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我們發現,有時頂花帶刺、細長勻稱的鮮嫩黃瓜放了兩三天之后會變得一頭很粗,一頭很細。難道這是基因突變嗎?一位健康專家對此的解釋卻是:
這是黃瓜讓種子成熟的天性表現,不這樣才不正常!人類為了吃到鮮嫩的黃瓜,就得在黃瓜種子成熟之前把它摘下來,否則就老了。但黃瓜卻決意要“傳宗接代”,但它沒有了土壤營養供應,就會把自己自身的營養濃縮到一端,讓少數種子長大成熟。
請根據閱讀后的感悟和聯想寫一篇文章。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參考】
審題時要注意從材料的整體角度理解材料的內容和所包含的含意,不可片面理解為人類的多疑等,而應從小小的黃瓜所折射的生命意義角度來立意。如①生命不可扼殺。②生命力是一種奇跡。③生命突圍的方向。④傳承生命是一種責任,是一種付出(犧牲)。⑤逆境中張顯生命力。也可從黃瓜“愛”的本性角度立意,如⑥愛是一種天性。⑦在愛的付出中成長(寫父母或他人對自己成長的無私付出)。
2、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愛父母、愛祖國,這是情感的底線;遵紀守法、誠實守信,這是行為的底線;尊重別人、團結友善,這是為人處世的底線……足球、籃球、羽毛球是不能讓它越出場地兩端的底線的;做人,更不能墮落于底線之下,在道德與法制上,是連“擦邊球”也不能打的。底線,是善惡是非的分水嶺。
請以“堅守底線”為話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明確立意,自定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可以正面立意,寫出做人底線對提升人生價值的必要性。也可以反面立意,結合社會上一些不良現象,談沒有人生底線的危害。
3、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一個小販用竹筐挑著兩個瓦缸,悠然走在山間小路上。腳下一踉蹌,竹筐落地,靠山崖一邊的瓦缸從竹筐里滾出來。一直滾下了長滿雜草灌木的山崖。小販看著還留在身邊的另一個瓦缸,心頭火起。拾起路邊的石頭將瓦缸砸得粉碎。
不過他又覺得好奇,想看看滾下山崖的瓦缸究竟怎么樣了。小販攀援這雜草灌木往下沒有幾步,就看見瓦缸恰好被卡在兩棵小樹之間,完整無缺。小販一聲長嘆,拿起石頭又將這只瓦缸也砸得粉碎,挑著空竹筐回去了。
回家的路上,小販心潮起伏,情不自禁地想:我真是太不冷靜了。
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參考立意】:
(1)生活中遭遇意外,遭遇失敗,遭遇“不公正”不能意氣用事,應該冷靜地尋求最好的解決辦法。
(2)在沒有徹底了解事情真相之前,不要急于下結論;
(3)有一些失敗其實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樣糟糕,已經知道自己的錯誤,還要將錯就錯,而不是及時總結及時糾正,必將一事無成。
4、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小和尚跟著老和尚出來化緣,滿心不情愿,看見幾尾逆水而游的魚,變借題發揮:“這些魚真傻呀,逆水而游,多費力,多辛苦!”“可它們正在享受快樂呢!”老和尚說,順手一指河面上的落葉,“你看見那片黃葉了嗎?只有死去的東西,才會享受這種隨波逐流的安逸和舒適啊!”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參考立意】快樂的含義是行動;不要隨波逐流;要勇于逆流而上;在奮斗中享受快樂等。
5、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文章。(60分)
