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慢性腎小球腎炎

慢性腎小球腎炎

●概述

西醫

慢性腎小球腎炎(chronicglomerulonephritis)是由多種病因引起,通過不同的發病機理、具有不同病理改變、原發于腎小球的一組疾病。其臨床特點為病程長(超過1年),多為緩慢進行性。尿常規檢查、沉渣檢查常可見紅細胞,除蛋白外,大多數患者有不同程度的高血壓及腎功能損害。

本病是內科常見病、多發病,本病可以發生于不同年齡,以青壯年為多見。雖然急性腎炎可以發展成慢性腎炎,但大多數慢性腎炎并非由急性腎炎轉變而來,而是一開始就是慢性腎炎的過程。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的毫無癥狀,有的可有明顯水腫、尿檢異常(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和高血壓等癥狀,有的甚至出現尿毒癥才被發現。本病預后較差,因此應早期診斷,積極治療。

診斷標準

1.起病緩慢,病情遷延,臨床表現可輕可重,或時輕時重。隨著病情發展,可有腎功能減退。貧血、電解質紊亂等情況出現。

2.可有水腫、高血壓、蛋白尿、血尿及管型尿等表現中的一種(如血尿或蛋白尿)或數種,臨床表現多種多樣,有時可伴有腎病綜合征或重度高血壓。

3.病程中可有腎炎急性發作,常因感染(如呼吸道感染)誘發,發作時類似急性腎炎之表現。有些病例可自動緩解,有些病例可病情加重。

中醫

根據本病的臨床表現,似屬于中醫"水腫""虛勞""腰痛""血尿"等范疇。

●中西醫結合治療的原則與方法:

80年代以來國內廣泛開展了腎穿刺活檢工作,許多中醫、中西醫結合工作者通過腎穿刺活檢病理與中醫辨證的相關性研究,發現治療慢性腎炎要注意以下幾點:

①不同病理類型的腎炎臨床表現各異,中醫辨證分型也有所不同,如膜性腎病與IgA腎病就有很大的差異。

②臨床應根據不同病理類型選擇不同的治療方案。如微小病變對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療效較好,但容易復發,長期使用又有明顯的副作用。若同時配合中醫藥治療,不但可以提高療效,減少復發,還可能減輕其毒副作用。特別是對IgA腎病、局灶節段性腎小球硬化、膜增生性腎炎等西醫治療較為棘手的慢性腎炎,滋陰益腎,益氣健脾、清利濕熱、活血化瘀等治則的中醫藥治療可獲一定的療效。

③不同病理類型的慢性腎炎,不但影響其治療效果,而且影響其預后。膜增生性腎炎不僅療效較差,而且預后也不佳。

④采用中醫辨證分型時,只有將本證和標證聯系起來,方能對疾病病機有更完善的認識。

●中西醫綜合治療

一般措施

對有水腫、大量蛋白尿和(或)血尿、高血壓、腎功能受損者,應強調適當的休息。對有水腫、高血壓及腎功能差者,注意限制食鹽入量,液體入量亦不宜過多。腎功能不良的慢性腎炎患者,蛋白質入量不宜過高。

西醫治療

1)利尿:有水腫的慢性腎炎患者,常應用利尿藥物以減輕癥狀,常用的利尿藥有噻嗪類利尿藥,口雙氫克尿噻,亦可與保鉀利尿藥安體舒通或氨苯蝶啶合用。水腫重者可用強利尿劑如速尿等。如水腫嚴重,血漿白蛋白明顯下降<15g/L1.5g/dl)者,可給以血漿、血漿白蛋白等以提高血漿膠體滲透壓后加用利尿劑以加強利尿效果。

