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品家居:無論浮雕還是鏤空雕刻,再精彩都是家具產品的局部,如果這些裝飾部件不能喝家具產品整體協(xié)調,那么就只能說是“淫巧”了,更不能說是和我國“天人合一,本然天成......”的傳統(tǒng)文化相合,本篇我們就偏重于“器”——把浮雕和鏤空雕刻放在產品里看,整體的欣賞我們明清家具的美。
四 明式家具雕刻藝術的形式美學特征
由于歷史的原因,把明式家具稱之為藝術品,至今不過幾十年時間,對其認識與了解仍處于 起步階段。一個時期以來,有些人認為明式家具的特征是簡潔而樸素,因而排斥明式家具的紋飾與雕刻,乃至出現(xiàn)了非光素不足取的偏激觀點。事實上,紋飾與雕刻 在明式家具中無所不在,即使被列入光素家具的一類,也充滿著奇異的裝飾色彩。
因美而生感知,是人類的審美本能。通過對明式家具雕刻藝術的一定程度的接觸,我們不難品味出其間頗啟迪人審美靈感的美學意蘊。約而言之,凡有五端:
(一)明式家具優(yōu)美的造型即是完整的雕塑杰作
明式家具之所以能產生如此撼人心魄的魅力,除了制作家具的珍貴木材外,家具的造型是其主要特征。我國傳統(tǒng)家具,就其造型而言,主要吸取了建筑大木梁 和壺門床 及須彌座的組合形態(tài)。這種造型,把建筑藝術的連接有序、穿插有度,以及壺門床、須彌座的穩(wěn)定牢固、平衡和諧、美觀通透的東方美學神韻發(fā)揮到極至。明式家具 無一不體現(xiàn)出方正凝重的三維造型。事實上,一件精美的明式家具無論它是精雕細琢,還是樸素無華,就其造型而言,已經是一件完美的雕塑杰作了。
(二)舒展流暢的曲線結構是明式家具雕刻藝術的靈魂
明 式家具中不少使用圓材,使其彎轉有度,精巧流暢,以表現(xiàn)曲線美。這在圈椅的椅圈、燈掛椅的搭腦上得到了充分的展現(xiàn)。明式家具中的羅鍋帳、三彎腿、透光、彭 牙、鼓腿、內翻馬蹄、云紋牙頭、鼓釘等,皆體現(xiàn)了我國歷史上劃時代的家具裝飾美學的審美追求。這正是不易發(fā)現(xiàn)的明式家具裝飾美學的靈魂。因而,這種與整體 家具融為一體的裝飾可謂是結構化的裝飾。它既具備了加固、支撐、實用的功能,又起到了點綴美化的作用。這種結構化的裝飾無不體現(xiàn)著雕刻工藝的特征。
(三)線腳的走勢使明式家具裝飾產生極富動感的韻律
傳統(tǒng)家具的線腳看起來似乎很簡單,其形不外乎平面、凸面、凹面,其線不外乎陽線和陰線。但針對實物細心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線腳變化無窮,線和面的深淺寬 窄、舒急 緊緩、平扁高低,稍有改變便會使家具形態(tài)各異。根據不同的家具風格,采用不同的線腳,會產生截然不同的裝飾效果。因此,通過這種自然暢達的線腳走勢,我們 完全可以品味到明式家具雕刻藝術中十分富于流動感的美妙韻律。
(四)鬼斧神工的雕刻手法使明式家具精美絕倫
精美的雕刻是明式家具中主要的裝飾手法,其雕刻技法,包括圓雕、浮雕、透雕、半浮雕半透雕等。圓雕,多用在家具的搭腦上。浮雕,有高淺之分,高浮雕 紋面凸 起,多層交疊;淺浮雕以刀代筆,如同線描。透雕,是把圖案以外的部分剔除鏤空,造成虛實相間、玲瓏剔透的美感,它有一面作和兩面作之別。兩面雕在平面上追 求類似于圓雕的效果。透雕多用于隔扇、屏風、架子床、衣架、鏡臺等。半浮雕半透雕,主要用在桌案的牙板與牙頭上,展示出一種撲朔迷離的美感。
(五)明式家具雕刻藝術的形式美學原則
所謂美學原則,即是富有時代意義的某類藝術作品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美學規(guī)律,這種規(guī)律或原則,具有十分精粹的藝術內容,且有著經久不衰的藝術生命力,明式家具之雕刻作品,正散發(fā)著這種藝術氣息。
