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三種黑猩猩:隱秘而黑暗
userphoto

2022.07.14 江蘇

關注

文/姚斌

來源:在蒼茫中傳燈(ID:chuandeng169)

在賈雷德·戴蒙德的“人類大歷史三部曲”中,第一部《槍炮、病菌與鋼鐵》思考了為什么在不同的大陸上,人類會以迥然不同的速度發展?第二部《崩潰:社會如何選擇成敗興亡》探討了人類社會何以崩潰的宏大問題。第三部《第三種黑猩猩:人類的身世與未來》則進行了更完整的鋪陳,揭示了“人異乎禽獸”隱秘而黑暗的一面。

為什么人類會被稱為“第三種黑猩猩”?因為人類與其他兩種黑猩猩的基因組的差異不過1.6%。早在20世紀40年代,分子遺傳學研究就已經顯示,我們與另外兩種黑猩猩的基因組有98%是相同的。人類與黑猩猩的遺傳差距,甚至比親緣關系中的兩種鳥類還小。因此,我們難怪要背負著當年的“自然稟賦”。

雖然我們與黑猩猩只差距1.6%的基因,只經歷了一些微小變化,最終卻產生了迅速而巨大的后果,表現出奇異的行為:能夠控制火,以及依賴工具。實際上,只有幾萬年的時間,就使得我們展現出來讓自己變得獨特又脆弱的能力。我們獨特的素質,使我們這個物種在自然界贏得今天的地位。其他的大型動物沒有一種在各大洲都有“原住民”,也沒有一種在沙漠、極地以及雨林都能生活,更沒有一種在數量上可以超過人類。但是在人類獨有的素質中,有兩個現在已經危及自己的生存,那就是自相殘殺與破壞環境的潛力。這兩種潛在的破壞力使得其他動物望塵莫及。

01

生命在地球上,幾十億年前就出現了。我們的祖先大約在600萬年到1,000萬年之間才與黑猩猩、大猩猩分家,走上獨立的演化道路。起初,我們的祖先也不過只是一種猿,但是一連串的變化,使我們的祖先朝現代人類的方向演化。

第一個大變化大抵發生在400萬年前。根據化石,那時人類祖先在日常生活中已經以直立的姿態行走。直立姿勢讓雙手解放出來,可以做其他的事,結果雙手制作出工具為人類歷史揭開了新的一頁。

第二個大變化發生在300萬年前,人類加速分化成兩個支系:一個支系也是頭骨粗壯、頰齒巨大的粗壯南猿;另一個支系是頭骨纖細一點、牙齒也較小的非洲南猿。非洲南猿后來演化出腦容量較大的“巧手人”。“巧手人”有兩種:一種是“巧手人”,另一種是神秘的“第三種”。于是,到200萬年前,世上至少已有兩個甚至三個“原人”種。

第三個大變化是使用石器的習慣,這是人類主要的特征。直立人的石器與大腦使他們能有效地利用植物資源,扮演了更直接的角色,將兄弟物種推入滅絕的深淵。到了100萬年前,直立人終于跨出了既有的舞臺。他們的化石與石器開始在中東、遠東與歐洲出現。大約50萬年前,有些祖先的長相與早期的直立人已有差別,而與我們十分相似,所以稱他們為“智人”。人類終于彗星似的登上“智人”地位為地球史揭開了燦爛的一頁。然而,智人的出現根本算不上什么歷史事件。洞穴壁畫、房子、弓箭還得再過幾十萬年才出現。石器也沒有什么變化,直立人已經使用了100萬年了。“智人”較大的大腦并沒有讓他們的生活方式發生戲劇性的變化。

尼安德特人在13萬年前就出現了,可是大多數尼安德特人的標本都生存在74,000年前之后,而在4萬年前左右突然消失。10萬年前的尼安德特人工具,與4萬年前的看來也沒有什么基本的差別,在時空中都沒有變化,因為缺乏人類最重要的素質——創新。10萬年前到5萬年前的人類世界,只有歐洲與西亞住著尼安德特人。在非洲,那里的人形態上越來越像我們現代人。在東亞還有一些人類,從僅有的零星資料看,形態既不像尼安德特人也不像非洲的人。這三個族群至少一開始的時候,其工具、行為與有限的創新能力都非常原始。那就是“大躍進”發生的背景。這三個族群中,哪個能脫穎而出創造歷史呢?