2)降壓:有高血壓的慢性腎炎患者,往往病情惡化較快。所以控制血壓對這些患者是非常重要的治療措施。但降壓不宜過快或過低,以防血流量迅速減少,加重腎功能損害,常用的降壓藥物可以聯合使用。噻嗪類利尿藥或速尿等,對貯水貯鈉導致血容量擴張引起的高血壓有效,還有降低外周血管阻力的作用。血壓較高者可選用利血平、肼苯達嗪、甲基多巴、可樂寧等。低壓唑及硝普鈉作用快而猛,故應慎用。在腎功能差的患者,因硝普鈉排出困難易蓄積中毒,更要慎用。大劑量受體阻滯劑(如心得安可逐漸加量至100mg/日對腎素依賴型高血壓有效,頑固難治的高血壓,可用琉甲丙脯酸(captopril12.525mg,一日3次,降壓效果明顯。

3)特殊治療:糖皮質激素及細胞毒類藥物仍為目前治療慢性腎炎的主要藥物。可采用強的松4060mg/日,頓服或分次服用,68周,有效者漸減少用量,每2周減原用量的10%~20%,減量到1520mg/日時,可改為隔日服1次的辦法或原量維持一段時間,以防止反跳,全療程不應少于1年。或與鹽酸氮芥靜脈注射合用(1療程總量為1.52mg/kg體重,腎功能差者慎用),或強的松4060mg/日與環磷酞胺100200mg/日(口服或靜脈注射,1療程總量為68g,肝功不良者禁用)合用。亦可根據病性及用藥后的反應,先用硫哩瞟吟、長春新堿或苯丁酸氮芥,抗凝及抗血小板凝集藥物如肝素、潘生丁、阿斯匹林等亦可聯合應用。

中醫治療

辨證治療

1)水腫期:此期病因病機有虛實兩方面,實為風邪外侵,水濕內停,氣滯血瘀,虛則主在脾腎,可表現為氣陰兩虛,脾腎陽虛等。

①風水相搏:

本型多見于慢性腎炎急性發作者。由于體虛感受風邪,邪客肌表內舍于肺,肺失宣肅,水道不通,乃致風水相搏,風遏水阻,泛濫肌膚而發為水腫。

證候:頭面部先腫,繼而遍及全身,水腫按之凹陷,但恢復較快,水便不利,并伴有惡寒發熱,骨節酸沉,咳嗽胸悶,或咽痛,舌淡苔薄,脈浮緊或浮數。體檢呈腎炎面容,血壓大多數升高,尿檢有蛋白、血尿、管型尿等。

治法:宣肺利水。

方藥:越婢加術湯合五皮飲加減。藥用陳皮、茯苓皮、桑白皮、大腹皮、生姜皮、牛膝、車前子、麻黃、石膏、白術。外感風寒者和(或)素體陽虛者,可用麻黃附子細辛湯合五皮飲,以溫陽解表散寒。外感風熱者,加連翹、菊花、荊芥以清熱解表。此為急則治之法,表證去則應因證治之。

②脾虛濕困:

本型多見于慢性腎炎患者病程較長者,由于水濕內停,濕邪困脾,脾氣被遏,則氣傷而運化呆滯,由此導致水腫日久不消。

證候:面色萎黃或蒼白,腹大脛腫,脘悶腹脹,甚或上泛清水,納少,少氣懶言,神疲乏力,體胖,苔白,脈儒緩。體檢雙下肢指凹性浮腫,甚者伴有腹水。尿檢有大量蛋白尿。血漿白蛋白降低。

治法:健脾利水。

方藥:防己黃芪湯合春澤湯加減。漢防己、生黃芪、白術、茯苓、豬苓、澤瀉、黨參、桂枝、生姜、大棗。方中以黃芪益氣固表,防己利水濕;白術、甘草培土勝濕,生姜、大棗調和營衛。通過臨床觀察,慢性腎炎普通型和腎病綜合征屬脾虛之證者較為多見,因而應用本方的機會也較多,據我們臨床觀察,藥后患者不僅癥狀改善,部分患者還可見尿蛋白逐漸減少。我們應用本方時,黃芪量一般小于30g,不宜大量。個別病例由于黃芪量大,反見尿量減少,水腫加重。對于腎炎水腫患者,由于肺脾氣虛,表氣不固常自汗出而易感風寒者,我們常以本方合玉屏風散,即本方加防風。為加強防己黃芪湯的利水消腫作用,我們常于本方加車前子、懷牛膝。春澤湯是在五苓散化氣利水的基礎上,再加人參以增益氣之力,本方氣味平淡,無壅中之弊,藥后常使尿量增加,而水腫消退。由于本方益氣活血、化氣利水并進,故可恢復正常的水液代謝,正如《素問·經脈別論》所云:"飲入于胃,游溢精氣,上輸于脾。脾氣散精,上歸于肺,通調水道,下輸膀恍。水精四布,五經并行"。小便利則有害之水邪得以排除,正常的津液得以敷布則口渴自止。

