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熱,烈日,陰雨……
高溫悶熱模式已經開始,
又過上了揮汗如雨的日子...
此時,發自內心深處的吶喊:
“避暑降溫的東西請給我來一打!”
在這里,萌寶們的爸爸媽媽,
你們是幸運的!
因為屬于你們的一年一度的驚悚降溫大片
《暑假來了!》已經上演,
親愛的爸爸媽媽們,
后背上是否已經感受到冷風嗖嗖了呢...
60天,兩個月,
小孩的搗蛋招式花樣百出,
真是讓爸媽操碎了心……
不信?請看!
家里從此進入臟亂節奏,
熊孩子根本看不住...
寫作業,
打打打、罵罵罵、哭哭哭...
孩子獨自在家,
操心電操心水操心壞人敲門...
搶手機搶電腦玩游戲,
為了爭奪這些東西,
熊孩子似乎已經有了對付你的心機...
瘋狂看電視、看動畫片,
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發現,
分分鐘被孩子的智商碾壓啊有木有!
1
為什么制定暑假計劃?
制定假期計劃,絕不是為了強迫孩子學習,更不是要逼孩子和平時一樣陷入書山題海之中。
而是由家長和孩子共同制定,為了使假期時間通過有意識的安排,過得更有效率和意義。
貪玩是孩子的天性,可一旦養成了懶散的習慣,真的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在印度和泰國,馴象人會用一條鎖鏈將年幼的小象綁在木樁上。被鎖住的小象無論怎樣掙扎都無法掙脫,于是漸漸放棄了掙扎。后來小象長成了大象,已經具備了掙脫鎖鏈的力量,卻因為經年累月的壞習慣,再也不會想到去掙脫鎖鏈了。
可見,習慣的力量多么強大。壞習慣會限制一個人的未來,而好習慣可以成就一個人的未來。
2
針對孩子實際情況制定計劃
家長們何不趁這個假期,讓孩子利用相對自由的時間,堅持每天做幾件有益的事,從而培養一些可以受益終身的好習慣呢?
下面有一份為小朋友制作的暑期計劃,請叫我雷鋒!
制定暑假計劃一定要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
1、根據孩子的優勢和不足來制定暑假計劃。在制定計劃之前,要對孩子有個評估,看看他有哪些成長中的優勢是值得發揚的,有哪些成長目標是希望在暑假達到的。
2、跟老師交流交流,聽聽老師的建議。對于孩子學習方面的優缺點,有時候我們可以向孩子的老師進行深入了解。在制定計劃之前,可以問問老師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對于老師提的合理建議,可以考慮到孩子的暑假計劃中去。
3、召開家庭會議,探討暑假計劃。在生活中,最了解孩子的肯定是父母,所以,在制定暑假計劃的時候,可以一起討論修正,父母的參與會讓孩子得到更中肯而精確的意見。
4、孩子自列心愿單。通過家庭會議和對孩子的評估后,家長應先讓孩子自己列一個心愿單,把他想在暑假里面做的事情一一寫出來。
5、推薦暑期計劃模板。當孩子將心愿單列好后,家長在尊重孩子心愿單的情況下,作出合理調配和安排,并幫助孩子制作好表格打印出來,方便查看和攜帶。
3
關于暑假計劃的幾點建議
在制定暑假計劃時,要盡量考慮內容的多樣性,把平常一些因為時間限制無法實施的行動安排到暑假中來完成。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去考慮:
閱讀
“讓學生變聰明的方法不是補課,不是增加作業量,而是閱讀閱讀再閱讀。”
有一項數據表明,一學期內讀完9本及以上課外讀物的學生,比讀完2本及以下的學生閱讀成績高36分,這相當于多接受一學年的教育。可以看出,優質的課外讀物對孩子的閱讀能力提升是有很大幫助的。
不妨早早列個書單,趁著暑假幫孩子養成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練字
人常說:字如其人。寫字,不僅能反映出一個人的性格,也是影響成績的一個重要因素,而這也是很多父母容易忽略的地方。