尼可·羅帕格尼尼在藝術上取得巨大的成就的同時,卻備受疾病的折磨。四歲時出麻疹,險些喪命;七歲時患肺炎,又幾乎夭折;四十六歲時牙床長滿膿瘡,牙齒全部掉光;四十七歲時視力急劇下降,幾乎失明,幼小病弱的兒子成了他的“拐杖”;五十歲以后,各種疾病向他襲來,聲帶也壞了,成了啞巴。但是,同樣是這個人,三歲學琴,即顯天分;八歲時已小有名氣;十二歲時舉辦首次音樂會,即大獲成功。之后,他的琴聲幾乎遍及世界,擁有無數的崇拜者。他在與病痛的搏斗中,用獨特的指法弓法和充滿魔力的旋律征服了整個世界。著名音樂評論家勃拉茲稱他是“操琴弓的魔術師”,歌德評價他“在琴弦上展現了火一樣的靈魂。”
這段材料給了你什么感悟和啟發?請選定角度,自定立意,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參考立意】:苦難伴隨成功;戰勝命運;堅強是成功的品質;逆境也可成才等。
6、閱讀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作文。
“大黃鴨”的設計者是荷蘭藝術家霍夫曼,其作品都有一共同特點,大。有人認為霍夫曼的設計毫無新意,沒有價值。但他覺得:在一件很大的藝術品面前,不管什么人,都同樣渺小。自我消失了,可以讓你重獲自由,人與人就會變得平等。無論在哪展出,他都有自己的規矩:每只大黃鴨都在當地制造,從不離開水面。“我們需要保持簡單。”許多商家都視其作品為最佳的廣告牌,但霍夫曼卻一一回絕,即便是主辦地也得不到關照。與大黃鴨有關的唯一“商業活動”是:現場發售1000個微型黃鴨,為幫助精神疾病患者的慈善基金會籌款。他說:“我只做自己相信的事,從來不妥協犧牲,不然就會淪為廣告的工具,這無異于自殺!”
要求:①角度自選;②立意自定;③題目自擬;④除詩歌外,文體自選;⑤不少于800字。
7、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德國的冬天漫長陰郁,冷得徹骨。迎著瑟瑟寒風,一男子踩著自行車在一個張貼廣告的圓柱旁停了下來,自行車后架上裝著廣告招貼畫。這個專門提供張貼廣告的圓柱早已被各色廣告紙包圍。男子佇立風中,上下審視這些紙條,終于找到了一個空缺。可他并沒有立刻貼上去,而是拿出自己的廣告紙,左比右劃之后,又從包里拿出一把剪刀。我猜想,他是想剪下別人的廣告給自己的讓個位吧。可男子卻把剪刀伸向自己的廣告紙,剪下長長的一條,塞進包里,然后小心翼翼讓過別的廣告,才把自己的貼了上去,又后退了幾步,仔細端詳一番,才騎上自行車,滿意而去。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現實生活中,貼廣告的現象比比皆是。但材料中所敘寫的貼廣告的德國男子卻與眾不同,其行為耐人尋味,德國文明由此可見一斑。德國男子貼廣告的行為細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他個人的生活態度、處事原則,從中可以洞察到一個民族的思維方式、生存狀態。古之成大事者必作于細,不擇細流方能成江海,彰顯出細節的力量。作文立意時要處理好“個體”與“群體”的關系,透過現象看本質。適用立意為“敬業與雙贏”“重視國民素質”“建設文明社會”“一絲不茍工作”“細微之處見精神”“一枝一葉總關情”等。選擇記敘文體,要做到“以情動人”;選擇議論文體,要做到“以理服人”。
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寸土寸金的北京王府井,有一間修鋼筆的鋪面。修鋼筆的老人擁有這間鋪面的產權,但生意慘淡,收入微薄。有人勸他:“你把鋪面租出去,每月租金就有5000多元,自己省心省力,為什么非要自己經營呢?”老人說:“每月雖然少了一些收入,但這并不影響我的生活質量。我這兒是全北京唯一專修鋼筆的鋪面,喜歡鋼筆的北京人差不多都知道我。我能為那么多的人服務,不比我一個月多掙幾千元更重要嗎?我活了70多歲,知道我最需要啥。我不僅是經營生意,也是在經營我自己。”
老人的話引起了你怎樣的聯想或思考?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①明確“經營什么”。審讀提供的背景材料,從“理”的角度來看應為“自己認為‘最需要’的”,從“情”的角度來看應為“自己最‘喜歡’的”。
