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期回顧:
▲圖 | 蚩尤九黎城-九黎宮
三苗后裔,楚苗文化
商朝取代夏朝后,這時三苗后裔已聚集在以荊州為中心的地域,且顯示出一定的勢力。商朝及后來的周朝又稱九黎三苗后裔為“荊蠻”,有時也被稱為“南蠻”。后來荊楚的社會日漸強盛,發展成為春秋戰國時“五霸”、“七雄”之一的楚國主體居民。
1、苗家經典,風光無限楚文化
目前,“楚國為苗國”之說還有爭議,“屈原是苗裔”也尚未定論。但“苗楚”之說卻是學術界的一個共識。苗人與楚人、苗文化與楚文化自然有關聯,苗學與楚學很有必要重新界定。
▲圖 | 蚩尤九黎城
楚文化是否是苗文化?這些有待于進一步考究。但古籍《史記?楚世家》一書有記載,楚文王說:“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謚。”楚武王也說:“我蠻夷也,今諸侯皆為叛。”
《國語?晉語》:“昔成王盟諸侯于岐陽,楚為荊蠻,置茅,設望表,與鮮卑守燎,故不與盟。”可見,楚為荊蠻。
▲圖 | 蚩尤九黎城—九黎部落
著名史學家范文瀾在《中國通史》中指出:“楚國是苗族的楚國。”1987年,湖北省荊門市包山二號戰國楚基出土了278枚竹簡和1枚竹牘。《包山二號楚簡》載有“楚先,老童、祝融、媸商”。老童,即老農,神農氏也。祝融,炎帝也。由此可見,蚩尤與神農、炎帝三人,并列為楚人先祖。
大詩人屈原收集整理的《楚辭?九歌》,首篇是《東皇太一》,東皇是指東夷之君炎帝蚩尤氏,太一則是太陽。詩中描述:在一個“吉日兮辰良”里,人們穿戴著“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瑯”的華麗服飾,在“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的氛圍中,恭迎著從東方徐徐升起的祖先之靈。黔東南地區苗族歌唱家阿幼朵的成名之曲之一的《太陽鼓》描述:苗族人在一個“吉日兮辰良”之時,姑娘們穿著“璆鏘鳴兮琳瑯”的華麗服飾,在“揚枹兮拊鼓,疏緩節兮安歌”的氛圍中恭迎著祖先之靈。
▲圖 | 蚩尤九黎城
2、苗族風俗,濃烈的楚風楚俗
《漢書?地理志》記載:“楚人信巫鬼,重淫祀。”苗族也是如此,在苗族今天的習俗中,祈禳、祭祀仍然非常重要。
楚俗以尊風、尚東、尚紅為殊;今苗族民俗也是如此。楚墓出土的器物,多數刻有風的紋飾或做成風的形象,說明鳳是楚族的圖騰。而今,苗族人視鳳為神鳥,放在祭壇的蘆笙柱上加以祭祀,說明苗族人和楚人一樣都是尊鳳。
楚人的葬式“死者的頭部一般向東”,苗人的葬式也是如此。苗族民俗是把亡靈送到遙遠的東方故國與祖先團聚,而不進入“西方極樂世界”。說明苗族人和楚人一樣都是尚東,都是來自東方的蚩尤部落。
▲圖 | 蚩尤九黎城
楚國的服飾是以紅色為尊。墨子曰:“昔者楚莊王鮮冠組纓,絳博袍以治其國,其國治。”博袍就是紅色服飾。如今,苗族服飾也是崇尚紅色,尤以婦女的服飾最為突出。說明楚人與苗族人一樣,服色尚紅。
楚人以“細腰為美”,其源于“楚王好細腰,宮女多餓死”的典故。而今人卻以“苗條”形容腰肢纖細、體態婀娜的美女。這,難道僅僅是巧合?
▲圖 | 蚩尤九黎城-苗族美女
苗人乎,楚人乎?曾經風光無限、浪漫無比的楚人,是否為苗人的后裔?但如今,苗族民俗無不盈溢著濃烈的楚風楚俗,苗族文化也傳承了原汁原味的楚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