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寒藥粥之神仙粥】【粥方組成】生姜3~5克,連須蔥白5~7莖,糯米1~2兩,米醋10~15毫升左右。【功效主治】發散風寒。適用于風寒感冒,頭疼,發熱,怕冷,渾身疫痛,鼻塞流涕,咳嗽噴嚏,以及百寒嘔惡,不思飲食等癥。【煮制方法】先用糯米淘凈后與生姜入砂鍋內煮一、二沸,再放進蔥白,待粥將成時,加入米醋,稍煮即可。【注意事項】神仙粥治療風寒感胃一定要乘熱食用。最好服后蓋被靜臥,避免風寒,以微微汗出為佳。如屬風熱感冒,高熱煩躁,怕熱不怕冷的病人,不宜選用。在煮制方法上,米醋要后放,不宜久煮。【來源】《食物療病常識》本書作者沈仲圭,是北京中醫研究廣安門醫院的著名老中醫臨床經驗極為豐富,所編《食物療病常識》出版于1937年。神仙粥即載于該書中。【粥義解說】神仙粥是解除風寒感冒頗為有效的食治方。方中生姜,蔥白既是群眾常食之物,又是中醫臨床上慣用的中藥。生姜的主要功用有三,其一是散寒,有發汗解表之功。其二是止嘔,有溫中暖胃之力。其三為解毒,能解半夏、南星及魚蟹之毒。蔥白主要用于驅除外感風寒之邪。生姜與蔥白合用,可加強發汗的效果。米醋,古時稱“苦酒”,是一種食用詞味劑,尤以鎮江香醋為好。中醫說它有解毒作用。據近代臨床報道,醋的確有很好的防治流行性感冒的功效。經試驗,食醋蒸熏對流感病毒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對甲型鏈球菌、卡他球菌、肺炎雙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流感桿菌5種細菌也有殺菌能力。三藥合用,再加上煮制科學,治療感冒,效果顯著,無怪乎人們把它稱作“神仙粥”了。據《食物療病常識》中說:“神仙粥專治感冒風寒暑濕頭痛,并四時疫氣流行等癥,初得病三日,服之即解。糯米半合,河水兩碗,生姜五六片,于砂鍋內煮一、二沸,次入帶須大蔥約五、七個,煮至半熟,再加米醋小半杯,入內和勻,乘熱呷粥,或但飲湯,即于元風處睡,以出汗為度。”沈老對神仙粥治療感冒,體會很深。他說:“此方以糯米補養為主,蔥白、生姜發散為輔,而又以酸醋斂之,屢用屢效,非尋常發表劑可比。”這些都足經驗之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