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須粥主治消渴】【來源】民間驗方。【配料】玉米須60克、粳米50克。【制作方法】先煎玉米須,文火煎煮20~30分鐘,煎取濃汁500毫升,去渣。然后把淘洗干凈的粳米,熬煮成稀粥。【功效】降糖、利尿、利膽、止血。【適應證】糖尿病、腎炎水腫、腎病綜合征、膽囊炎、膽石癥、衄血、尿路結石。【食法】分2次服食或作早晚餐食用。【食療漫話】玉米須為禾本科植物玉蜀黍的花柱。玉米全國各地均有栽培。玉米須性平味甘,具有平肝利膽、利尿泄熱的功能。《嶺南采藥錄》載:“和豬肉煎湯治糖尿病。又治小便淋瀝砂石,苦痛不可忍,煎湯頻服。”《現(xiàn)代實用中藥》謂:“為利尿藥,對腎臟病、浮腫性疾患、糖尿病等有效。又為膽囊炎、膽石癥、肝炎性黃疸等的有效藥。”玉米須含脂肪油2.5%、揮發(fā)油0.12%、樹膠樣物質(zhì)3.8%、樹脂2.7%、苦味糖苷1.15%、皂苷3.18%、生物堿0.05%以及大量硝酸鉀,還含隱黃素,維生素C、維生素K3,維生素E醌,泛酸,肌醇、谷甾醇、豆甾醇,蘋果酸、檸檬酸、酒石酸、草酸等。鮮品含水分約83%。藥理研究證實,玉米須水煎劑對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有顯著的治療作用,對葡萄糖、腎上腺素引起的高血糖亦有明顯降血糖作用,但對正常小鼠血糖無明顯影響。另外,還能降低高膽固醇血癥小鼠的血清膽固醇含量。玉米須水煎劑以171克/千克灌胃,實驗小鼠無一中毒,表明玉米須毒性極小,口服安全可靠。玉米須對人或家兔均有利尿作用,作用中等而持久。玉米須制劑能促進膽汁排泄,降低膽汁黏度,減少其膽色素含量。還能加速血液凝固過程,增加血中凝血酶原含量,提高血小板數(shù)。利用利尿兼止血的作用,用于尿路結石。此外尚有顯著降壓作用。臨床報道,以干燥玉米須50克,加水煎服,治療慢性腎炎9例,經(jīng)10個多月觀察,3例痊愈,2例進步,4例療效不明顯。每日以干玉米須60克水煎,分2次服,同時服氯化鉀1克,每日3次。治療腎病綜合征12例,治療3個月后,9例水腫完全消退,2例大部分消退。一般于服藥3天即開始有利尿現(xiàn)象,同時尿蛋白、非蛋白氮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病例血壓、酚紅試驗轉為正常,少數(shù)病例血漿蛋白有所升高。此外對晚期血吸蟲病腹水、急性溶血性貧血有一定效果。玉米須粥對于玉米須主治的病癥皆有治療作用,可以長期服用。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nèi)容均由用戶發(fā)布,如發(fā)現(xiàn)有害或侵權內(nèi)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