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佛山古稱歷山,是濟南三大名勝之一。因為舜在歷山耕田的緣故,又名舜山和舜耕山,千佛山是泰山的余脈,位于濟南市南部,與趵突泉、大明湖并稱濟南三大名勝。(攝影/范純公)
千佛山石窟群是國內少有的隋代造像群之一,對于研究隋唐文化具有極為重要的價值。
建筑一角。
造像體態舒展,但因物理風化作用,導致面部不是很清晰。
隋代佛像藝術,具有承前啟后的地位和影響,繼承北魏和北周佛像的藝術影響,但又具有自己的發展與創新。
崖上,有隋開皇七年(587年)至開皇十五年(595年)所鐫刻的佛像,共9窟,共130多尊。
造像的面相方中帶圓,額頭廣闊,軀體敦實,脖子纖細,全身比例失準,具有過度期的缺點,是隋代佛像代表之作。
崖面上的鑿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