寫字,不是一下子就能做好的事情,它需要日積月累的練習。家長可以給孩子買幾本字帖,和孩子商量一下每天寫多少,不求孩子把字寫的多漂亮,只要孩子能靜下心,一筆一劃的學寫字,這就是一種很好的習慣。
觀影
好電影可以啟迪我們的心靈,引起情感上的共鳴。列個影單,在假期中好好欣賞幾部好電影,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運動
好身體是一切的基礎,在這個假期,是堅持一項已有的運動,還是學習一門新的體育技能,不妨早早規劃。
旅游
俗話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出行不能盲目,暑假的旅游攻略,一定要趁早做好。
特長訓練
畫畫?彈琴?跳舞?下棋?哪一項特長訓練是你最感興趣的,不妨在這個假期里好好集中訓練一下,爭取突飛猛進。
學習
做好時間安排:先讓孩子大致的看一下假期作業的內容,然后讓他估量出大概每天需要做多少量,才能在假期結束前完成。
這樣一個假期下來,開學后孩子再做作業時,注意力就更容易集中,效率也會高起來。
檢查錯題:趁著假期有充裕的時間,可以不要求做太多題,但一定要把不會做或者做錯了的題的知識點吃透,這樣以后再遇到同類型的題時,就可以舉一反三、融會貫通了。
不要小看暑假作業,把這些作業的每道題都寫完并且弄懂,孩子的成績一定會有所提高。
課外輔導
不得不承認暑期是補弱強化最好的時機,抓住暑期兩個月的假期,落下的功課、薄弱的環節、知識的拓展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補充,不可不玩,也不可不學。
4
假期孩子常見問題支招
有不少媽媽們說到暑假就愁容滿面:
“我兒子假期完全不看書,天天都在樓下和小區里的孩子玩,這可怎么得了!”
“我孩子天天光知道玩,不操心寫作業,提醒他,他還嫌你嘮叨!”
“我家娃娃的書本上面都有灰塵了,喊他預習下新學期的知識,他還嘻皮笑臉地說‘不急不急’......”
這種狀態下去,開學可咋辦?
孩子天性是喜歡玩的,這時候媽媽們應該怎樣引導呢?下面就選出幾個典型問題,一起來看看怎么解決。
A媽媽
孩子的假期作業書寫潦草,一心只想玩,怎么糾正?
支招: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需要一個持之以恒的過程。需要家長幫助孩子制定好假期計劃,每天按計劃完成。
剛開始需要家長每天檢查督促,以后孩子習慣了,就可以抽查,達標為止。有些家庭執行不了,往往是因為家長的態度不夠堅定。
B媽媽
晚上看電視很晚,早上又不愿起床,怎么辦?
支招:不管是平常上課還是假期,為孩子建立必要的生活秩序是很重要的。在放假初期,家長就必須和孩子做好約定了!什么時候起床,什么時候睡覺,什么時候可以玩,什么時候用來學習和鍛煉,都必須要有規矩。習慣了規律的生活狀態,才不容易走向懶散。
C媽媽
每天都跟小伙伴一起瘋耍,根本不看書,怎么辦?
支招:首先,要營造家庭讀書的氛圍,為“孩子找到他此時此刻最需要的書”。不妨多問問自己:這本書,對于孩子當前來說是合適的嗎?
其次,要適當交流,陪伴,但別催促。孩子讀書,是精神成長的過程,不要孩子讀完一本書,就迫不及待地問:你讀到了什么?收獲了什么?真正的收獲,是需要時間去消化的。
最后,我們還要明白:要在孩子和書本之間建立一種“愉悅”的聯系,是要花很長時間來培養的,所以經常和孩子談論作家和書的故事,會是非常好的一種辦法。
其實,無論是在小學、中學,
還是以后到了大學,
假期對孩子的意義永遠在于休整,
而不是瘋玩。
作為家長,在假期開始之初,
就和孩子一起制定一份合理的計劃,
一來能養成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
二來孩子能懂得規劃好自己的時間,
學點東西、做些有意義的事情;
三來父母帶娃也會輕松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