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尿管漏尿的護理
近年來,氣囊尿管留置導尿因具有操作簡便,固定穩妥病人放置尿管后行動方便等優點而被廣泛應用于臨床。但在使用中我們常會遇到部分病人特別是老年女性患者留置氣囊尿管后出現漏尿的問題,影響了病人的舒適度,增加了護理工作量。現將我在臨床工作中漏尿發生的原因分析及相應處理對策綜述如下,供大家參考:
1.資料與方法
我科2011年1月-12月為老年女性患者留置導尿124例,其中發生尿液外漏28例,占總數22.58%,124例患者均留置一次性硅膠雙腔導尿管(蘇州市麥克林醫療器械制品有限公司,批號73013203-X),嚴格按導尿操作技術流程留置尿管。年齡在60歲-95歲,平均年齡82歲。住院時間8-35d,平均14d,留置尿管1-7d發生漏尿1O例,留置尿管7d以上發生漏尿18例。
2.原因分析及護理
2.1 夾管時間不當。為了鍛煉膀胱的功能,我們傳統采取間歇性夾管放尿,一般每2-3小時或患者有尿意時放尿。本組患者中有5例是因夾管時間過長而漏尿,我們采取個體放尿方法進行夾管鍛煉,對于清醒患者,當其感到尿意時開放尿管排盡后再夾閉尿管,基本按照生理反射進行排尿。當大量輸液時則適當縮短放尿時間。
2.2 氣囊注水量不當。使用氣囊導尿管時,氣囊注水量應嚴格按照其說明書規定,過少,使氣囊不能充分與尿道相嵌,容易導致尿道外溢尿或脫出。而注水量過多將尿管前端的引流抬起,懸浮于膀胱腔內,當膀胱內尿液較少時,尿管的引流位于尿液平面以上,無法經尿管引出導致漏尿,注水量過多導致氣囊內壓力過大,氣囊內壓力大對膀胱頸、尿道內口壓力過大,易致膀胱痙攣,而且也壓迫尿管致引流不暢,患者一直有想排尿的感覺,不時用力排尿,本組患者中6例尿管氣囊內水量為30ml,予抽出5-10ml后漏尿停止,2例尿管氣囊內水量分別7ml和9ml,予再注入10ml后漏尿好轉。
2.3 尿管引流不暢。本組4例漏尿患者系非氣囊因素引流不暢所致,其中因體位不當引起尿管受壓、扭曲、反折3例,通過及時排除這些不良因素后尿管引流通暢,未再漏尿。一例因尿路感染尿液混濁引起尿管堵塞,予呋喃西林膀胱沖洗后,引流通暢。
2.4 尿管型號不當。本組2例患者因尿管過細(12號)而漏尿,尿管過細,老年女性因尿道括約肌及盆底肌肉松弛,導尿管水囊與尿道內口不能緊貼,造成尿管周圍漏尿I
2.5 尿管插入深度不當。本組3例漏尿患者由于深度不當而發生漏尿。插入過淺,氣囊未達到尿道口,在尿道內病人脹痛,腹壓增高使尿液外滲;插入過深,當膀胱不充盈時,由于導尿管頭端落在膀胱底或膀胱體處,而非膀胱三角區,三角區內尿液沿尿管流出,將尿管變為引流管。插管見尿后再進lcm
2.6 老年女性患者自身生理特點造成漏尿老年患者長期臥床,因尿道括約肌及盆底肌肉松弛造成漏尿對此類患者排除以上六種原因后遵醫囑給予口服酒石酸托特羅定(南京美瑞制藥有限公司,2mg/片)2mg每日2次,托特羅定為競爭性M膽堿受體阻滯劑,用于緩解膀胱過度活動所致的尿頻尿急和緊迫性尿失禁癥狀,本組6例患者經口服藥物后1-2天后漏尿均停止。
3.小結
導尿前正確評估患者,根據患者實際情況選擇不同型號的尿管,導尿時依據患者的情況氣囊內注適量的水,導尿后因注意觀察引流管的情況,發現不通暢及時處理。留置導尿后盡早夾管鍛煉,防止膀胱失用性痙攣。長期留置導尿管者常規膀胱沖洗,鼓勵患者多喝白開水,每日至少2500ml,以減少尿垢的形成。我們在臨床工作中應正確分析漏尿產生的原因,及時采取正確的措施,盡量減少漏尿的發生,減輕病人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