③脾腎陽虛:

本型多見于慢性腎炎病程日久水腫不退的患者。由于脾陽不足,不能制水,腎陽虛衰,不能主水,以致水濕泛濫,泛溢肌膚,甚至全身漫腫。

證候:全身高度浮腫,甚至胸腹水并見,面色光(白光)白,皮膚發亮,按之之凹陷恢復較慢,伴畏寒肢冷,腰酸腿痛,倦怠肢軟,腹脹納差,大便搪薄,舌體胖大而潤,苔白滑或膩,脈沉遲無力。

治法:溫腎健脾,通陽利水。

方藥:偏脾陽虛者,用實脾飲。制附片、干姜、茯苓、白術、大腹皮、川樸,廣大香、大瓜、甘草、白寇仁。偏腎陽虛者,用真武湯合五皮飲。制附片、干姜、茯苓、白術、白芍、桑白皮、陳皮、大腹皮、牛膝、車前子。實脾飲與武湯同為溫陽利水之劑,二方相較,實脾飲重在溫運脾陽,真武湯主要溫補腎陽而利水,臨床運用時當細為分辨,但需注意的是,臨床脾腎陽虛往往并存,再者,脾陽虛,腎陽虛,兩者相互影響。臨床治脾不宜忘腎,溫先天以暖后天,治腎不宜忘脾,溫后天以暖先夭。故兩方臨床上需結合化裁,以治脾腎陽虛水腫癥。兩方皆為辛溫助陽散寒利水之劑,水腫消其大半,則應易真武湯為濟生腎氣丸法,以陰陽雙補,陰中求陽,化氣行水,勿致辛溫劫傷真元。

④氣滯水停:

蓋因水停三焦日久,阻塞氣機,或因肝郁氣滯,肝失疏泄,皆使氣機不暢,水道不通,終致氣滯水停而成水腫。

證候:除水腫外,必有脹滿較著如膺脹膨大,胸腹滿悶,呼吸急促,四肢腫脹緊迫光亮,小便不利,或有脅痛,舌質暗苔白,脈沉弦。

治法:行氣利水。

方藥:導水茯苓湯加減。茯苓、澤瀉、麥冬、白術、桑白皮、紫蘇葉、檳榔、木瓜、大腹皮、陳皮、砂仁、木香、燈芯草。本方是行氣利水的代表方劑,主要用于腎炎水腫證屬氣滯壅塞不通,水道因之不利。宗"氣行則水行"之旨,本方行氣與利水并進,行氣之中又重在宣降肺氣及疏理脾氣,俾肺得清肅,脾能健運,則水濕自去。方中桑白皮清肅肺氣,大腹皮、檳榔寬中導滯;陳皮、砂仁、木香、紫蘇葉,斡旋中焦氣機;茯苓、澤瀉,燈草淡滲利水;白術、木瓜燥濕醒脾;麥冬清熱養陰,以防利水傷陰。通過臨床觀察,氣滯水腫者運用本方后常使尿量驟增,水腫迅速退。

⑤濕熱蘊結:

由于土壅木郁,三焦氣化不利,水濕內蘊,積久化熱,熱蒸濕郁,濕熱搏結,水腫乃成。

證候:頭面與下肢浮腫,甚至全身浮腫,皮膚或黃,身熱汗出,口渴不欲飲水,脘腹痞滿,食少納呆,尿黃或呈茶色,淋漓澀涌,大便不爽,舌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法:清熱利水。

