落地的力量》)
課堂變革
課堂是基礎教育學生核心素養落地的載體
英語繪本課程成就學生自信課堂
巴蜀小學語文課堂:
八年“磨”一課,課堂生長要立足于學生
讓學生在“美中動、樂中學、合中創”
(圖為巴蜀小學教師丁成浩、石禹、郭靜執教跨學科課程)
巴蜀小學跨學科課堂:
讓學生帶著問題去實踐,帶著思想去行動
教師工作坊
專家縱論核心素養校本轉化和培養探索路徑
語文學科組工作坊:
團隊研學 將課堂研究轉化為教師自覺行為
美術學科組工作坊:
讀懂兒童 讓教師個性與教學生命共長
學科綜合 教師學術成長的“破”與“立”
教師成長工作坊(學科專業能力)
圖為教師成長工作坊(跨界綜合能力)
教師成長工作坊(跨界綜合能力)
名校分享
多元化分享核心素養發展路徑
北京市史家小學 郭志濱
《博悟世界,播種未來》
江蘇省吳江實驗小學 姚虎雄
《核心素養與學科關鍵素養》
臺灣新北市南勢國立小學校長 蔡明貴
《學校培育學生科技素養的實踐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