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美食不少,但是純天然又接地氣的當屬野菜了,野菜在過去只是窮苦人在不得已時候的食物接濟,如今來自農村的各種野菜越來越受到城里人的喜愛。作為土生土長的農村娃,小時候自然少不了吃各種野菜,這些來自土地的饋贈,有的長在路旁、有的生長在麥田里,想吃到的時候采摘一些回家,蒸飯團或者焯水后涼拌了吃。
說起春天農村地里的野菜來,許多人自然會想到有“植物鈣片”之稱的薺菜、消炎解毒的蒲公英、清熱去火的苦菜、曲曲菜等。這些野菜因為有很好的營養價值兼藥用價值,成了野菜里的明星菜,不過有一種野菜在野菜界是最憋屈的,被農民當“惡草”除掉,這種植物就是麥蒿草。
麥蒿又叫播娘蒿,在魯南一帶都叫它“米米蒿”,這是一種長在麥地里的野草。在農村提到米米蒿,沒有人會說不知道的,麥蒿是麥地里最主要的雜草,而且米米蒿生命力極其旺盛,即便把它一時鋤掉,可是過不了多久又會長滿地壟,米米蒿不僅難以鋤凈,而且還有一種很難聞的味道。在沒有除草劑的年代,農民在整個春天都要在麥地里鋤麥蒿,從小苗一直鋤到麥蒿開花,依然除不盡。
麥蒿在農村的麥子地里遍地都是,沒人稀罕它,說句不好聽的,在農村喂牛都不用它,一般都是把鋤掉的米米蒿仍在田邊曬干當柴草燒。不過隨著野菜受到追捧,如今麥蒿也成了受歡迎的野菜之一,初春的城里菜市上麥蒿一斤可以賣到5元錢。
麥蒿是早春最先長出的野草,嫩的時候還可以稱之野菜,不過麥蒿長勢很快,等長老了就只能當野草了。麥地里的麥蒿如不及時鋤掉,麥蒿長成片會遮蓋住麥苗。其實,任何事物都有其兩面性,麥蒿雖然是一種令人討厭的雜草,其實麥蒿渾身都是寶。麥蒿嫩苗有似艾蒿的難聞氣味,雖然味道不好聞還是可以吃,采摘麥蒿的嫩芽焯水去掉它的苦味,放在涼水里浸泡幾小時,然后切碎做餡蒸包子、包餃子或者是拌上面粉上鍋蒸飯團子吃。
事實上,麥蒿不僅可以當菜吃同時還有很高的價值,麥蒿含豐富的維生素、青蒿素等營養,適當吃一些麥蒿可以祛痰定喘、強心利尿、止咳化痰,同時麥蒿的辛辣味可刺激身體的代謝機能,含有的粗纖維可以起到通便效果。麥蒿種子俗稱“葶藶子”,含有的硫甙對慢性支氣管有一定的治療功效,麥蒿的價值不輸薺菜。
盡管麥蒿有這么多好處,但對于農民來說,麥蒿卻是令人討厭的雜草。清明節前后,麥蒿的嫩苗還未長高,正是吃麥蒿的最佳季節,正好趁著春暖花開時節,到農村地里挖麥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