方藥:三仁湯加減。淡竹葉、川樸、滑石、通草、法半夏、白寇仁、苡煎仁,杏仁、車前子、白茅根。本方以杏仁升宣肺氣,寇仁芳香化濕暢口,苡仁滲濕導下;配以半夏、川樸苦溫除濕;通草、滑石、竹葉清利濕熱。共奏宣化暢中,清熱利濕之效。臨床藥理研究證實:淡竹葉雖利尿作用弱,但增加尿中氯化物的作用較豬苓、黃芪、木通還強、滑石、通草有明顯的利水作用。此處不用疏鑿飲子、八正散清熱利水者,緣慢性腎炎,正氣多虛,不耐損害也,此處取三仁湯芳香清化、使氣清濕去,而無苦寒傷陰敗胃之弊。

⑥血瘀停滯:

慢性水腫日久不消,邪入絡脈,以致絡脈瘀阻,蓋因血能病水,水能病血之故,長此以往則瘀水互結互化,從而導致本病的發生。

證候:一病程較長,水腫皮膚有赤縷血痕,尿血,皮色蒼黯粗糙,舌質紫暗或有瘀點、瘀斑,或見爪甲青紫,脈澀等。

治法:活血利水。

方藥:當歸芍藥散加減。當歸、川穹、赤芍、茯苓、澤瀉、白術、懷牛膝、車前子。當歸芍藥散出自《金匾要略》,是治療瘀血水腫的代表方劑。本方用于腎炎水腫有如下兩種情況:一是水腫患者有瘀血的指征,如面唇發黯、舌暗或有瘀斑等;二是女性腎炎水腫者,常有痛經及月經不調史,如月經后期,量少色暗有塊等。且水腫常于經前加重。運用本方時臨床常將赤、白芍合用。眾所周知,血與水的關系甚為密切,血不利則為水,而水停又可加重血瘀。因此凡遇血瘀水停者,活血利水實為關鍵的一環。本方以當歸、赤芍、川穹養血調肝活血;以白術健脾運濕,配冬、澤滲濕泄濁,如此肝脾兩調,活血利水并進,藥后常瘀血去,腫漸消,現代藥理研究證實:當歸、川穹、赤芍具有擴張血管、抗栓、抗凝的作用;而茯苓、澤瀉具有很好的利尿消腫作用。從辨病角度而言,慢性腎小球腎炎時腎小球毛細基底膜免疫復合物沉積,增生增厚,腎小球動脈硬化。內皮細增生,系膜增生,皆屬于血瘀的范圍,臨床各型水腫,適當應用活血化瘀藥,皆有抑制其病理改變,促進利水的作用,并非只有出現明顯血瘀征象者,才可應用。

⑦陰虛水腫:

由于本病病程綿長,日久傷陰,或過用激素,溫補之品耗傷陰津,加之水腫本身即可傷陰(血管水分有余,而血管內水液不足),故臨床陰虛水腫也頗為常見。

證候:水腫口渴,渴不多飲,腰膝酸軟,手足心熱,心煩不寐,面部潮紅,舌紅少苔,脈細數。 治法:養陰利水。

方藥:豬苓湯(《傷寒論》)川豬苓,茯苓、澤瀉、滑石、阿膠、懷牛膝、車前子。豬苓湯為育陰利水的代表方劑,主要適用于濕熱蘊結陰液虧虛者,本方以豬苓、在苓甘淡利水,澤瀉咸寒滲泄腎濁;滑石利水道;阿膠滋陰清熱;全方共奏滋陰利水之功效。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利尿、調整機體內水液代謝、改善血液循環和血液動力等功效。低蛋白血癥、水腫甚者,方中可重用阿膠至30g,《醫學衷中參西錄》有重用阿膠治陰虛水腫的記載,亦可加用鱉甲、龜版等,以滋陰充脈利水。 由于慢性腎炎水腫持續較長,病情變化多端,每多虛實夾雜。故需辨證辨病相結合,詳察病情輕重,謹守病機分清主次;在治法組方上要知常達變,根據病情需要,有時可將兩法或三法合用,如導水茨苓湯是宣肺利水與行氣利水合用。有時是先攻后補,有時攻補兼施,方能取得較好療效。

