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是我國傳統中醫藥療法中的特色療法,通過在夏季自然界陽氣最旺盛的時間對人體進行藥物或非藥物療法,益氣溫陽、散寒通絡,從而達到防治冬季易發疾病的目的。
在古裝劇中看過,每當皇上和嬪妃身體抱恙,都會喝上一碗又一碗黑漆漆的湯藥調養,而宮女們就要守在鍋爐前細心煎藥。直到現在,這種直接熬煮藥材而來的水煎藥,仍是中醫常用的藥劑,許多民眾也曾經服用過。
不過,為了因應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中藥粉劑應運而生,方便患者隨身攜帶以及在外服用。相比水藥,藥粉的價格較為便宜,但不少民眾認為藥粉的療效不好,一定要吃水藥才有效!真的是這樣嗎?藥粉到底是怎么做的?水藥又為什么那么貴呢?
藥粉添加輔料 水藥療效優于藥粉
除了便利性,藥粉和水藥究竟差在哪里呢?藥粉的制作是在低溫、低壓的環境中,將水藥的水分蒸乾后制成濃縮粉末,再加入一定比例的生藥粉末、乳糖、結晶性纖維、纖維素及淀粉等。
由于添加了上述賦形劑,藥粉的濃度相當于稀釋了5~10倍,而傳統水藥的濃度就是藥材煎煮后的濃度,沒有再經稀釋。換句話說,水藥濃度是藥粉的5~10倍,效果自然比較好。
水藥融合多種藥材 療效較好費用較高
另外,由于每位中醫師辯證的觀點不同,即使同樣開立水藥,處方大小與劑量并沒有一定的標準。而中藥粉因為包裝的關系,藥量受到限制,不像水藥可以一次融合二、三十味藥,又不能根據患者體質與癥狀,增減各藥材的用量,達到「個性化」。因此相比之下,水藥療效較好,但是費用也較高。
為了使療效顯著、避免病情惡化,或是患者要求快速改善病癥時,許多中醫師都會開立水藥。不過,中藥的療效好壞,與是否對癥下藥、劑量高低、患者本身的恢復能力等都有關系,應該視疾病的類型與病患的需求,再決定使用水藥或藥粉。
普通感冒腸胃炎 吃藥粉綽綽有余
其實,中藥粉也不是沒有可取之處,像是普通感冒、腸胃炎等癥狀單純的疾病,吃藥粉調養可說是綽綽有余。此外,不少中醫診所都有提供已經煮好的水藥即飲包,可與科學中藥搭配服用,也是不錯的方法。當患者服用水藥并恢復正常體質之后,再改成服用藥粉也可以鞏固療效。
藥粉難解疑難雜癥 服用水藥修復體質
有些民眾認為吃藥粉沒有效果,可能是本身的癥狀比較復雜,光服用藥粉容易出現療效緩慢、病情惡化的情況,建議可考慮改服用水藥。
另外,部分患者的體質不易調養,若罹患皮膚病、免疫系統疾病、婦科疾病的時候,服用水藥也會比較容易治療;如果只吃藥粉,往往只能緩解部分癥狀,卻難以修復體質,容易造成癥狀反復的情形。
勿購買不明藥物 慎選合格中醫師
提醒民眾,除了選擇服用藥粉或水藥,平時對于用藥也要多一分謹慎,勿購買來路不明的藥材,別忘了選擇合格的中醫師看診,對健康才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