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虹攝庫爾斯克
近日,在赫爾松前線,一架俄軍米-35“雌鹿”武裝直升機在貼地飛行過程中,遭到烏克蘭肩扛式防空導彈的襲擊,被凌空打爆,墜毀在草地上,2名飛行員犧牲。
從視頻中可以看到,這架“雌鹿”武裝直升機在原野上貼地飛行,以躲避雷達的探測,但是當接近一處低矮樹林時,突然被導彈擊中起火。從沒有出現(xiàn)導彈尾焰來看,很可能并不是廣泛使用的“毒刺”防空導彈,而有可能是速度更快的英國“星光”防空導彈,后者是世界上飛行速度最快的肩扛式防空導彈之一。
直升機被打爆后越過樹林墜毀在了草地上。
圖片:被擊落的俄軍武裝直升機。
俄軍武裝直升機在烏克蘭主要采用的是貼地式的超低空飛行方式,這種方式的好處是能夠躲避雷達的探測,避免被雷達制導的地空導彈打擊,但缺點也是很明顯的,那就是在肩扛式防空導彈泛濫的當代,隨便哪個草叢中都可能躲避有扛著防空導彈的士兵。
超低空飛行使得飛行員神經高度緊張,而且由于距離很近的緣故,一旦被肩扛式防空導彈鎖定基本上就沒有躲避的機會。由于肩扛式防空導彈主要采用的是紅外導引頭,雖然直升機可以釋放熱焰彈等方式干擾導彈,但也正是由于導彈來襲距離短、時間短,飛行員很多時候根本就來不及發(fā)射熱焰彈,所以經常看到這樣不明不白地被擊落。
圖片:超音速的星光地空導彈系統(tǒng)。
在阿富汗,蘇軍直升機當年也遭遇到了“毒刺”等肩扛式防空導彈的襲擊,但在對抗過程中,總結出了一系列應對措施。
除了裝備紅外干擾燈、紅外干擾彈等對抗設備外,還采取了一系列的戰(zhàn)術戰(zhàn)法。
比如,多架武裝直升機和運輸直升機組成獵殺小隊,當遭遇單兵便攜式防空導彈襲擊后,多架直升機同時采取干擾措施,同時及時發(fā)現(xiàn)并消滅伏擊的敵軍,運輸直升機則機降士兵,進行全面搜查,消滅其他敵軍,如果有直升機被擊落,還能夠及時救助傷員。
這種做法可以讓敵軍的伏擊小組遭到重大傷亡,起到很好的威懾作用。目前的俄軍直升機往往采取單機、雙機的方式作戰(zhàn),勢單力薄,很容易落地伏擊圈,也希望俄軍在俄烏戰(zhàn)爭中能夠總結出更好的戰(zhàn)術戰(zhàn)法。
圖片:阿富汗戰(zhàn)爭時期蘇軍總結出了一系列對付“毒刺”防空導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