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自東漢初年從古印度正式傳入中國后,山東就成為佛教的重要活動區域,是中國最早出現佛教圖像的地方之一。山東佛教的快速傳播歸功于一位著名的僧人——朗公,公元351年,朗公在濟南近郊建立了山東現存最早的一座寺院,即現在歷城區柳埠神通寺。此后,山東的寺院和佛教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并逐漸形成以濟南、臨淄、青州等城市為主體的佛教信仰中心,同時創造了具有山東特色的佛教造像藝術。不過,山東的佛教藝術一直沒有受到世人太多的關注,與“中國的東方佛教中心”地位甚不相稱。20世紀80年代以來,山東境內一批批重大考古發現,出土了數量眾多的佛教造像,特別是1996年山東省青州市龍興寺佛教窖藏坑的發掘,大量造型精美、妝飾華麗的北朝造像重見天日,為全國其他地區所罕見,引起了全國乃至全世界的矚目。
《佛教造像藝術展》選取近幾十年來出土的部分造像精品,著重展示山東佛教藝術獨創性。展覽有兩大主題,一是石雕造像文物,從藝術方面展示山東北朝時期造像的輝煌成就和獨樹一幟的造像風格。二是佛塔、經幢、造像題銘等其他佛教文物,從宗教信仰方面展示山東佛教的歷史沉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