2)水腫消退期(或從無水腫者):

本期(或無水腫型慢性腎小球腎炎)病機以正氣虧虛為主要矛盾,根據正虛不同,臨床常見以下證型。

①脾腎氣虛:

慢性腎炎發展至水腫消退階段,脾腎必受所找,即使無有水腫者,由于慢性腎炎遷延日久,亦必有脾腎虧虛。

證候:面色蒼白或淡黃無華,氣短倦怠,食少納差,食入腹脹,大便搪薄,腰膝酸軟,小便頻數清長,夜尿頻多,舌淡胖苔薄,脈沉弱。

治法:益氣健脾、固腎攝精。

方藥:補中益氣湯加減。黃芪、人參、白術、當歸、陳皮、柴胡、升麻、甘草、菟絲子、山英、懷牛膝、桑螵蛸。補中益氣湯是調補脾腎、益氣升陽、甘溫除熱的代表方劑。對于慢性腎炎證屬脾氣虛者,常選用本方。方中黃芪,人參健脾益氣;白術健脾化濕;陳皮理氣和胃以防補而壅滯;氣血同源,氣虛易致血虛,故用當歸以補血。柴胡、升麻益氣升提,甘草調和諸藥。本方益脾氣而無補腎之功,故加菟絲子,懷牛膝滋補腎精;山萸肉、桑螵蛸溫腎固攝澀精。腎氣虛明顯者,加用水陸二仙丹、藥用金櫻子、芡實等以補腎固精。氣虛夾瘀者,加桂枝茯苓丸,益氣補腎、活血化瘀。

②脾腎陽虛:

慢性腎炎水腫消退階段,并不意味著脾腎陽虛病理機理的撤除。腎陽不足,命門火衰,則不能生上;脾陽虛衰,久必及腎,終成脾陽腎陽兩虛。

證候:面色(白光)白,腰膝酸痛,畏寒肢冷,倦怠無力,納差腹脹,便溏,夜尿頻多,舌體胖潤,邊有齒痕,脈沉細或沉遲無加水腫時消時現。

治法:溫補脾腎。

方藥:濟生腎氣湯(《濟生方》)。生地、丹皮、茯苓、澤瀉、山藥、山萸肉、制附片、肉桂、牛膝、車前子。濟生腎氣湯是溫補脾腎的常用方劑。該方具有溫補脾腎化氣行水之功。用于慢性腎炎證屬脾腎陽虛者,每能取得較好療效。方中以腎氣丸補益腎陽,加牛膝、車前子利水滲濕:方中附子不僅溫腎陽,而且可助脾陽。現代藥理研究證實:本方具有擴張外周血管、降低血壓、抗炎、利水等功效。若脾陽虛明顯者,去肉桂加桂枝、黨參、生姜以辛甘溫脾助腎。

③肝腎陰虛:

本證多因溫補脾腎太過,或用激素較長,日久傷陰所致。

證候:面紅煩燥,口干咽燥,渴喜冷飲,腰膝酸軟,手足心熱,目睛干澀,或視物模糊,尿色黃,大便干結,舌紅少津,脈象細數。

治法:滋養肝腎。

方藥:六味地黃湯。生地、山藥、山萸肉、丹皮、茯苓、澤瀉。六味地黃湯是滋補肝腎的基礎方劑,也是當代治療腎炎證屬腎陰虧虛公認的常用方。方中重用地黃滋養腎陰是為主藥,輔以山萸肉、山藥兼顧肝、脾之陰,以澤瀉、茯苓、丹皮為佐,滲濕瀉火,正如《醫方論》所說:"有熟地之膩補腎水,即有澤瀉之宣泄腎濁以濟之;有萸肉之溫澀肝經,即有丹皮之清瀉肝火以佐之;有山藥之收攝脾經,即有茯苓之淡滲脾濕以和之。藥有六味,而有開有合,三陰并治,間補方之正鵲也。"可見本方的組成特點是以補為主,補中有瀉,寓瀉于補,通補開合,相輔相成。我們臨床上常以生地易熟地,因為陰虛易生內熱,生地性寒,在滋陰補腎的同時,兼具清熱之功,且其滋膩礙胃之弊亦遜于熟地,故選生地較熟地更適宜,生地用量一般為1530g。如肝腎陰虛,肝陽上亢,表現為頭暈、脹痛、兩耳轟鳴者,加菊花、枸杞、夏枯草、刺蒺藜,即杞菊地黃丸加夏枯草、刺蒺藜以滋陰平肝;舌燥咽干為主癥者,可用本方加麥冬、五味子、忍冬藤,即麥味地黃丸加忍冬藤;兼夾濕熱者,加石葦、滑石、車前子、白花蛇舌草、白茅根等清利濕熱;兼夾瘀血者,合血府逐瘀湯加減,滋陰補腎,活血化瘀。

