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微信前幾天關于湖北省教育廳評選教師“十大美語.十條禁語”的報道,引發大家熱烈圍觀。對教師該說什么話,怎么說話,可謂眾說紛紜。
的確,教師的一言一行都對學生有重要影響,身為教師在學生面前應該做好表率,謹言慎行。
特別是,被稱為學生精神成長重要關懷者的班主任,更應講究說話的藝術,與學生、科任教師和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
言為心聲,也是一個人素質的直接顯現。班主任應該怎么說話?哪些話不能說?本期小編就來和您一起說說“班主任的忌語”。
班主任在班級管理過程中一定要慎言,切不可因言語不當影響管理。現在的學生既聰明又敏感,一不小心就會讓他們聽出點兒“意思”來。
有些話班主任要禁用。對于那些屢教不改的學生,班主任常常會在某種特定情況下無意識地對他們說:“走吧,反正我拿你也沒辦法。”此語一出后患無窮。學生會認為你真的沒有辦法了,故而更肆無忌憚,再則他也會對你失去敬意。一個老師拿學生沒辦法真的是很需要再學習的。任何問題都會有解決的辦法,關鍵是你對待問題的態度。管理問題生不能太急,也不能太沖動,要慢慢地、理性地去發現他們身上的突破口,一點點地去改變他們。
對于那些學習上、生活上有困難的學生,常常是在我們努力之后,如果他們仍然不見好轉,我們的耐性就會變成埋怨:“你真是笨到家了!”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我們不能讓所有的學生都達到同一高度。我們可以因人而異,讓他們有不同的進步。此語說出,就會讓他們為自己的退出找到一個再恰當不過的理由:“我笨所以我不會”“我笨所以我不行”。或許他們努力了之后正在懷疑自己是否需要堅持,結果我們先失去了耐性,無形中把學生引向了另一條路。
面對家長,我們切不可說出:“您的孩子真的是無可救藥!”這樣我們就會失去一個很好的合作伙伴。對于學生的教育單靠學校是不行的。這句話一旦說出口,就會出現兩種結果:一種結果是家長放棄對學生的教育,這種放棄是一種心理放棄,造成家長以后更遷就學生的各種錯誤,只因老師一句話:他無可救藥。一種結果是家長對你有看法,不再信任你,開始從心理上排斥你,以后你的工作更難做。一句話失去一個合作伙伴,一句話失去一個學生,我們是否該禁用這句話呢?
當科任教師向你反映班里某個學生“很煩人”時,你且不可隨口說出“他真的很煩人”。科任教師只是談自己的一點感受,若班主任加以肯定,就會加深科任教師對該學生的不好印象,既影響師生感情,也會影響到對該學生的教育。科任教師以這種方式反映學生的情況時,班主任要從另一個方面指出該生的優點或長處,借機轉變科任教師對學生的認識,幫助科任教師全面了解學生。班主任應調解師生情感而不是加快“分裂”。
一句話可以傷害一個學生,一句話也可以拯救一個學生。班主任一定要慎言! 班主任慎言是一種修養,是一種智慧,是一種責任。
班主任與家長溝通的四大“忌諱”:
第一:忌諱說孩子不聰明。
第二:忌諱只談缺點沒有優點。
第三:忌諱對人不對事,翻陳年老賬。
第四:忌諱只報憂不報喜。
以下十二種語言班主任不能和學生說:
1.明天叫你家長來,叫不了來,你就別上課了。
2.你是不是覺得你比別人水平高,你是不是認為你比別人能行。
3.想一想,你是怎么回事,想不通,就別回家了。
4.你怎么這么沒有出息,連作業本也忘了帶,你怎么忘不了你自己。
5.你臉皮真厚,要是我,早找個地縫鉆進去了。
6.你家長辛辛苦苦讓你上學,你卻不好好學習,還專門愛花錢。
7.你看你前面的同學比你好,你右面的同學比你好,左面后面的同學都比你好。
8.完了,你太沒用了,這輩子算沒有出息了。
9.你瞧你想個什么,根本就不象是我的學生。
10.今天怎么來晚了,別解釋,站半天。
11.現在正在上課,你在那里做什么小動作,你站起來。
12.你看你是個什么人,根本就不象個人。
班主任要像春風一樣,去溫暖孩子的心,像路標一樣,為孩子指明前進的方向,像舵手一樣,及時指出孩子的錯誤和不足,及時糾正前進的方向。
(中國教師報編輯劉婧根據網絡資料綜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