“大躍進”的證據,在法國和西班牙最明顯,大概是在4萬年前。最早的現代人,我們稱他們為克羅馬儂人。克羅馬儂人的工具,顯示現代形態與現代的創新行為終于結合為一體。于是,可以安全獵殺兇猛動物的遠程武器出現了,例如帶倒刺的魚叉飛標槍、長矛拋射器以及弓箭。在南非的洞穴遺址,發現了異常兇猛的獵物的骨骼,像是成年的南非水牛與豬,在歐洲則有野牛、大角麋鹿、大角鹿、馬與大角羊。這意味著他們比先前的尼安德特人或中石器時代非洲人更能成功地取得食物。過去活過好幾個冰期的大型動物,許多都在最后這個冰期結束前滅絕了,這反映了新狩獵技術的卓越程度。被我們逼入絕境的動物,大概包括北美洲的長毛象、歐洲的長毛犀牛與巨型大角鹿、非洲的大水牛與巨型馬、澳洲的巨型袋鼠。很明顯,在我們的演化史上破天荒的輝煌時刻中,已經包藏了很可能導致我們滅亡的禍心。

最晚的尼安德特人仍然是十足的尼安德特人,而那時歐洲最早的克羅馬儂人已經出現了,他們的形態與我們完全一樣。由于現代人在非洲與中東早了好幾萬年出現,因此歐洲的現代人比較可能是“外來的”入侵者。當克羅馬儂人遇見原住民尼安德特人之后,我們能肯定的只有結果:在很短時間內,尼安德特人就消失了。賈雷德·戴蒙德推測其原因是克羅馬儂人帶來的疾病,以及直接的謀殺、驅趕,使得尼安德特人踏上了滅絕之路。克羅馬儂人展現了兩種特征:自相殘殺與破壞環境,種下了人類當前處境的禍根。

02

我們成為萬物之靈,憑的是文化特質,那些特質建立在我們的遺傳基礎上,賦予我們巨大的力量。我們的文化特征包括語言、藝術、基于工具的技術以及農業。然而,直到“大躍進”前夕,人類文化以蝸牛的速度發展了幾百萬年,那個速率受制于遺傳變化的緩慢步伐。“大躍進”之后,文化發展不再依賴遺傳變化。在過去4萬年中,我們的體質發生的變化微不足道,可是文化的演化幅度比過去幾百萬年大得太多了。因為那個變化,我們成為地球生命史上第一個有能力毀滅所有生物的物種。

大約10萬年前,最后一次冰期結束了,人類超越其他動物的速率增加了。我們占領了美洲,正巧發生了一場大型哺乳類大滅絕。不僅,農業興起了。再過幾千年,第一份書寫文件出現了,人類進入“歷史時期”,于是我們的技術發明的步伐開始有了記錄。同時,歷史文件也顯示,攻城滅國,殺人盈野成為常態,甚至受到欽羨和歌頌。

人類在地球上擴張,不只是征服先前無人居住的土地,還包括某些特定族群的擴張——他們征服、驅趕殺害其他的族群。我們成為彼此的征服者,也是世界的征服者。因此,我們的擴張表現出另一個人類特征,那就是我們有大規模戕害同種成員的習性。動物界不乏殺害同類的事例,我們的近親黑猩猩就是這么干的,所以這個特征在動物界有先例,也有前驅,但是人類殺害同類,以規模而言,動物界前所未見。

不同人類社群因擴張而產生沖突,沖突的結果,社群間的文化差異,影響很大。軍事與航海技術、政治組織以及農業,特別具有決定性,掌握先進農業技術的社群,人口較多,因此占軍事優勢——能夠支持一個職業軍人的階級或組織,而且對傳染病有免疫力——人口稀疏的社群不可能演化出對那些傳染病的抵抗力。那些文化的差異過去一度被誤認為是“遺傳差異”,于是人類史連篇累牘的盡是優秀先進民族征服了劣等原始民族的故事。實際上,沒有人提出過任何證據可以證明征服族群有優異的遺傳。

為什么歐洲人會到美洲與澳大利亞殖民,取代了土著族群,而不是美洲與澳大利亞的原住民,到歐洲取代白人族群?研究顯示,1492年,歐亞大陸上大多數人口都在使用鐵器,有文字與農業,組成擁有越洋船只的中央集權國家,正處在工業化的前夕。美洲有農業,有幾個大型中央集權國家,僅在一個地點有文字,沒有越洋船只或鐵器;在技術與政治發展方面,比歐亞大陸落后了幾千年。澳大利亞沒有農業、文字、國家、船只,仍處于與外界隔絕的情景中,使用石器,與1萬年前歐亞族群使用的相當。正是那些技術與政治發展的差異,使歐洲人能夠擴張到其他大洲上,而不是生物(人種)差異。那些現代擴張事例,歐洲人無往不利,無疑是占了槍炮、病媒、鋼鐵與政治組織的優勢。