④氣陰兩虛:

氣陰兩虛證是慢性腎炎臨床最常見的證型,主要原因是慢性腎炎一部分病人過多使用激素治療,激素易致病人出現陰虛內熱,隨著激素的減量,又逐漸轉化為氣陰兩虛證,再者,慢性腎炎病情纏綿反復,在其病變過程中,氣虛者,日久氣損及陰,腎陰虛者,日久陰損及氣,最終皆可導致氣陰兩虛。陰陽兩虛證經過治療后,病情好轉,也可以轉化為氣陰兩虛證。

證候:全身乏力,腰膝酸軟,畏寒或肢冷但手足心熱,口干而不欲飲,納差腹脹,大便先干后稀,小便黃、舌暗紅,舌體胖大則有齒痕,脈沉細而數或弦細。

治法:益氣養陰。

方藥:參芪地黃湯。人參、黃芪、生地、丹皮、生地、山萸肉、茯苓、澤瀉生姜、大棗。參芪地黃湯是治療慢性腎炎證屬氣陰兩虛的常用方劑。本方即六味地黃湯加人參。黃芪而成。方以人參、黃芪益氣健脾,六味地黃湯滋養腎陰,共扶氣陰兩虛之本。

我們臨床體會慢性腎炎氣陰兩虛證有以下臨床特征:

①氣陰兩虛證,既有氣虛特點,又有陰虛特點,為氣虛證和陰虛證的中間證型;

②氣陰兩虛證并非氣虛證、陰虛證各半,有的偏氣虛,有的偏于陰虛;

③氣陰兩虛證的表現還有些是非典型的氣虛或陰虛證,如畏寒或肢冷、但手足心熱,下肢涼而手心熱,口干而飲水不多,舌體胖大邊有齒痕,大便先干后稀等;

④脾腎、肺腎及心腎氣陰兩虛多是指脾氣虛腎陰虛,肺氣虛腎陰虛,心氣虛腎陰虛;

⑤腎氣陰兩虛證具有腎陰陽兩虛證的特點,但程度較輕,兼水腫亦少,即使有水腫也很輕;

⑥臨床上以脾腎氣陰兩虛最為多見。

益氣養陰是氣陰兩虛證的基本治則,但益氣容易,養陰較難,加之益氣大過又有傷陰之弊。因此,在臨床治療時必須詳加審析,遵循"平治于權衡""以平為期"的原則。具體注意事項有三:

①必須明辨氣虛和陰虛的主次而調整益氣藥和養陰藥的比例。如以氣虛為主者,重在益氣;陰虛為主者,重在養陰;而氣陰兩虛均衡者,則益氣養陰并重;

②必須明辨臟腑定位而選用相應的方藥,肺腎氣陰兩虛者,常用麥味地黃湯加減;心腎氣陰兩虛者,常用生脈飲合六味地黃湯加減;脾腎氣陰兩虛者,常用參芪地黃湯加減;腎氣陰兩虛者,常用大補元煎加減等。

③根據不同兼夾證而配合相應的治法,如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利水消腫等。

水腫消退期常見以上證型,在補的過程中,還要注意活血化瘀藥的應用,因為"血瘀"貫穿慢性腎小球腎炎整個病變過程的始終。常用針對性活血藥有丹參、赤芍、益母草、澤蘭等,目前研究這些藥物皆有擴張腎血管、抑制腎小球基底膜免疫復合物沉積、改善本病的凝血機制障礙等作用。