②明確“為什么”要去“經營”它。因為通過“經營”它,最能活出生活的真正滋味,最能享受人生的真正樂趣,最能領悟生活的真正意義,最能實現人生的真正價值,進而才能夠苦得其所,樂在其中。③明確“經營”它的路徑。要“經營”它,就要擺脫“外物”的誘惑,掙脫“功利”的枷鎖,心無旁騖,以生活的愉悅涵養性情,以精神的豐贍笑傲物欲。
9、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古希臘亞力山大帝未即位時,每聽到父王在國外打勝仗的消息,就憂心忡忡,生怕天下都被父親征服了,自己將來再無用武之地。
唐詩是中國文學史上的一座豐碑。對宋代詩人來說,唐詩既是豐厚的遺產,也是巨大的挑戰。所以,錢鐘書先生說,有唐詩作榜樣,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指導】
從兩則材料看,“前人”應特指的是,走在我們前列的取得了突出成就的人或團體。聯系生活,你就會發現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父母總是會拿我們身邊的優異者讓我們作為榜樣,老師也會叫我們選定追趕的目標,經濟發展也總以發達地區或發達國家為標準。把卓越的前人看成是一個挑戰還是一個障礙?想清楚這些,文章就有了。
10、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我仰望著夜空,
感到一陣的驚恐:
如果地球失去引力,
我就會變成流星,
無依無附在天宇飄行。
哦,不能!
為了拒絕這種“自由”,
我愿變成一段樹根,
深深地扎進地層。
上面的材料引發你怎樣的感悟或聯想?請就此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議論文或記敘文。
要求:①必須符合文體要求;②角度自選;③立意自定;④題目自擬;⑤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11、閱讀下面文字,根據要求作文。
臺灣作家林清玄在<</FONT>生命的化妝>一文中寫到:“化妝只是最末的一個枝節,它能改變的事實很少。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體質,讓一個人改變生活方式,睡眠充足。注意運動與營養。這樣她的皮膚改善、精神充足,比化妝有效得多。再深一層的化妝是改變氣質,多讀書、多欣賞藝術、多思考、多對生活樂觀、對生命有信心、心地善良、關懷別人、自愛而有尊嚴,這樣的人就是不化妝也丑不到哪里去,臉上的化妝只是化妝最后的一件事……”
也許類似的情況曾經發生在你的身上或身邊,也許你對此有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請自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
12、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花的纖弱是一種姿態,樹的挺拔也是一種姿態;山的沉穩是一種姿態,水的靈動也是一種姿態;迅疾奔跑是一種姿態,休閑徜徉也是一種姿態,仰望天空是一種姿態,關注腳下也是一種姿態。
你心目中最美的姿態是怎樣的?請以“最美的姿態”為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除詩歌外,文體不限。
13、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寫作提示】
材料中老者對年輕人的人生點撥能引起我們對一些問題的思考:
(一)要以積極樂觀的態度生活。
消極悲觀和積極樂觀只是一念之差,但它們會改變一個人的生活,甚至會成就或毀掉他的人生。人生難免有不如意處,但抱著積極樂觀的態度堅強地面對生活,我們會找到自己的優勢,看到前方的希望。
(二)觀察事物的角度和廣度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會不同。
材料中年輕人只看到自己的不足,對自己的認識是片面的。而老者能全面地認識事物,他能發現一塊泥土的可貴價值。學會觀察認識事物,學會認知自己、認知社會,能有效減少錯誤認識對我們生活、人生的消極影響。