然而,19世紀的歐洲人對那樣的問題有一個簡單的答案,該答案充滿了種族偏見。他們的結論是:歐洲在文化上先進一些,是因為歐洲人比較聰明,所以歐洲人注定了要征服、取代和殺戮“低劣”族群。19世紀的古典人類學,則傾全力創造一套“科學的”人種理論,解釋“人種”間的差異。在過去500年間,那些技術上的差異導致了嚴重的人間悲劇,殖民與征服的遺傳情緒強烈地影響了現代世界的結構。

文明興起的速率,各大洲不同,并不是少數天才造成的意外,也不是決定動物族群競爭結果的生物差異,更不是各族群平均發明能力的差異造成的結果——根本沒有證據顯示過有這樣的差異。文明興起的速率,各大洲不同,是生物地理對文化發展的影響造成的。如果歐洲與澳大利亞在12,000年前互換人口,那么那些被送到歐洲的澳大利亞土著會是日后侵入美洲與澳大利亞的族群。地理為演化立下的基本規則,無論是生物演化還是文化演化,所有生物都適用,當然也包括我們。

03

在自然狀態中,物種與物種,以及物種與環境,都保持平衡的關系。獵食者不會對獵物趕盡殺絕,草食動物也不會過度消耗植被。根據這個觀點,人類是唯一例外,不懂“平衡”為何物。以物種滅絕而言,在自然狀態中滅絕的速度怎么都比不上現代人類造成的滅絕,只有極少的情況是例外。這種極少的情況,可以用6,500萬年前大滅絕做例子,那一次可能是一顆天外流星造成的,恐龍時代因此結束了。由于演化過程中各種分化的速率非常緩慢,自然滅絕的數量也必然非常緩慢,否則地球上的物種早就死絕了。用另一種方式說,比較脆弱的物種很快就被淘汰了,在自然中持續生存很久的,都是非常強韌的物種。

每一次人類進入一個先前沒有經過居住過的土地,都會引發一波生物滅絕。渡渡鳥已經成了“絕種”的同義詞,它是印度洋中毛里求斯島上的“原住民”。自從1507年西方人登上毛里求斯后,島上的陸鳥與水鳥已經滅絕了一豐。夏威夷的鳥類也遭到同樣的命運,自從1500年前波利尼西亞人登陸后,就大量滅絕了。11,000年前美洲印第安人祖先進入新大陸后,美洲的大型哺乳類就大量滅絕了。在人類已經生活很久的老地方,狩獵技術若有重大突破,也會引發滅絕浪潮。阿拉伯羚羊是一種美麗的羚羊,在阿拉伯半島的沙漠中已經生活了100萬年,盡管早就是人類狩獵的對象,但直到1972年才成為瀕危動物,禍首是威力強大的來復槍。

印第安人“南進”,是人類史上規模空前的殖民探險事業。印第安獵人進入新世界后,發現到處都是大型哺乳動物:類似大象的長毛象和乳齒象,體重達3噸的地樹獺,體重達1噸的“哺乳類甲蟲”——與現存南美犰狳有親緣關系,體型似熊的河貍,體型似虎的劍齒巨貓,此外,還有獅、獵豹、駱駝、馬等等,可是它們都滅絕了。賈雷德·戴蒙德對此的解釋是,那些野獸可能遭遇了一場人類發動了“閃電戰”,迅速滅絕了——在任何一個地點,也許只需要10年。如果這個看法是正確的話,那就是地球生命史上,一顆天外流星結束了恐龍王朝之后,最大的一次大型動物集體滅絕事件。

人類在美洲與許多巨獸對陣,其實是人類發源非洲、殖民全球這首壯麗史詩的終篇——再也沒在大地可供人類征服、占據了。大約近100萬年前,我們的祖先從非洲“走出去”,進入歐亞大陸;約5萬年前,從亞洲進入澳大利亞。于是,地球上適合于人居的土地,只剩下北美洲和南美洲仍舊空無一人。在地圖上很容易看出,從亞洲進入美洲,最方便的路線就是越過白令海峽。白令海峽最后一次出現路橋的時候,是在25,000年前到1萬年前。他們一路上消滅了所有大型哺乳類的族群。一旦他們到達美洲的南端,新世界的大型哺乳類大多數就都滅絕了。