專方驗方

1)益母草膏:益母草120g,加水800m1,煎至30m1,去渣,4次分服,每日2次。

2)芡實合劑:芡實30g,白術10g、茯苓12g、山藥15g、繭絲子24g、金櫻子24g、黃精24g、百合18g、枇杷葉gg。適用于慢性腎炎證屬脾腎氣虛,蛋白尿長期不消者。尿中蛋白過多者,可加山楂肉15g,有紅細胞者,可加旱蓮草18g

●非藥物療法及其它治療方法

飲食療法

1)鯉魚湯:鮮鯉魚一條,重500g左右,去腸雜,生姜15g,蔥1530g,米醋3050m1,水燉,不放鹽,喝湯吃魚,適用于慢性腎炎水腫久久不消者。

2)玉米須煎劑:玉米須60g(干),洗凈煎水服,連服6個月,用于兒童慢性腎炎輕度水腫或尿蛋白不消者。

3)白果蛋:白果5個,雞蛋:1個,將蛋殼穿一個小洞,將白果肉裝入蛋中,用袋封口,在飯鍋上蒸熟,每日吃12個。

●中西醫結合治療經驗及最新治療進展

1.胡仲儀等報道189例慢性腎炎均經穿刺活檢作病理組織分型。其中西藥對照組77例,總有效率55.8%;單純中藥組62例,總有效率67.3%;中西醫結合組50例,總有效率86%。認為中西醫結合對系膜增生性腎為及膜腎病療效優于對照組。對于1gA腎病、膜增生型及局灶硬化性腎炎,西醫治療較為棘手,運用益氣健脾、清熱利濕、活血化瘀等中藥治療可獲得一定療效。

2.周柱亮等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系膜增生性腎炎161例,辨證分為脾腎氣虛型、脾腎陽虛型、氣陰兩虛型、肝腎虛型四型,并配合激素、免疫抑制劑。潘生丁以及對癥處理。結果完全緩解100例,基本緩解18例,好轉34例,無效9例。經18年的隨訪,凡獲緩解者病情穩定。

●療效標準

1.完全緩解水腫等癥狀與體征完全消失,尿蛋白檢查持續陰性,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持續小于0.2g,高倍鏡下尿紅細胞消失,尿沉渣計數正常,腎功能正常。

2.基本緩解水腫等癥狀與體征基本消失,尿蛋白檢查持續減少50%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3個,尿沉渣計數接近正常。腎功能正常或基本(與正常值相差不超過15%)。

3.好轉水腫等癥狀與體征明顯好轉,尿蛋白持續減少一個(+),或24小時尿蛋白定量持續減少25%以上,高倍鏡下尿紅細胞不超過5個,腎功能正常或有改善。

4.無效臨床表現與上述實驗室檢查均無明顯改善或加重。

●預后

慢性腎小球腎的預后因各種根底病理類型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異。一般來說,高血壓型者預后較差,普通型及急性發作型較好,但如有較明顯的高血壓及(或)腎功能損害,則預后亦不好。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自制黑大豆丸治慢性腎炎
【名醫秘方】七十名中醫臨證特效方:《補通消水湯》治療慢性腎炎
水腫的3種分型及聯合用藥推薦
醫生:8種常見腎病中成藥,快收藏起來、以...
治療腎臟病的經典方劑
凡慢性腎炎,臨床有水腫、蛋白尿者宜從脾腎論治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荃湾区| 兴国县| 邢台市| 陵川县| 泰来县| 邵阳县| 三台县| 宁海县| 贵溪市| 鹿邑县| 周至县| 绥宁县| 清新县| 西平县| 昆明市| 民县| 无为县| 广元市| 广东省| 壶关县| 靖远县| 桦甸市| 交城县| 湖口县| 桂阳县| 陆川县| 浦县| 乌拉特后旗| 高碑店市| 库尔勒市| 台北县| 新竹市| 江永县| 巴林右旗| 和平区| 呈贡县| 西吉县| 白水县| 罗山县| 承德市| 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