(三)理性看待人生的意義和價值。
糾結于人生價值的大小,這本身是一種不正確的思想。每個人的社會角色不同,而社會角色往往就決定了社會價值的大小。我們不能要求一位普通農民創造出大企業家一樣的社會價值,農民能管理好自己的土地、家庭,教育好孩子,他的人生價值就達到了最大化,我們就應對他和他的人生價值給予肯定。正確給自己定位,理性看待人生價值,我們生活的目標會更明確,生活會更充實、更快樂。
【參考立意】:樂觀面對生活,追求人生價值;認知事物(或人)避免片面性;做最好的自己,實現自我人生價值等。
最佳立意角度:樂觀面對生活,追求人生價值。
14、閱讀下面兩則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詩歌、戲劇除外)
材料一:2000多年前,龍樹菩薩在《親友書》中說:“諸人依劣者當退失,依平等者平然住,依尊勝者獲尊勝。”是說如果你依止一個比自己功德更低的人,那你就會退步;如果你親近與自己佛學水準差不多的人,就會停滯不前;如果你依止一個比自己修行功德更高的人,就會得到更大的進步。
材料二:馬云說:成功需要找對平臺。無論你才華橫溢,還是草根布衣,你只有把自己放對了地方,你才會有正念正見正語正行。
要求:根據以上材料,選擇一個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不得抄襲。
【參考立意】找對同道,找好平臺,獲得成功。
15、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40分)
1978年,高考恢復,上百萬青年如過江之鯽般地涌向剛剛打開大門的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的無線電專業便招進了幾十個年齡相差超過20歲以上的學生,其中三位是李東生、陳偉榮、黃宏生。10多年后,他們三人分別創辦了TCL、康佳和創維,極盛之時這三家公司的彩電產量之和占全國總產量的40%。
可以確立三個分論點,“個人追求只有放入時代潮流之中才能更好地實現”,“時代潮流為個人追求提供更好的舞臺”,“個人追求如小溪一般匯成時代潮流”;可以從一方面談,也可以選取兩方面或三方面來談。
16、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文章。(60分)
狂風呼喊著,咆哮著,獰笑著奔襲過來,企圖把大地上的一切都席卷而去。
一棵大樹挺起胸膛,頑強地與狂風搏斗著。狂風暴虐地糾纏著它,想按下它高貴的頭,壓彎它不屈的腰。但是,它奮力抗爭,不屈不撓。
大樹下面有一片小草。狂風根本不把它們放在眼里,像搟面條一樣把它們揉來揉去。幾乎要把它們撕成碎片,輾成粉末。小草在狂風中抖動顫栗,屈腰伏身,把臉緊緊地貼在大地上。
狂風終于累了,走了。人們發現,大樹折斷了腰,小草卻慢慢揚起了臉。
學生問蘇格拉底:“老師,你認為大樹和小草誰值得贊美?”
蘇格拉底說:“我贊美大樹,也贊美小草。”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詩歌除外),自擬題目;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立意參考】:
① 面對強大的壓力,大樹展現了堅韌。由此可以得出,直面生活中的苦難與強壓,奮力抗爭,堪稱偉大;
17、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著名學者易中天曾在《當下中國最缺什么》一文中寫道:你問當下中國缺什么,我看最缺底線。這很可怕。一個人,沒了底線,就什么都敢干……底線就是生命線。
央視名嘴白巖松在微博中感慨:“這個時代怎么了?都拿一個人的底線當優點。一件食品很好,不是因為好吃,而是因為沒有添加劑;一個人很偉大,不是因為他多好,而是因為他講誠信、守時、不偷東西。”
8月15日閉幕的中國互聯網大會發出倡議,全國互聯網從業人員、網絡名人和廣大網民,都應堅守“七條底線”,營造健康向上的網絡環境,積極傳播正能量。