從 明式家具諸多雕刻作品的藝術形式觀之,筆者以為足可歸納出三項頗為突出的美學原則:一曰點睛之筆,這是指在明式家具的顯要位置點綴以紋飾,給家具安上“眼 睛”,使家具富有生命的活力。這種裝飾在椅具中常放在靠背板上方,力求創(chuàng)造靈動通透、主題突出的美學效果。二曰流動之線,這是指在桌案的牙板四周施以雕 刻,以求家具在靜置中展現(xiàn)動態(tài)感,給家具環(huán)繞上一條流動的“飄帶”,以產生流動之美。這些家具腿足肩部多雕獸面,牙板多雕璃紋、鳳紋、花草紋,紋飾異常生 動活潑。
三曰工巧之韻,這是指家具雕刻極力表現(xiàn)奢華與繁縟,以達到熱烈華麗的審美效果。
中國傳統(tǒng)家具就其整體造型而言,立足于沉穩(wěn)端莊、方正嚴謹,但雕刻紋飾卻與造型有著迥然不同的風貌,無論山水花卉、鳥獸魚蟲,或是人物故事、神話傳說,大都具有熱烈奔放的特征。這與端莊肅穆的明式家具造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給沉靜的形體平添了一筆流動的性情。
總而言之,雕刻在明式家具藝術整體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它是明式家具不可分割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xiàn)著明式家具設計美學的智慧光芒,傳遞著明清兩朝工藝思想追求的審美情趣,它是中國雕刻藝術形式的輝煌創(chuàng)造,是中華民族文化的又一寶貴遺產。
明·紫檀無束腰帶卡子花方幾
方幾無束腰,四周用欞條組成花格圖案,中間裝卡子花,采用凸出的線腳接榫方法,四腳用管腳牚固定。此幾設計巧妙、制作精良。
說品家居:寥寥數筆讓方幾頓時秀氣十分,這就是雕刻的作用,現(xiàn)在的一些家具美其名曰簡約、古樸,其實說白了和賣木材差不多,根本不能稱得上家具!如果按照這樣的炒作,恐怕真的我們喪失了我國的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
清·紫檀梅花紋酒杯圓雕
明代常用犀角雕刻成精美的酒杯。此器仿犀角杯形狀,周圍鏤雕梅花,做工鏤美,玲瓏豪華。
說品家居:該作可謂古樸、天然粗獷.......但你細看雕刻,卻做工精良、粗獷不乏精細,是大巧若拙的佳品。
明·黃花梨條桌
方腿平細的條桌,整體素面。視其形體組構,儼然有著極為簡練通透的間架組合之美。從中頗可感悟出古代巧匠對良木的珍惜,對體態(tài)的審裁,以及無與倫比的于自然素樸之間展示出渾然大氣的美學思緒。
明·紫檀方炕桌
紫檀木從深黑到紫紅,有金屬般的色澤和綢緞般的質感,它的材質堅硬、紋理縝密,適于雕刻。它是古典家具最細膩的雕制木材,雕工精美者可達到穿枝過梗的程度。可以說,明式家具中以紫檀雕制而成的優(yōu)秀作品足以代表中國古典家具的最高制作水平。
清·紫檀書桌
桌以精良紫檀本制成,整器呈長方形,素面,上層有三抽屜,下以左右兩幾為撐托,兩幾上部為圈口浮雕,下部各置一抽屜,屜端飾透雕螭龍紋,紋飾細膩有致。
說品家居:這樣的書桌應該屬于清末產品,已經有了現(xiàn)代家具的實用美,和明式家具傳統(tǒng)的娟秀向左,用法也合適辦公,民國最為常見。
明·黃花梨小箱
全身光素,包漿潤澤,正面圓面葉,云頭形拍子以及兩側提環(huán)等銅飾件屬原配飾物。此箱箱壁較薄,屬常用之物,沿用流傳至今,實為難得。
明·黃花梨竹節(jié)式雙層套盒
此套盒為五節(jié)竹,對稱和諧。首節(jié)為盒蓋,二、三蒼為上層,四、五節(jié)為下層。套盒開合處,絲絲合縫,密不露痕。用料精美,器物表面有一層晶瑩的包漿,光可照人。
明·黃花梨竹節(jié)式雙層套盒