從1600年開始,人類經歷了空前的地理擴張。5萬年前人類,地球上大約只有幾百萬人,到了1600年,已達5億。5萬年來,人類的殺戮本領日益增強,加上1萬年前出現的磨制石器與農業,以及6000年前出現了金屬器,人類毀滅環境與其他生物的能力水漲船高。北美洲自1600年以來,滅絕的鳥類至少5種。現在世上大約有9000種鳥類,可是已經有108種鳥類滅絕了,包括它們的亞種。這些鳥類滅絕都是人類造成的。根據過去的田野生物學調查,有266種淡水魚生活在森林河流中。最近經過4年追蹤調查,只找到其中的122種——一半都不到。其他的144種,或者滅絕,或者族群急遽萎縮,或者只生存在人跡罕至的角落中。

04

《第三種黑猩猩》詮釋了適者生存、敗者滅絕的殘酷性和不可逆性,讓我們看到了一幅幅至暗時刻的歷史畫面。今天,我們的人口從1600年的5,000萬,已經增長到現在的60億,并且每年繼續增加2%。我們的技術每天都在進步,繼續改變地球與上面的居民。然而,物種因為我們逐漸增長的人口而毀滅,歸納起來其機制有四。

第一個機制:過度狩獵——殺戮的速度超過繁殖的速度——是我們消滅大型動物的機制,從長毛象到美國加州的大灰熊。

第二個機制:引入新種。有意或無意地將某地的土著物種引入其他地區。外地來的物種往往會客地上消滅土著種,或者把土著種當食物,或者疾病。受害者由于從來沒有與入侵者相處的經驗,所以無法及時演化出因應的對策。美洲栗樹就是因枯萎病滅絕的,致病的真菌來自亞洲,而亞洲栗樹就不怕那種真菌。同樣的,外來山羊與老鼠在海島上,消滅了許多植物于鳥類。

第三個機制:破壞棲境。每一物種都依賴別的物種,或是食物,或是棲境。因此,物種與物種聯系在一起,就像不斷分支出去的骨牌行。一行骨牌只要推倒一片,就會使其他的一些也倒下。

第四個機制:漣漪效應。滅絕一個物種可能使其他一些物種遭殃,那些物種滅絕后又會導致其他的一些物種滅絕。這就是漣漪效應。自然界的物種太多,彼此間又形成復雜的關聯,因此無法預見漣漪效應怎樣發生。50年前,沒有人預見那些大型動物滅絕后,會導致小食蟻鳥滅絕,以及島上森林物種組成的巨大變化。

目前人類導致的生物滅絕率比自然滅絕率高得太多了。據估計,地球上3000萬種生物,一半會在下個世紀滅絕。果真如此,現在的物種滅絕就是每年15萬種或1小時17種。世上9000種鳥類,現在每年至少滅絕2種。但在自然狀態中,一個世紀滅絕不到一種。也就是說,目前的速率比自然速率至少高200倍。

亞瑟·維希曼是荷蘭探險家、大學教授,他花了10年時間寫了一部巨著——《新幾內亞探險史》。他搜羅了所有關于新幾內亞的文獻,凡是他找得到的,都仔細整理過。之后,他逐漸明白,盡管探險家前仆后繼,可是他們卻一再重復前人的愚蠢錯誤:以夸張不實的成就傲人,拒絕承認釀成災難的疏忽,無視前輩的經驗,結果是一連串不必要的折磨與死亡。維希曼非常失望,于是預測:未來的探險家會繼續重復前人的錯誤。他總結全書的最后一句話充滿激憤:“什么都沒學到,什么都忘掉。”這或許就是“第三種黑猩猩”的認知。“第三種黑猩猩”印證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后期的觀點:每個人的身上都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動力。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我們為什么是人而不是黑猩猩?
引言,人類演化的大歷史
古人類為何只剩我們這一個分支
[生物探索]人類進化的10大謎團
智人崛起,征服全球
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族群競爭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北县| 积石山| 涿鹿县| 绵阳市| 乌鲁木齐市| 武鸣县| 始兴县| 高安市| 南召县| 漳平市| 庆阳市| 昌宁县| 永定县| 盐亭县| 苗栗县| 中牟县| 体育| 屏东县| 麻江县| 克拉玛依市| 胶州市| 南投市| 内丘县| 海安县| 乐昌市| 来宾市| 嘉义县| 前郭尔| 武宁县| 那曲县| 迁安市| 翁牛特旗| 长岛县| 武冈市| 峨眉山市| 八宿县| 金川县| 大方县| 玉树县| 盐山县| 杭锦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