讀了上述材料,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注意】①選好角度,確定立意,自擬題目。②不得脫離材料內容及含義的范圍作文。③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④不得抄襲、套作。
18、閱讀下面的文字,根據要求作文。(60分)
(1)父子二人經過五星級飯店門口,看到一輛十分豪華的進口轎車。兒子不屑地對他的父親說:“坐這種車的人,肚子里一定沒有學問!”父親則輕描淡寫地回答:“說這種話的人,口袋里一定沒有錢。”
請根據上面兩則材料,結合自己的感受和思考,任選角度,自擬題目,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記敘文或議論文。
【寫作提示】:
根據第一則材料,學生或許可以確定諸如“牢騷”“羨慕嫉妒恨”之類的觀點,但結合兩則材料,重點還是應該落在“淡然的生活態度”上面。生活中很多人因感覺不平而心生怨恨,因牢騷太盛而感覺痛苦,而解決這種痛苦的方法,則是要遵從自然規律和生活規律,保持內心的平和沉穩。原材料中“父親”“輕描淡寫”地回答,“禪師”“低眉順氣”地道出都是表明一種正確心態。寫作時關鍵要深層挖掘,對人們為何會不“淡然”以及如何才能“淡然”最好能有獨到的分析,而不能只停留在搜集人物事例展示淡然的生活態度上。
【題意分析】
對于本則材料,應該在充分挖掘各組矛盾關系(見命題特點)后,對于“什么才是真正的收獲”這一核心問題,進行獨立的價值判斷。依此分析,最佳立意應為:勿因疲于追尋非必需的炫目物質而迷失自我。由此可引申出“摒棄非必需的物質,追尋精神收獲”“時尚的、光鮮的東西不一定是好的”等觀點。
而以下立意點也應視為符合題意:
1、知足者常樂。
2、簡單也是一種幸福。
3、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4、無用與有用。
5、得與失
6.非必需的盡量不要,要學會為自己減負;
7.富有的是精神;
⒏恬淡的人生,簡單的快樂;
⒐學會放下;⒑做好人生的加減法等。
以下立意不佳:1、實踐。2、學會發現。3、理性。4、思考。5、要有目標。
注意兩點:1、立意最好有一定的思辯空間,不能簡單地肯定和否定。比如空洞地定位“學會選擇”,顯然不如闡述“取所需,棄不需”來得言之有物。2、立意最好要緊貼材料寫。不能隨便找一個材料的詞(如發現,實際上并非關鍵詞)而全文空泛推進,而應由材料中提取某種的辯證關系,進行一定的分析。
【例文】
還生命以“真需”
電影《海上鋼琴師》在令人感慨之余更給予人們一個難以釋懷的遐思:主人公一九零零甘愿放棄生命與“弗吉尼亞”葬身魚腹。或許,他真正需要的是一份靈魂的安適,而非生命中種種并不需要的可能。
還生命以“真需”,且讓我們放棄人生不需的沉重,重拾真需的輕盈,毅然重新上路。
難忘蘇格拉底的一句話:“世界上原來有那么多我并不需要的東西。”的確,生活在現代紛華塵世中的人們是否已忘卻了真正需求所給予的生命的輕盈,是否已疲憊被不需之物所施予的沉重?我們習慣于拾起人生旅途中毫無價值的粗礪,習慣于忘卻本應該輕松自在的輕盈步伐,殊不知,當我們暗自欣喜,以為沿途所謂的“需求”將給我們帶來豐盈充足的人生,而真正的人生,卻因不堪沉重而轟然仆地。
放棄不需的沉重在于在物欲洪流裹挾下重拾生命最真實的航標;重拾最真實的輕盈在于在紛亂浮華的世界中辨清所需,“擇優而從”;還生命以“真需”,不是要你接納一切生命的贈予,更不是匯你拋卻一切的需求欲念,而是以最睿智的思想,以最敏銳的眼光看待需求。回望歷史長河,那些在人生之路“淺吟低唱”的文人墨客,碩儒大家,哪個不是尋得人生真正的需求,而換得了“竹杖芒鞋輕勝馬”的快意于輕盈呢?
明代作家袁中郎放棄蘇州行政長官一職,因為他真正的需要時與山河唱和,無羈無絆;當當代哲學家維特根斯特放棄巨額家族財產,因為他真正需要的是最深沉的哲學思考。法國哲學家蒙田說:“生命最難學懂學透的學問,就是如何享受生命。”人生苦短,上帝決不允許你在不需事物的羈絆下恍然“柯爛斧銹”,而唯有還生命以“真需”,方能真正享受生命,窺見人生破曉的剎那。
曾國藩有言:“人生有可為之事,也有不可為之事。可為之事,是盡力為之,此謂盡性;不可為之事,是盡力從之,此謂知命。”事故,人生只在于可為于不可為之間。放棄不需的沉重,重拾生命的輕盈的“真需”,生命即在盡性而為間永恒。