此套盒為五節(jié)竹,對稱和諧。首節(jié)為盒蓋,二、三蒼為上層,四、五節(jié)為下層。套盒開合處,絲絲合縫,密不露痕。用料精美,器物表面有一層晶瑩的包漿,光可照人。
清·黃花梨獅紋馬鞍
此件黃花梨雙獅紋馬鞍是清早期皇族使用過的騎具。馬鞍正面有兩只天真活潑的小獅舞動著繡球,活靈活現(xiàn),甚為可愛。
清·黃花梨獅紋馬具
這是和馬鞍配套使用的馬具,其紋樣與馬鞍有異曲同工之妙。
說品家居:好馬配好鞍,所講的就是這——精美雕刻的馬鞍和雄壯的高頭大馬相結合,是當時身份的象征,有點像現(xiàn)在的寶馬、奔馳車.......,這時的馬鞍不是金鞍,勝似金鞍,說的就不是材質而是工藝和精致。
明·黃花梨癭木寶爐
此爐本質紋理華美,色澤橙黃。器形仿宣宣德爐,古拙溫潤。寶爐整木雕成,爐腹圓渾,沿口外敞,美不勝收,是不可多得的案頭珍玩。
明·黃楊木枕凳
凳面呈弧形,長不及尺,造型古樸,用料粗碩,韻味十足。凳面久經把玩,溫潤似玉,備覺可愛。
明·黃花梨春凳
凳體寬厚沉穩(wěn),素面平整光潔,以淡棕色黃花梨木制成。四腿厚買,足微外撇,牙板寬闊,弓腿部交合處采用大木梁結構,使之要為堅固耐用,經久不松。線腳優(yōu)美流暢,于厚重中見靈動。
明·雞翅木有束腰香幾
幾形苗條玲瓏,束腰處線道明朗舒展,于流傳暢達之中襯示出老雞翅木肌紋禽鳥翅羽的細絨羅疊之美。尤為可觀的是,角牙處飾以精巧古紋,更將作品及材質的美感烘托得至善至雅。
明·黃花梨筆筒
筆筒是文人案頭必備之物,兼有實用與欣賞雙重作用。因而在選材用料上頗為考究。此件用黃花梨大料制成,通體光素,突出木質紋理之美,渾然天成。意在表現(xiàn)文人崇尚自然,清靜無為的境界。
明·黃花梨座屏式小掛件透雕
這是案頭陳設之物。上部一對透雕螭龍紋,二螭龍卷曲相連相對。龍身為掛件邊框,一貫而下,自然流暢。中間懸掛鏤雕花草紋香熏,雕工妙不可言。就作品之藝術總體分析,無疑是一件難得的珍品,代表了明代雕到工藝的高超水平。可惜已成殘器。
清·黃花梨西番蓮紋扶手椅
乾隆時期,清宮廷挑選技藝高超的工匠到皇宮制作與建筑物相和諧的中西合壁式家具,一方面用中國傳統(tǒng)工藝制作,另一方面于雕刻部為融入西式圖紋,較常見的有西番蓮紋飾等。此扶手椅是這一時期宮廷家具的代表。
明·紫檀無束腰方凳
圓材橫棖加矮老方凳。此凳是典型明式家具,各部位比例適當,線角簡練,顯示出明式家具永恒流溢的藝術神韻。
明·黃花梨提盒式小箱
提盒式小箱呈長方形,上安提梁,構件相交處均以鑲嵌銅葉加固。小箱正面有一活動插門(已遺失)。打開插門,內安抽屜八具,既可用作存放首飾,又可備為案頭陳設之需。此小箱精選紋理華美的黃花梨木,且以一料開成,使器件渾然一體。正中抽屜尚飾有鬼面,更添古雅情趣。
明·黃花梨太極八卦紋寶鼎底座浮雕
這是為青銅寶鼎定制的底座,雕刻太極圖及八卦方點陣圖。太極圖外呈圓體,內為“雙魚”合抱狀,象征太極生陰陽兩儀。八卦方點陣圖為文王后天八卦方位,所標“離南坎北,震東兌西”的卦形位次頗有相錯,足可為易學研究提供值得商討的實物圖形。
明·黃花梨戥子
戥子是測定貴重物品或藥品重量的器具,構造及原理寫桿秤相同,最大單位是兩,小到分或厘。此處收入三件戥子,左面一件較為罕見,酷似一把提琴。中間一件有兩套測定器具,含銅盤、象牙桿及雕刻精美的銀飾戥錘。
明·黃花梨瓜棱形圍棋盒
圍棋盒選黃花梨雕成瓜棱形態(tài),儼然是一個玲瓏剔透的小南瓜,令人見而生愛。最難能可貴的是在十二瓣瓜棱中均有精美絕倫的斗形紋理,猶如鑲嵌在器物中的十二只眼睛,使整個器物煥采生輝。
明·黃楊木花卉紋小罐浮雕
此罐狀如隨形竹節(jié),實為黃楊木制成,上有蓋,兩側有孔,可用繩穿,數枝萬壽菊環(huán)繞其身,造型飽滿,雕工老辣清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